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17)

作者: 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一斤半的种子,两斤的水,非常的勉强,再多都不够打湿种子的了。

“几十块钱一斤的种子都舍得买,啷个就舍不得多买两支这个杀菌液?种子再多一点都不够用的!”

“爷爷,我同学说这个杀菌液属于农大正在研究项目,是我同学帮我申请试验使用的,我还得给人家写观察报告嘞。你们可别到处宣传啊,不然以后再有这等好事儿,人家都不想着我了!”

“你爷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好东西谁家不是悄咪咪用的?”

“奶也不说......”

祖孙三人就盯着面盆看了,粉色的溶液渐渐变淡,五小时后水变成了透明色。

时间一到,老爷子让尤语把多余的水逼出来,整个盆他端走了。

要去村里有温室的人家蹭两天温度,等萝卜种子露白。

老菜农谁不认识萝卜种子?

出去一说嘴,最近两天好多人都在笑话尤语家。

“离了军大爷,老辈子就不中用了哟,春天种啥子萝卜啊?”

“就是说,大棚里头随便种点辣椒、茄子、苦瓜也能卖几千块钱!”

“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想种大棚菜也办不到嘛!”

“要不是咱家的大棚不少,还真想租他家两个棚来种,现成的钢筋棚架子,费点薄膜就能行。”

“累不死你龟儿子,你家都八个大棚了还不够你种啊......”

村里人对土地稀罕是真稀罕,就是真种不过来。

生产队的驴都没他们勤快呢!

天气一热,前面的菜还没摘完后面的又长出来了,施肥打农药也很费时间。

别看老爷子云淡风轻样,其实么?还不是偷偷给儿子打过电话后,才放下心来的。

尤立军说,他们的有机农场里就有种这种樱桃萝卜。

连着萝卜缨子一起,上个月的批发价一斤都能卖一块五。

“江县应该没人种这个品种,卖个新鲜也不会亏钱!”尤立军安慰着老爷子。

“小语说一个来月就能种成了,能长这么快?”老爷子疑虑还是没有全打消。

“长大后也就比指头大一点,要是种在温室大棚里头,不到一个月就能收!”

吃了定心丸后,尤爷爷再没有理会村里人的七嘴八舌。

一天要去人家的温室里看三回,比尤语上心多了。

温室育苗就是给力,一天一夜,萝卜种子就露白且破牙了。

看着摊在手心里的小种子,尤语不禁疑惑的问道:“这样不能抛洒在土里吧?有白点点了!”

尤爷爷看她就跟看白痴一样:“点种啊!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颗一颗种?

尤语:我选的费钱省时,省的是个寂寞吗?

第15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十四)

比芝麻大两倍的种子,半亩多地,她要种到啥时候去?

“我要请人帮忙!奶,和咱们一起掐狗地芽的老太太们,能干这活儿不?”

老爷子正要横眉冷对,尤语无辜脸:“爷爷,咱不是说好让我自己张罗吗?”

骂孙女的话还没出口,生咽回去了。

“她们干是能干的,你要给她们开多少钱一天啊?”

尤奶奶忧心忡忡,半亩地樱桃萝卜能卖多少钱,不知道!眼下就得花钱雇劳动力了。

“二十块钱一天,包一顿带肉的午饭得行不?”尤语的票子还有七百来块了,发愁得慌。

“工钱倒是合适!让你爷去多割几斤肉,我挨个喊她们去。在家闲着不也是闲着吗?二十一天,不少了!”

老太太没说大话,一个早上就帮她请来了掐狗地芽的老伙伴们。

“小语,你家有活儿多找找我们啊,不费体力的活儿咱们能干得很!”

“哈哈哈,只要你肉管饱,不要工钱我也来!”

人老了耳朵就不好使,说话的嗓门一个比一个大,尤奶奶家的老宅子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尤爷爷只接了孙女五十块钱,就进城割肉买菜了,说这些钱就能把伙食给她安排明白。

早上九点多钟,太阳都出来了,一群老太太分了种子嘻嘻哈哈下地去。

蹲在还散发着粪便味道的地坎里,尤语感觉时间一长,她的嗅觉都麻木了。

一条条浅浅的五厘米左右宽的小沟,是尤爷爷提前挖好的。

只需要把种子,顺着浅沟轻轻的埋进去就行。

“嬢嬢们,种子之间的距离,至少要间隔一个巴掌宽哈,不能种太密集了。”

“一个巴掌的宽?怕不够的吧!”哪家冬天不是萝卜当半个家,还能不晓得种萝卜?

“我这个萝卜很小个的,不是冬天里的那种圆萝卜,你们听我的没错!”

“小萝卜?能小到哪儿去?”大家来了兴致,问东问西。

“就和乒乓球差不多吧,一点点大。”尤语边说边比划大小,引来老太太们更大的热情。

“这点子大,还不够塞牙缝呢!”淘神费力就为一口一个?会不会算账的!

“说是生吃和凉拌吃的,我也是听我同学说过,能不能种出来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不是谦虚,第一回 种,她不敢太乐观啊。

尤奶奶一马当先,利索的开始点种起来,边干活边唠叨:

“我要不是看她花了一百多块钱买种子,才懒得搭理她呢,种子钱和人工费都不晓得能不能卖到!”

尤语瞠目结舌:老太太,明明六十块给你说成一百多块,通货膨胀都不是这么个膨胀法啊!

“你家萝卜镶金边了吗?不到一亩地要一百多块种子钱?你们两口子真惯实娃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