关灯
护眼
字体:

吾皇万岁万万岁/江山为聘(149)+番外

作者: 行烟烟 阅读记录

欲使文臣参豫枢府军务,便是想要一改眼下二府之间的局面。而此次得入枢府之人,将来亦必将列位政事堂,如是方可渐渐缓和二府之间的关系,而使得二府能够坦然共议军国大事。

但这一改便是大事,所动的不只是朝制,更牵扯到了朝中最资深显要的文臣武将们。选谁入枢府,能够既使政事堂的宰执们没有异议,又让枢密院的老将们放心使豫军务?

孟廷辉纵是名声稍劣,但她在朝的政绩却是有目共睹的;自徐亭一事之后,朝中两制以上的文臣们没人敢当面说她的不是,而每当她得以擢升时,那些年轻新俊、改试后的新科进士们更是感到与有荣焉,这绝非是老臣们可以小觑得了的。

最重要的是,她之前远赴潮安北路平定禁军之乱时已博得了多数亲军将校们的好感,而他之前有意带她至校场习骑射时,更是能够看出枢府的老将们对她并无反感之意。

更何况此番她对狄念与沈知礼又有恩,已殁武国公狄风与沈夫人曾氏于枢府老将们眼中是何地位自不必说,这一次之后定亦将她看作自己人了。

这些道理,他明白,想必古钦亦明白。

否则以古钦几十年来在朝为官的守制与执拗,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许诺她这种事情?

只是古钦虽然同意举名要她入枢府,但政事堂的其余宰执们又岂是好答应的。

她以为古钦意在拿高官显位要她放手,却不知那不过是古钦欲让其余宰执们了无异议的手段罢了。

古钦一生忠君,几十年来在朝为官,什么样的事情看不透?只是古钦虽然处处替他着想,可却太过顽固,殊不知这册后一事,他是绝不能让人左右的。

此事无关英明与否。

朝臣们迟早会知道,她孟廷辉,生来便该配他,而他身侧后位,亦只有她才有能耐坐得上。

她以为他不罢古钦相位是因她的求情,却不知如此忠臣,他怎可能不保不护?只是此番她这一手玩得漂亮,至少可以让古钦刚愎的一面得以收敛些,往后行事不会再这么强硬且不留余地。

亦是省了他的事儿。

他的目光描摹着她的眉眼,兀自低思着。

许久,她才孩子气地一撇嘴,抬眼瞅向他,小声道:“臣说实话,臣是想要入枢府,陛下可会怪臣急功近利?”

他凝眸看着她这模样,忍住没笑,正色问她道:“且说说是为何想入枢府?”

她的脸红了点,声音更低:“陛下近年来颇重枢府军务,倘是臣能入主枢府高位,不须去禁中入觐,也能时不时地见到陛下……”

他心底蓦动,脸色却没变,抬手替她卷袖穿衣,口中平静道:“好,便让你入枢府。”

她却有些不信,“陛下若说要臣入枢府,政事堂的宰执们是不会同意的。”

他继续替她穿衣,漫不经心道:“我便说是古钦举名让你入枢府。”

她哑然,这这这……再瞧他一眼,虽从他脸上看不出半点玩笑之意,可他这语气也太过平常了,丝毫不像是在背后“陷害”人的样子。

可转而一想,他这主意倒是绝妙。

倘说是古钦奏请的,以古钦眼下的处境,断无可能会当廷否认,而那些想要坐上右相之位的其余宰执们,亦不会在此时忤逆上意。

直待他将她那些七零八落的衣裙都拿来替她穿好了,她才似回过神来一样,微微点了一下头。

章一一五 北使(上)

景宣元年十一月廿二,皇上敕止台谏弹劾尚书左仆射古钦,迁侍御史乔博以殿中丞知苄州;廿五,拜左丞周必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又十日,以孟廷辉为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

十二月初九,除狄念履正大夫、左监门卫将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虞侯,使赴北境重编潮安、建康、临淮三路禁军营砦,潮安北路转运使沈知书亦随之同往。

·

一近年底,京中的天气便变得格外的冷。

月初一场雪下过,皇城中放眼望去皆是无际白皑之色,雪厚之处甚可没膝,便连早已通暖的院阁内亦是冰氛迫人。

时逢正午,外面好歹出了些太阳,照得窗棱暖乎乎的。

孟廷辉一人独处屋中,偎在窗边能晒着太阳的斜案上,正慢条斯理地整理手头吏部流内铨的公文。

圣旨虽下已逾十多日,但她原先迁调潮安北路转运司、安抚司二处属吏的事情尚未全结,又实不愿将此事交与后人之手,见枢府与皇上并未急着催她,便索性自个儿揽了这些杂事,待正旦大朝会过了再正式迁职。

冬日金阳甚是稀贵,一丝丝透过窗棱扑到她身上,染得她的眼睫也如金蝶之翼一般,似是一动便要折了去。

这光景是如此美好,静且舒心,倘是这日子能够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也是极好的。

她不由撑臂在案,支着下巴浅寐低思起来。

狄念奉旨出京,沈知书亦顺路回了潮安,想来沈知礼一人也无甚可忙的,她一会儿正好可以去寻沈知礼出来赏雪顽乐一番,顺便探探沈、狄二人眼下如何了。

她正寐得舒服,却听外面响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一睁眼,见是个考课院的小吏,便直身坐正,望人道:“何事?”

“孟大人。”小吏请过礼,便忙走近,递上两份东西,“方才接了中书除授馆职的札子来送与大人过目,路上恰巧碰见枢府来人,说是北面有报欲请大人一览,下官便一并带来了。”

她虽是要待年后才会正式迁职,但这段日子来枢府凡重机要务亦会遣人送一份来与她知晓,吏部的人早已是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