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朝华令(重生)(30)

想到这里。

纵然面对难得的一桌美酒佳肴,沉沉也不由吃得战战兢兢。

至于昭妃,在宫中伴圣驾多年,又怎能看不出她这点小心思?是以匆匆用了几口,见她久不动筷,很快摆手让人撤了午膳。

沉沉才刚松口气。

一扭头,却见荃华姑姑又在昭妃的示意下捧出一盘金玉首饰。

饶是她没见过多少世面,也知这首饰绝非她一个宫女所能肖想,当下不解其意,惶恐得又要跪下。

“膝盖不疼么?”昭妃却温声问她。

沉沉一愣,下意识点了点头——立刻又疯狂摇头:“不疼、不疼,娘娘,奴婢……”

“说了不必,就是不必,”赵为昭道,“本宫拿来给你挑,你就挑。”

说话间,她的目光落在沉沉空落落的耳垂上,又道:“多挑两对,换着戴。你正是好年纪,这般素净做什么?”

......

小宫女得了赏赐,诚惶诚恐地退下。

昭妃目送她背影远去,原本斜倚在美人榻上的身子却倏然倾倒,右手撑颊,眉头紧蹙,左手不住揉按着太阳穴。

荃华见状,忙放下手中托盘上前,为昭妃轻捏肩膀。

自赵为昭入宫至今,便是她侍奉在旁。

主仆二十年,她鲜少见到自家主子这般愁惘的神情,忍不住小声发问:“娘娘,这丫头……不得娘娘的心?”

赵为昭沉默片刻,摇头道:“不。”

“她是个好女子。本宫只是,有些后悔。”

“后悔?”荃华一脸不解。

按说这是娘娘第一次见着这丫头,两人从无渊源,悔从何来?

赵为昭却不再说话了。

她闭了眼睛,想小憩一会儿整理思绪,脑海中,却仍是渐浮现出一个熟悉清瘦的身影。

*

想来,一切或许都源于一场不便为他人所知的怪梦。

可分明是梦,两眼所见、两耳所闻,却都再真实不过,让人难免恍惚:究竟是庄周梦蝶,抑或蝶梦庄周?

梦里的女子,与她方才见过的少女有八九分相似,却做妇人打扮,坐下首,垂眉顺眼听她问话。

她记得自己亦是赐她钗环,教她道理,气氛却远没有今日这般和谐。

那女子诚惶诚恐,越听越怕,末了,戚戚然抬起头来。姿色平平,独一双眼生得极好。

许是察觉出她话里的深意,那眼更仿佛受了惊的兔子般,水灵灵,波光流转,叫人不免心生怜惜。

【妾自知身份卑贱,蒙殿下爱重,自当好生伺候在旁,日后府上迎了主母,更不敢有半点怠……】怠慢。

话音未落。

本该身在军营的三郎却忽的撩帘而入,一路进了内殿。

似替人壮胆般,他径直护在了那女子身旁,甚至不顾她这个母亲就在跟前,反而毫不避忌地、轻轻握住了女子的手。

小言安慰片刻,方才抬头看她,道:“有什么话,说给我听便是了,母妃勿要为难我家新妇。”

三郎爱着这女子,是人尽皆知之事。

只可惜,后来三郎纳了正妻。

娶妻于他们这等天潢贵胄而言,自是为门楣,为助力——偏偏一颗心,却无法为门楣而倾倒。于是妻妾不睦,后宅不宁。

没过多久,那女子便轰然病逝,香消玉殒,与三郎相伴,满打满算不过两年。

她记得,三郎不顾军机,纵马千里赶回,亦不及见那女子最后一面。

后来更是旧伤复发,从此缠绵病榻,不利于行,在储位之争中节节败退——

有了这样一场梦在前。

赵为昭想,她这个做娘的,又怎会像梦里那般重蹈覆辙,答应谢婉茹把这女子从朝华宫中救出、放任那孽缘在眼皮底下生根发芽呢?

如今,这女子的命运已因自己一念之差而风景忽变,究竟是福是祸,无

法预知。

她亦只是,做了一个母亲该做的事罢了。

第20章 平西王

而沉沉怀里揣着莫名其妙得来的赏赐,走出露华宫主殿,仍不免有些恍惚。

她总觉得,自己今天来这一趟,似乎只是专程来为昭妃娘娘讲了一遭绘声绘色的少年往事,顺带走狗屎运、蹭了一顿平素不敢想的丰盛菜肴,以及——

临走前,两姐妹话别。

沉沉偷偷塞了一对专门挑的碧玉耳环给自家堂姐。

“娘娘给的,”她小声说,“二姐,你拿着。”

“这如何使得?”谢婉茹摆手推拒。

“叫你拿着你便拿着。”沉沉却难得强硬,把那耳环塞进堂姐手中,一如那日朝华宫前分别,她也曾接过少女淌泪的赠礼。

当初为救下肥肥,不得已把那对耳环卖了,她一直于心有愧。

手上又不宽裕,一直攒不出钱赎回。如今总算能弥补些许,怎能叫人推回来?

何况自己这还留着两对呢。

沉沉正想解释,手腕却忽被堂姐一拽,人还没反应过来,身形已和身边一堆匍匐在地的宫人融在一处。

她甚至连来的人是谁都没看清。

只觉眼前掠过一阵劲风,回过神来,又听得宫人们难掩喜色的窃窃私语:

“是平西王——”

“王爷回京,见了陛下,这就求旨来见娘娘了?”

“想来王爷与娘娘自幼亲厚……咱们娘娘有王爷撑腰……”

再后头的话,压得太低,便听不清切了。

沉沉心头却仍是一惊:

刚才从自己跟前走过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驻守辽西十余年、护得一方太平的“定海神针”,平西王赵莽?——

这可是从前只在话本上看得到的大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