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就这么像人世间的一缕游魂一样踪影不定,直到从唐家堡前的铁索桥坠下的那一刻,她突然就知足了,原来和花不缺一起死去,才是最后的解脱。
明月通透了,她的脸上带着笑,抓牢了长乐,哦不,是她以为的花不缺的手,在呼啸的风里,无怨无悔地死去……
作者有话要说:俺好像更擅长写悲惨的事情,因为有冷眼看世情如霜的快感
第五回 少林寺长乐放火 忘忧园寒光得势
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华山有处桃花林,桃花林里有棵好几百年的大桃树,桃树上睡着一个人。这个人就那么躺在漫漫无边的桃花荫下,蝶扰蜂鸣,都置若罔闻。
睡啊睡啊,她的一只绣花鞋就从脚上滑落,跌在了树下的青草地里。她不经意转身,长长的头发垂下,就看见她的眼角还挂着一滴泪珠,就像梦里为谁伤心了一般。
“叭嗒”,那颗摇摇欲坠的泪珠终于滑落,却打在了树下仰望的一个公子脸上。
那个公子轻轻拾起了那只绣花鞋,突然听见耳边传来“信信”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小白蛇正隐在桃花间要朝那梦里之人游去。
公子嘴角一哂,随意击出一枚暗器,那只小白蛇吃痛不已终于逃之夭夭。
而公子又仰头望了望,将绣花鞋揣进怀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又过了许多时辰,天色渐黑,睡在桃花里的人却终于醒了。她轻快地跳下了树,可是她发现她的一只鞋不见了,她弯着腰在树下找着,她翻开了每片落花每片草叶。她真是个执著的呆子,听说她曾经在万丈悬崖下找过人,她的经验就是如此,每寸地都寻过才算数。
她呆了,她的鞋子又不见了,她依稀想起有个人曾替她留心过这些琐事。她躺在花瓣上傻笑,她的手上紧紧攥着一颗上好的珍珠。
江湖上败家子多,可是用珍珠作暗器的只有一个。
木头把那颗珍珠收进了怀里,终于慢慢地走出了桃花林。
桃花林外又站着一个人,那个人说:
“师妹,该吃饭了。”
木头不说话,低头跟在那个人后头,一齐回到了华山的月峰峰顶。
华山的月峰峰顶现在很热闹,开春到现在,已经修起了好几座大殿还有一排排的房舍,正是当年木头所盼的华山前景,可是木头看着初具规模的华山派,只是撇撇嘴。
到了饭堂,空空为首,身边还坐着一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就是唐老爷子。唐家堡几个月前被极乐楼攻陷后,唐家就金蝉脱壳搬到了华山,唐家人对外皆称是华山弟子,人多了要住房,便顺手替华山派盖了房子。
唐三和木头就坐在了空空下首的两个空位,空空说开饭,众人就开始动筷,终于吃得差不多了,唐老爷子问空空:
“木掌门,你看什么时候把郁之和满满的亲事给办了?”
空空扒饭,米粒沾在嘴角,空空道:
“不急不急。”
唐老爷子不高兴,唐老爷子说:
“上回因计行事,耽搁了他俩,我看还是早些成亲吧。”
木头咧嘴笑,木头很没礼貌地离了桌,唐老爷子的脸顿时就阴沉了。过了许久,木头扛着一张琴又回来了,空空一瞧,就是他的那张宝贝琴,空空说:
“木头啊,你有话好好说,别冲动。”
木头“卟嗵”一声跪在了地下,木头说:
“师傅,徒儿不孝,徒儿这要走了。”
空空很着急,空空盯着那把琴道:
“木头啊,你不要走。”空空舍了半句话:你不要带着我的宝贝琴走。
可是木头执迷不悟,木头嗑了三个响头,就头也不回地带着那把琴走了,而唐三就那么看着,看着木头的背影慢慢地消失了,终于走了,唐三不想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
桃花林,桃花仙,素琴,有酒。
圆月满轮,木头把琴往桃花枝上一横,便又躺上了,夜风呜呜作响,却拨不响弦。木头睡着了,睡着就做了一个梦,梦里她抓住了那只手,那样所有人都不必死了。
木头在梦里又掉了颗眼泪,掉进了隐在树影里看望的人心里。
次日,木头醒了,木头慢慢地下山,下山时经过了她挖出金子的红薯地,她没有去看。她继续走着,走到太平镇时,又经过了那家寿比南山寿品店。
木头进了那家店,木头看见了那个当初卖了她杀手令的红玉。木头东瞧西瞧,红玉这回没有再抬出东西吊木头胃口,木头终于问:
“你这里当东西么?”
红玉笑,还是那样拂了拂耳边的发,回道:
“客倌要当什么东西?”
木头从怀里掏出一颗珍珠,放在了红玉的手里,木头说:
“当这个。”
红玉装模作样地看那颗珠子,是好珠子,还是楼主喜欢用的那一种。红玉说:
“为什么要当呢?念想念想,留着才好。”
“俺想见他一面。”
红玉又笑了,红玉把珠子放进了怀里,答道:
“好勒。”
木头的眼睛蒙上了块黑布,木头走了很久,木头听见耳边“碰碰”的敲打声,木头眼前的黑布也被揭了下来。
这个房间四面都是石头做的,一扇窗也没有,只燃着几支巨大的蜡烛,光亮里木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一个蹲在地上拿着树枝在敲一副水晶棺的人,那人一边敲一边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