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宁待放(173)+番外
他回身向苏婉宁作了个礼,也不知该用什么样的礼数来面对苏婉宁,长辈之礼似是太过庄重,同辈之礼似又不符合彼此间的身份。
徐怀安便只作了个揖,唤她:“苏姑娘。”
明明是两声再简单不过的称呼,出口之后便只剩难以言表的羞赧。跟在后头的丫鬟和小厮俱都忍着笑意,不敢出声来叨扰两位主子头一次的“约会”。
苏婉宁持着羞意瞧了一眼徐怀安,正迎上他打量自己的眸光。盈盈的柔意绕上那好奇中染着几分善意的视线,在她心池里潋滟出蹁跹四起的波澜来。
两人都是小心翼翼地不知如何开口,便干脆立在杏花树下默然无语,时不时地再悄悄瞥一眼彼此,这便呆耗了半个多时辰。
因两人还未成婚的缘故,也不好独处太久。为了苏婉宁的名声着想,周嬷嬷便跑来了内花园,要领着苏婉宁去花厅。
苏婉宁笑着应了周嬷嬷的话,越过徐怀安身旁时,顿了顿步子,思忖犹豫后还是说了一句:“徐世子,再见。”
轻轻柔柔的一句“再见”,如同在徐怀安心口上抓挠了一番,生出些细细密密的痒意。
回眸时,徐怀安在乱了方寸后,也能温文尔雅地回她一句:“再见。”
“再”相遇时两人多半已成了这一世至死才会分离的夫妻。
这一“见”,便是姻缘天定的羁绊。
扯不断也剪不开。
只是想想,徐怀安便能听见自己悸动不已的心跳声。
自崇珍帝赐下赐婚圣旨起,外界流言四起,徐怀安却没有如他们所说的那般抵触这门婚事。
一来是他心里没有心悦的女子,娶妻生子于他而言不过是传宗接代的任务而已。
二来是安平王府虽没落了些,可却没有传出任何不堪腌臜的传闻来,他娘亲秦氏也曾赞过苏氏温婉大方。
今日一见,方知娘亲所言不假。
苏氏,是极好的女子。
第74章 番外2
直到大婚之日前, 徐怀安都没有再见过苏婉宁一面。
安平王府淡出了京城的世家圈子,等闲从不出现在各家府邸之中。秦氏花了不少精力去打听苏婉宁平日里的为人处事,得到的都是一片称赞。
苏婉宁性子温婉又良善, 在闺阁时不曾随意打骂过仆妇下人。听闻安平王府人事简单,可因宗氏不擅长管家理事的缘故, 苏府的中馈都握在了苏婉宁的手里。
秦氏本就觉得与苏婉宁格外投缘, 如今知晓了她在管家理事的本事上后, 心里愈发满意。
“我就盼着她能做个贤内助, 将松柏院管得滴水不漏,省得二房、三房的人总要生出什么坏心思来。”秦氏颇为气愤地说道。
梁国公府内一共有三房, 长房为嫡出, 二房与三房则是庶出。虽是庶出, 可二房与三房同气连枝地给大房使绊子, 也让秦氏十分头疼。
徐洌山极为讲究家族亲缘,与二弟和三弟又是情谊深厚, 哪怕是为了自己夫君的颜面, 也要多照拂照拂二房与三房才是。
只是她那两个妯娌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秦氏巴不得能得个厉害点的媳妇儿, 也好与她一同整治那两个不安好心的妯娌。
“太太也安心些吧, 老奴瞧着世子爷似是挺喜欢苏家小姐的。”周嬷嬷在一旁笑道。
秦氏饮茶的动作一顿, 矍铄的美眸里掠过一丝疑惑, 她问:“此话怎讲?”
周嬷嬷曾是徐怀安的奶娘,对他的脾性也有几分了解, 这便道:“昨日老奴去唤苏家小姐回府时,正瞧见了世子爷与她说话。世子爷是何其内敛的人, 平日里遇上了那些人家的贵女,连打个招呼都不愿意……”
秦氏闻言便挑了挑眉眼, 笑盈盈地说:“这倒是件好事。”她就怕慎之与苏氏女合不来,成了婚后反而成了怨侣。
京城里有不少人家都是如此,夫妻离心,惹得后宅不宁。
“慎之是个好孩子,这些年连个通房丫鬟都不肯收用,将来也不会做出许湛那样的糊涂事来。”秦氏道。
提到许湛,周嬷嬷也忍不住摇了摇头,只说:“哭了陆家那闺秀了。”
年初时,陆中丞家的嫡长女嫁给了许湛为妻。成婚头几日便因为许湛身边的通房丫鬟大吵大闹了一通,听闻邹氏对陆氏多有不满,明里暗里地磋磨着媳妇。
陆氏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性子,一受婆母刁难,便去公爹跟前痛哭流涕。镇国公府许厉铮与陆中丞情谊深厚,便为儿媳撑腰,责骂了邹氏一通。
邹氏心里委屈,便去与许湛倒苦水。许湛愈发厌恶上了陆氏,认定了她是个爱告状的泼妇,听说这两日还将外室带回了镇国公府,惹得陆氏伤心不已。
周嬷嬷也只摇了摇头,并未再与秦氏多谈镇国公府府上的腌臜事。
*
转眼来到了大婚当日。
秦氏忙碌了大半个月,徐洌山也紧赶慢赶地班师回朝,定要赶上儿子与儿媳的婚事。
大婚前一夜,徐怀安翻来覆去地难以入眠,永芦在脚踏旁守了大半夜,见徐怀安不像是有困意的模样,便问道:“世子爷不困吗?”
明日他大婚,可是要在天蒙蒙亮时起身准备的。
徐怀安不答话,脑海里闪过了那一日在杏花树下苏婉宁的一颦一笑。自今日过后,她便不再是遥遥远远的安平王府闺秀。
而是,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