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万岁/江山为聘(150)+番外
孟廷辉伸手接过,想也没想便先启了枢府来报,飞快扫视一遍后,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
北戬遣使来朝献,欲谒上于正旦大朝会。
她低眼,回想早朝时分,并未有人当廷论及此事,想来中书那边尚不知晓,而枢府必也是接报未久。
只是不解北戬此来何意。
去年皇上登基,朝中遣使遍告臣国诸路,北戬亦不过是修国书以贺罢了,而今年年初改元,北戬非但未于正旦大朝会遣使前来进贺,更是称由以减岁贡近五万帛,怎的此番却无端端地遣使来贺明年的正旦大朝会?
难不成又像皇上还是皇太子那年一样,遣使来求联姻的?
她抬眼又扫了遍来报,忽而觉得自己这想法实是过于好笑,北戬纵是有这心思,却也没这脸面在被拒一次之后再主动送上门来。
那么是因朝廷近日来在北面的动作?
否则没理由狄念才赴北境整饬三路营砦军务,北戬便当此之时遣使臣来朝。欲在正旦大朝会上谒见皇上,又是想商议些什么?
她久思不得,便转而去看中书送来的那封札子。
这一看,竟比方才那张枢府来报还要令她感到惊讶。
小吏之前虽说这是除授馆职的,但她却没想到这是中书欲以尹清直史馆的一封札子。
倘是不见这札子,她险些就要忘了尹清这个人。
只是自他举进士至今,在太府寺主簿的位子上才不过半年多,怎的有这能耐一跃而踞直馆之位?且还是中书直接除授的!
孟廷辉微微作色,问那小吏道:“可知是哪位相爷的主意?”
小吏老实道:“说是翰林学士方大人看中此人才华,去向古相讨了这人入直史馆。”
她听后,眉头稍稍松了些。
原来是方怀这惜才之心在作祟,那么古钦允了他这请求也在常理之中。馆职虽是清贵,但朝中三馆却是道地学问之处,这直史馆一缺品阶亦不高矣,古钦岂会因此驳了方怀的脸面?
只是古钦这一下却搅了她原先的算盘。
她本欲待尹清在太府寺呆个一年半载的,便寻个由头让他出知潮安某州,就此远离京中朝堂,谁知这人竟这么快就被方怀看中了。
罢、罢、罢……
她心底轻叹,果然是真材埋不住,何况他尹清当初亦曾因才学而名噪一时过,也实在是怨不得古钦和方怀。
小吏见她看了两封札子,许久才吐一句话,不由有些不知所措,唤道:“大人?”
孟廷辉起身,“无事,你且退下罢。”待小吏走后,她才收起札子,拿过外氅披了,走出屋外。
尹清如何尚不足以令她关注,眼下最重要的不过是北戬来使这一事。卡在这正旦大朝会时来,一下就让她原先欲待年后再迁职的打算有些动摇起来。
既如此,倒是早些了结手头杂务,去枢密院多识识事方是正理。
·
雪色漫目,皇城东头的昭文馆亦是清冷无比。
时已近夜,馆中早就没了什么人,内里的阁间中光线昏暗,遥望可见细束飞尘在那光影中飘荡来去。
尹清独自一人埋身于高高的木架书阁之间,神思不苟地翻捡着一卷卷蒙了厚尘的卷簿。
他一手持着盏小灯,另一手仔细地拍去卷上落灰,伸指一页页拈开来,飞速翻阅。
史册浩瀚,杂章繁多,不知过了多久,他手上的动作才滞了滞。
映着微弱光芒,可见他清俊的眉间稍稍一陷。
翻开的卷簿有如深口井窖,直将他的目光尽数吸入其间。
“……大历十三年十二月廿日,镇云将军、北面军行营都部署谢明远克吴州,斩首万余级,擒中宛枢密使、军前将校数十人;廿一,中宛皇帝孟羽降。……廿三,二驾幸吴州,命从官将校饮,犒赐诸军有差。……帝见孟羽于崇元殿,羽跪奉表于御前,侍臣读讫,羽等伏服。……羽等再拜呼万岁,领降臣百官称贺,帝遂宴羽等于大明殿。……”
虽是前朝旧事,不过短短数言,可他仍能从这字里行间看出当年那个男人是多么的强硬和霸悍,能让另一国的君主伏服于自己脚下,这须何等的手段?
“……大历十四年正月廿五,帝幸玉津园宴射,劳孟羽于园,以孟羽为中书令、秦国公,羽子弟诸臣赐爵有差。……是夜,孟羽薨。……”
尹清一把合上卷册,闭了眼深吸一口气。
虽是早已熟知的事情,可这般读来,仍是无法坦然视之。
一国降主之死,只有简短五字得以盖言,其后隐藏着何等血淋淋的真相,却早已不被人所知。
尹清持着灯又向前挪了挪,翻动下面的卷册时动作俨然更快,可手指却也微微在颤。
想看的,自然不只是这些。
“……乾德三年十一月初三,上复赐爵于已殁秦国公孟羽之子孟昊、孟踣,弟孟玦、孟璞,徙四公及其家眷于新都逐州,赐宅有差。……时孟昊妻散子亡,孟踣未娶,孟玦、孟璞之子幼不知事;平王为昊、踣娶妻纳妾,使玦、璞二子入宫以见;众臣皆以平王为善,上亦颇许之。……
……乾德六年三月初七,郑国公孟昊得女,上亲幸其府第,封赐其女为清图县君,孟昊阖府叩谢隆恩,夜宴群臣于宅;宴间或有臣工笑云此女生来便享尊爵、及长亦必富贵云云,孟昊笑不敢受;上闻之,使人复取其女观之,颇爱其乖巧之貌,遂与孟昊笑曰欲使其女为太子妃云云,众皆以为真,孟昊亦请上赐名其女,然平王未至,上不豫久留,少顷即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