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浑然不觉各种变化的谢沉沉,只在许久的沉默过后,继续低声问他:“所以,奴婢不明白,是什么让殿下改了主意?”
骗就骗了,死就死了,总得给个理由吧?
“难道,只因为奴婢从地宫中阴差阳错救了殿下一次?”她说,“因为奴婢心里想过挟恩图报,所以殿下便施予奴婢……这般的恩典么?”
“……”
“若真是这样,那么,殿下需要的,究竟是一个妻子,又或者养来逗趣解闷的玩意儿,还是说,仅仅只需要是一颗没什么用处但任劳任怨的棋子就够了?殿下可知道,外头的人,如今是怎么议论您的?”
她说:“殿下又可曾知道……奴婢是怎么想的?”
方才她从太医院回来,在朝华宫外徘徊了足足两个时辰,给自己打了无数的腹稿。
真的魏弃面前时,却还是忍不住腿肚子发抖,心口突突狂跳。
果然,还是怕的。
沉沉不由地苦笑,嘴上却仍是颤颤巍巍地继续说着:“奴婢知道,能成为殿下的妻子,以奴婢眼下的处境而言,已然是不敢肖想、梦中才会有的万幸之事。可奴婢之所以费尽心思活下去,殿下,从……从很久之前开始,奴婢,就只是为了离开。”
更准确来说,是从知道魏弃是个动辄杀人的疯子开始。
纵然她对他有怜惜、有倾慕,甚至在他身上寄托过从未有过的、朦胧的少女心事,可一切的一切,于她而言,始终都比不过“活着离开皇宫”这桩大事。
如今,魏弃把她蒙在鼓里、让她亲手去送的那封“信”,却把一切都搅乱了。
她的未来,可想而知,活着倒还是活着——只是变成提心吊胆的、朝不保夕的“活”。
想到这里,沉沉忍不住用力吸了吸鼻子。
然而,见魏弃久久没有反应,依旧沉默,她眼圈分明还红着,不知怎的,却又几乎下意识地、冲他挤出个勉强的笑来:
仿佛这笑,便是她在他面前仅剩的保命符和退路;
仿佛笑完了,她就还是从前那个狗腿子的、“贪生怕死”的谢沉沉,方才说的那些太过真挚以至于危及项上人头的“疯话”,都能被她一笑而过。
“……”
魏弃盯着那笑容看了好一会儿。
心头那股陌生的、酸胀的不适感却越来越重——他发觉,自己其实并不习惯这样的谢沉沉。
“你不愿意留在这里。”于是他说。
这话并非问句,他的语气也平静得毫无波澜。
停顿良久,又道:“所以,你不开心。”
他只是在陈述自己所见的事实。
沉沉却已经不敢再拿自己所谓的了解来揣度他,闻言,脸上一瞬褪去血色,人亦从方桌前滑落,“扑通”一声、冲他跪下。
用一种几乎认命的姿态。
她低垂着头,说:“殿下,奴婢知道错了。奴婢不该不开心。奴婢没有不开心。”
“……”
“得殿下垂怜,是奴婢三生有幸,”她说,“方才的话,是奴婢胡言乱语,奴婢狂喜之下口不择言。”
“谢沉沉。”
“奴婢虽不知道,为何放妾书会变了婚书,也不知道,奴婢对殿下还有何用处,但是奴婢在殿下身边一日,便定当尽心竭力,绝不敢有……”
“……”
“殿下?”
沉沉只觉头顶一重,浑身发毛,下意识地僵在原地。
等回过神来,魏弃的手却已从她的头顶向下,轻抚过她的眉、眼,而后是她因犟嘴和后怕而通红的脸颊。
他蹲下身,视线与她平齐,无喜无悲的一双眼,望进她忍泪的眼底。
而后,再一次地重复了那句:“你不愿意留在这里。”
这一回,谢沉沉没有否认。
可也不敢点头,唯有眼泪簌簌下落,一颗豆大的泪珠,欲坠未坠地挂住长睫。
魏弃的指尖揩过那滴泪,若有所思地望着,沉默。
她不解他突如其来的温柔,心口却如擂鼓般控制不住地躁动——说不清因为羞,还是因为怕。正要说话,却见魏弃忽的凑过来,舌尖轻掠指尖,只一瞬,便又退开去。
好似一个不知事的稚童,好奇地向这陌生世界伸出试探的手指,波纹涟漪随他指尖而荡开。他脸上却现出一丝久违的、茫然的神情。
许久,他说:“谢沉沉,你在哭。”
顿了顿,又问她:“因为那封信?”
“不、不……”
沉沉心想,岂止因为那封信。
真要细数起来,理由那可太复杂——
不对啊。
只是,话到嘴边,又忽的一顿。
继而嘴角抽抽,她表情微妙地看向眼前人,心想敢情刚才说那么多,你压根都没听进去?
只吃单刀直入这一套是吧。
她心里五味杂陈。
“那就是,因为我要娶你。”
另一头的魏弃却只在短暂迟疑过后,平静地道出另一个更接近答案的结论:“而你不想做我的妻子。”
谢沉沉:“……”
话、话是这么说没错啦。
只是,同一个意思,从殿下你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越听越……怪呢?
沉沉莫名两腿一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脑海深处,却忽响起那日、陆医士没头没尾抛下的一句,【殿下待你,确与旁人不同】。
可不同在哪?
一种完全被她忘在脑后、想也不敢想的可能倏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