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的茶叶味儿正,上哪儿弄的?卖我茶叶的那个道士说他是老道士的唯一传人,我看也不像,我怎么觉得,你们买的这家才像是老道士的正宗传人。”
钟奶奶笑道:“我也不知,小爱找人买的,价格贵得很。”
二奶奶一听说价格贵就不感兴趣了,她家拿云鼎茶当口粮茶,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大便宜,价格贵她肯定不愿意。
两个老太太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中医铺子:“你不在,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不到信得过的人看,我那个大儿子只会给我买西药那个小白片儿,吃完还有副作用,浑身不舒坦。”
钟奶奶含笑看着外孙女:“你且等等,等我外孙女考上大学我就回来,到时候你天天来我家喝茶。”
“那咱们可说好了。”
毕竟是大年初一,二奶奶家还有客人,略坐了坐,塞给钟爱一个过年红包,带着外孙女就要回去了。
钟奶奶给老姐妹的小外孙女塞了个红包,又把油纸打包好的板栗酥饼给她:“自家烤的,别嫌弃。”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咱们回头见。”
“哎,回去慢点。”
“好,我走了,别送。”
目送二奶奶走远,钟爱扶着外婆:“二奶奶看着很精干。”
钟奶奶点点头:“她体质好,年轻那会儿搞合作社,她一个女儿能当壮劳力用,都是挣满工分的。”
夫妻俩养活了两儿一女,家里孩子都孝顺,晚年也幸福,操劳了一辈子还算有点意思。
钟奶奶叹息,比起二妮,自己真是不会教养孩子。
“小爱,李阳呢,刚才那会儿我好像看他过来了。”
“过来找我要板栗酥,不是要送给二奶奶么,就没给他,叫他下午过来拿,中午我再给他烤一些。”
“那你一会儿出门买几个红包回来。”
原本给李阳准备了压岁钱红包,刚才把红包给老姐妹的小外孙女了,回头补给李阳。
“哎。”
外婆叫她多准备几个红包还真有先见之明,二奶奶来过后,外婆回来的消息传出去了,从下午开始时不时就有外婆的老朋友老病号们过来拜年。
老人家嘛,出门时带着自家的孙辈来拜年也是常有的事。
准备的小红包,钟爱烤制的板栗酥饼,都给送了出去。
李阳哀怨,说好了给他的板栗酥饼呢?
初三下午要走,钟爱初三中午烤了几斤板栗饼留给李阳:“少吃点,虽然板栗酥饼不是很甜,但是也放了糖的,小心牙齿。”
李阳快活地一手拿着一个板栗酥饼啃:“那都是骗小孩儿的,我现在可是初中生了。”
“呵呵,到时候牙疼别怨我。”
李阳轻哼,他才不会牙疼。
李阳跑到钟奶奶身边撒娇:“奶奶,别忘了帮我问考高中的事哦。”
“你在家乖乖的,好好学习,奶奶肯定不会忘了。”
李大伟爹妈早就没了,钟奶奶对他有恩,两家这么多年比邻住着,感情非同一般,两家早就亲如一家了。
赵惠准备了十斤娘家给的菜籽油,还有晒干的各种蔬菜干,干蘑菇等等:“本来想再给您几十斤我爸妈他们种的大米,想着您和小爱不好拿,就算了,回头我把工作处理好,进城的时候给您送去。”
“不用送米,你们人来了就行,天远地远的送大米,白菜都送成肉价钱。”
闲聊了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告别李叔和赵姨一家,钟爱跟外婆去火车站了。
绿色的火车驶进南山镇这个小小的火车站,带着祖孙俩再次奔向远方。
初四上午祖孙俩回到磨坊路的房子,金秋老远看到就欢喜地打招呼:“今儿早上我就在想,你们午饭之前怎么着都应该到了。”
钟奶奶把给礼物递给她:“我家小辈给的干豇豆、干茄子、干蘑菇,要么是自己家种的要么是山上捡的,味道不错,分给你们家一半。”
“哟,这可是好东西,我就不客气了。”
金秋收下东西:“知道你们今天要回来,我一早去菜市场买了只老母鸡炖上,你们中午就别做饭了,来家里吃。”
“行,等我回去收拾收拾就过来。”
正在说的时候,钟爱看到许爷爷出来了,赶紧叫人打招呼。
许立人背着手笑呵呵地点头:“一路顺利吗?”
“挺顺利的。”
钟爱又看到陆长柏和他爸从后院出来,叫了声陆叔。
这边两个老太太也寒暄完了,钟奶奶笑着道:“你先忙着,我一会儿过来帮你。”
走了四五天,家里还是老样子,从柜子里拿了干净的床单被套换上,钟奶奶就过去许家了。
钟爱拿起扫帚把屋里屋外略微打扫了一下,正在洗手的时候陆长柏过来了。
“听庄菲菲说你家初六请客吃饭?”
“嗯。”
年前约好了,庄菲菲、唐艺、林治他们初六要来家里拜年,钟爱给他们做猪蹄儿炖黄豆。
“荣浩也想来,叫我问问你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到时候你和荣浩一起来吧。”
陆长柏点点头,转而问起:“给你的英语笔记背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