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食味天下(432)

作者: 鱼妙清 阅读记录

“带是带了, 只不过, 喝了老姜带来的极品铁观音, 咱们手里的茶, 都有点拿不出手啊!”弥勒佛似的黄老说道, “老姜你也太不给面子了,你这茶,得放到最后才拿出来啊!”

姜老耸了耸肩,“刚才老冯问的时候你们都不肯做出头鸟, 这也怪我咯?!”

知道了几个老朋友有茶不拿出来,又一脸尴尬的原因。冯老也觉得, 这时候要是拿出来的茶比刚才的铁观音差,那拿出茶叶的那人面子可不就丢光了。

也怪不得他们一个也不肯上前。

看看几个没来, 把请帖给了小辈的, 一群年轻人, 看着也不像是会品茶的。

冯老叹了一口气。

难道这时候就要他把压轴的茶拿出来?

这未免也太随便了。

冯老有些不甘心。

在他的预想里,应该是几个老朋友把他们带来的茶叶都展示一遍,再由他准备好的透天香压轴。

“那么,还有人来分享他带来的茶叶吗?”冯老问道。

全场十几个人,没有一个出声。

“有!”

一个声音响起。

等待多时的郑斌总算可以把他爷爷的茶叶拿出来了。

一个湘妃竹的茶筒展示出来。

“哦?”冯老看向郑斌。

说实在话, 郑斌这一副精英打扮的样子并不是很讨冯老喜欢,毕竟这是悠闲的茶会并不是商业谈判的现场。

“你是……老郑的孙子?”看了一会儿,冯老从脸部轮廓中认出了郑斌。

郑斌这时候也不摆着一张嘲讽脸了,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冯爷爷”,然后说道,“我爷爷有事不能来,不过让我带来了他最近收来的顶好的茶叶,说要来带给几位长辈一起分享。”

语气中,不免还是有些傲气。

冯老想起当年老郑和自己别苗头的情景,看郑斌这种恭敬中又有傲气的表情,估计这郑斌也知道自己和老郑之间的事儿。

“既然有好茶,那就泡来尝尝吧!”冯老道。

这话一出,刚刚还充满了傲气的郑斌就变了脸色,看向旁边的王易。

他是个不会品茶的,平时要他喝茶,他还是喜欢喝咖啡。这泡茶的功夫,他就更不会了。

这也是郑老要郑斌带着王易一起来的原因。

王易虽然年轻,有点想攀附郑家。但是他懂茶,在茶艺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为了今天,郑老还特意教了王易一下午,有关于这带来的顶级茶叶应该如何泡。

“冯爷爷,这是我朋友王易,在茶艺方面很有一手。”郑斌把王易推了出来。

王易当仁不让的接过郑斌手上的湘妃竹茶筒,坐下来准备泡茶。

同样是先将纯净水煮开。

用茶匙将茶筒里的茶叶舀出来放进茶杯。

“是银针啊?!”站在前面的黄老说道,“看着像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成品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所以取此雅名。

冯老朝王易要了一根茶叶,细细观察。茶芽肥壮,形状似针,白毫批覆,色泽鲜白光润,闪烁如银,条长挺直,确实是难得的好茶叶。

“好茶叶!”冯老感叹道。

“这是我爷爷的珍藏。”郑斌的卖弄着他前两天刚听他爷爷讲的茶叶知识。

“白毫银针的极品,要做到五不采,即雨水及露水芽、病虫芽、细瘦芽、紫芽、不完整芽不采。我手里的这些白毫银针,是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由芳龄少女将其采下后,并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

纯净水沸腾,不能用来直接泡茶,白毫银针的泡法,并不是用刚沸腾的水来冲泡。

等沸腾的水冷却少许,温度大约在九十度左右,先将少许开水冲入杯中,使茶叶浸润10秒钟左右。

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在每个杯子里冲入开水。

接着,所有人都能看到杯中出现的美妙景象。

随着开水的冲泡,白茸茸的茶叶或漂浮、或沉中,和白烟袅袅的热气相辉相映。

云雾之中,一阵阵芳香扑鼻而来,沁透心肺。

稍后,银针茶由横卧变为直立,挺立之中,徐徐下降,似乎看到了满天雪花飞舞的场景。

然后,渐渐的,茶叶舒展开细嫩的叶面,逐渐沉入杯底。

茶水冲泡出来,依旧是一人一杯。

细细看着茶汤,不同于铁观音的金黄泛绿,白毫银针的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

细细闻着,香气清鲜。

再尝上一口,茶入口中,满腔流香,如嚼橄榄,回味无穷,品赏之中,全身犹如沐浴清泉,浊气烦恼都被洗净涤清。

不同于铁观音的第一泡不尝,七泡仍有余香。白毫银针一般可以连续冲泡五次,以第二泡、第三泡的滋味为最佳。

王易果然如同郑斌说的,在茶艺上面是学过的。

不同于姜老的一举一动都简单利落,王易泡茶的动作显然是更具观赏性的,每一步看起来都是优雅的,是美的。

但是,也许也正是因为是系统的进行学习,每一步都规范到位,茶汤虽然泡的很不错,但是缺了一份自在悠闲的感觉。

就叶蓁看来,她更喜欢姜老的简单利落。

五泡茶水喝完,在场的人似乎都还在回味白毫银针的茶景以及茶味。

“这么好的茶叶,亏得老郑居然这个时候才让他孙子带过来!”弥勒佛似的黄老喝完茶,砸了咂嘴,显然还不满足,“真是不够意思!”

老黄觉得老郑肯定早就寻到这好茶叶了,要不然怎么可能正好这个时候就让他孙子送过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