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在她看起来乐天知命的笑面之下,从始至终,那个吃不饱饭睡不好觉,每天都在为活下去而兢兢业业胆战心惊的“她”,始终都还活在她的心里。
当发现哭泣和求饶解决不了问题,发现退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时,那个更坚强的她便不得不活了过来。
于是。
魏弃睁开眼时,在血蒙蒙的视线中望见的——便是这样一张紧绷到几乎让人有些陌生的小脸了。
可是他知道那是谢沉沉。
只用一眼,他就认出了眼前满脸血痕的小姑娘是谢沉沉。
……血。
他的表情忽然变得狰狞——是了,如果说从前他还有一副得天独厚的皮囊,无论他做出什么样凶恶的表情,看起来都有几分斯文无害的话,此时此刻,他的脸便只剩下了扭曲和狰狞。
颈上青筋暴起,他的喉口发出某种类似野兽般暴怒的哀鸣,一只眼球几乎无法睁开,另一只尚算完好的眼睛却更加可怖,满是血丝。
他挣扎着从谢沉沉怀里“爬”了起来。
纵然那姿态是从未有过的狼狈,可他还是爬了起来,张开手,护在了她的身前。
可惜只有一只手。
因为,若是另一只手不支在地上,他马上就要倒下。
那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名为“保护”的姿态。
除了三十一以外的二十名训练有素的暗卫几乎一瞬退开数步,重新列阵。
他们手中的金蚕丝网上,甚至还挂着魏弃的血肉,残缺的肉块和皮。
陶朔亦默默后退了两步。
只是,他的眼神没有看魏弃,而是看向魏弃身后、表情依旧沉静的小姑娘。
“谢姑娘,”他说,“该不会,这就是你给我的回答吧?”
难道到这个时候,还打算负隅顽抗?
陶朔叹了一声:“怪我错信了你……这么下去,陛下该等急了。”
几乎是他话音落定的瞬间,那遮天蔽日的网再次张开——
而魏弃立刻把谢沉沉扑到在地。
她被死死地藏在他怀里。
他选择用遍体鳞伤的身体背对那道“刑具”,就像当初面对突厥人的箭阵那样。
……总是如此的。
总是如此。她想。
沉沉并不想流泪,她已经忍了很久很久,可这一刻,她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像个孩子似的张开嘴,流出了许多许多的眼泪。
可是,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她只是无声地哭着。
失血过多,虚弱得几乎无法睁开眼,魏弃的眼睛,其实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他也看不到她的泪水。
但是,他能听到……
能依稀地听到。
“魏弃,”听到她说,“跟他们走吧。”
这是她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
她说:“你娶她,娶她做你的妻子,只要能活下去……”
可回应她的既不是怔愣的表情,也不是哽咽的声音,相反,魏弃猛地攥住了她的手。
用从未有过的力气,他几乎生生将她的手骨掐断。
好像逼她改变说辞那般,他用这样的力气“胁迫”着她。手指几乎嵌进了她的肉里。她的手腕上浮现出一圈青紫的痕迹,紧接着,整只手臂都因为这样的挤压而通红。
好像马上就要从手腕处裂开般。
哦——
沉沉于是忽然想起,自己最初遇到魏弃的时候,他的确是个这样不管不顾的“疯子”啊。
面对“抛弃”,他会是什么反应呢?
难道是感恩戴德的接受结果吗?又或是动容地察觉出她的弦外之音呢?
都不会。
他只会杀了她,或者,和她一起死。
她痛得泪流不止,可嘴角仍然扬起,甚至开始笑了。
果然,察觉她始终沉默,伏在她身上血肉模糊的少年,忽然摸索着低下了头。
他目不能视物,却几乎本能地凑近了她的脖颈,然后,张开嘴,狠狠地咬了下去。
鲜血从她的颈边淌下,与他身下近乎干涸的血河汇聚在一处。
可与那些血一同滴落的,还有一颗一颗豆大的泪水。
从残破的眼球。
从充血的双眼中。
可她没有呼痛。
只是再一次地重复,轻声地说:“你跟他们走吧。”
少年意气,总以为这世上,没有不可行之事。总以为世间万事,总能从心而行。
可是,终究……
他们还是太弱小了。
纵然他们今日走了,拖着这样的身躯,又能走多远?
纵然他们拼死走了,可江都城中的萧家人,可身后的堂姐、不知世事的谢肥肥,他们走得了么?
沉沉不是坚强,也不是冷血,她只是在看清外头发生的一切的瞬间,便已然心如死灰。
再没有那一眼的震撼能让她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于魏弃是怎样的存在。
只要自己还在这座朝华宫里,他纵是有一万种脱身的法子,还是会回头。
而她,既做不到劝他不回头,也做不到和他一起去死。
她想活着。
想和他一起活着,活到可以站着、主宰自己命运的那一刻。
沉沉闭上眼睛,同样的一行热泪滚落,滴在他血肉模糊的手背上。
而后,她伸出手去,猛地推开了覆在身上的人,站起身来,仿佛看不见那顷刻间可取她性命的金蚕丝网,只转身走到沉默不语的三十一跟前,哑声说:“借我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