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月光(169)
那是为什麽呢?你冷落我的原因。
暑期结束回到学校,你一直没有与我见面。
我提出去你的学校找你,我们之间仅仅相隔地铁六个站,二十分钟不到,随便找一个没有课的空余,我都可以出现。
而你却说,最近太忙,等有时间。
好,我答应了你。
然后偷偷去了你的学校,看到你和朋友去了图书馆。
你手里没有书,证明你没有需要预习的功课。你在书架前踱了两圈,从历史人文一直走到数理科学。你好像在找感兴趣的书,又好像只是无聊随便走一走。最后回来的时候你手里抱了本黑色封面的书,太远,我不知道那是什麽。
我记忆里,哲学类的书都喜欢用那样深沉的封面。
我没能向前,因为你随意翻阅的速度,和百无聊赖往窗外看的动作让我明白,你其实有的是时间,就是不想见我。
对吗?
当然现在我不是想同你理论。我认可你的一切做法,包括不见我。
那天,我独自一人回了学校。
舍友看到我去而複返很惊讶,他说,“你不是去找朋友了吗?”
“朋友有事,没在。”
我是这麽回答的。
我既不想让他觉得我悄无声息地去,灰溜溜地回来太可怜,又不想让他知道我有女朋友。他是个很喜欢探究的人,以他的性格如果知道,一定会问个不停。而我,会对他可能提出的问题感到彷徨。
譬如——你们高中就在一起?谁追的谁?
印象里你总是更占据主动地位,可是说到这个问题,虽然你承认是你追的我,但我却遗憾地始终认为,是我在追逐你的脚步。且至今仍没能追上。
还有,他会问。
——你很爱她吗?
是的。我爱。
——那她也非常爱你?
我不确定。
这些问题都让我觉得迷茫,于是我不想告诉任何人,让他们有窥探我彷徨内心的机会。
后来也有几次,我偷偷去看过你,仅限于远远看一眼,然后回去。
六站路很近,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却仿佛越来越远。
我似乎又偏题了。抱歉,在涉及到你的事情上,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最初明明只是想在下个月到来前祝你生日快乐的。
你别误会,这不是檄文,只是我习惯性想得太多。
说到生日,我依然怯懦和迷茫。
我不知道在你生日那天收到这封定时邮件的时候,你会高兴还是不高兴。或许会觉得我麻烦。或许吧。我当然希望那不是真的。
我只是察觉到了不安,很努力地想把我的真实感受传达给你。以免将来找不到机会而后悔。
淩晨两点,坐起来之后我无所适从。
明明有很多话想说,手落在键盘上,让我一本正经写出来,却又不知道先说什麽好了。对了,在此之前,我试图用纸笔慢慢来写,这样显得更有诚意。不过考虑到你见到我不会高兴,我最终选择了这种不见面也能传递到的方式。
这样多少也能掩盖我的失败与懦弱。
你说过我是个很有毅力,且行动力很强的人。
偶尔我也不是。
比如现在,我一边写这封邮件,一边点开了电影播放列表。我在做每件事的时候也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高效率。
列表里最近看过的一部片子是《那些年》。第一次看是在舍友的电脑上,他说近期学习压力大,需要找部轻松的青春爱情片来释放压力。
虽然我不明白这其中有什麽必然联系,但还是在音响里传出某些台词的时候,忍不住坐到了他旁边。
看完第一遍时,眼睛很热。
我借口说去上洗手间,而后在里面待了很长很长时间,直到自己看不出任何异样。
不知为什麽,看的时候不停地想起你。
电影里他在为了女生好好学习,努力追赶她的脚步。现实里我也是同样如此。只不过他比我幸福多了,他在高中生涯的每一段,都有她的陪伴。
而我不是。
整整一年学业繁忙且没有你在学校的日子,我多次悔恨年少时的自己没有多努力,但凡再多跳一级,我就不需要如此思念了。
我打算再看一遍,以此当做混乱大脑的脉络,来理一理我现在的感情。
你会不会笑我,觉得我很奇怪?
电影里,男生念的是彰化市金城中学,高中也是。我突然想到你曾经说过,我们的浦城外国语是整座浦城你最喜欢的学校。
我来之前就知道浦城外国语卷生卷死,一时没明白你的意思。后来细想,又觉得有道理。毕竟像你一样出生在那样优渥家境的孩子,当然可以选择不与自己内耗,靠捷径来抵达别人的终点。
而我父母为我设定的路,是一次次刷新成绩,让自己变得优秀。
在浦城外国语的最后一年,我无时不刻不想快点离开。
我丝毫感受不到校园带给我的快乐。
而真正踏入京城,与你呼吸同一片空气时,我又开始想念我们的高中。不过想念的内容还要往前推一年,我想念你刚认识我、仍然在学校的那一年。
女主出场了。
她是个学习认真,各种意义上的好学生。
我觉得你也是。
虽然你多次申明你对成绩并不那麽在乎,但我看过你的笔记本,卷面整洁,字迹干净,条条框框有理有据。
我选了理,而你是文。
尽管你非常想把你的笔记本“传承”给我,但想到它们对我来说确实只有珍藏价值,于是在你毕业的那天,你的阅读笔记送给了语文老师。政治和历史老师同样借走了对应的那一份。最后只有英语那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