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经(174)+番外
徐玫知道,他肯定在想:假设没有价值,是以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吧。
“我要收拾了。”徐玫回神,向莫仁微笑道:“师兄也回去整理一下吧。怕一会儿爹爹就要回来了。”
莫仁点点头,沉默地走出了徐玫的房间。
夏长渊回来的很快。
他回来的时候,在他身后,跟着一个面相老实的年轻人,十分普通的样子。但徐玫却看他有些面熟。
“他原来也在五柳观待过一阵,你才去他就走了,所以你估计不记得了。”夏长渊介绍道:“眼下已经在潘家镇安了家,入赘一户殷实人家娶妻生子,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嗯,他现在跟着妻家姓了潘,叫潘新生,你们称呼他新生大哥便是了。”
潘新生闻言忙憨厚地笑笑,道:“不敢,小姐就喊我名字便是。”
他看起来有二十出头了,又有五柳观的经历,不知道他是不是太平观的,但莫仁和徐玫都年纪小太多,还是见礼,称呼其新生大哥。
见礼之后,三人收拾了行礼,到前台结账。
“这种天气,你们居然真能雇到车?”掌柜的有些奇怪。
潘新生出面搭话,用熟练的当地话,与那掌柜说道:“是从前收留过我吃饭的恩人,我这好不容易才找到报答的机会,只是让送一送去京城,若是推辞,那岂非不是人了!”
他一番话说出,当即被有些举子听到了,立即赞道:“知恩图报,年轻人当真不错啊。”
一个镇上住着,那掌柜的大约也听说过潘新生的来历,闻言笑着赞许,竟然是给减免了些房钱,算是看了潘新生的面子。潘新生谢过了,一行人才出了门。
车厢十分普通,有些旧了,但保养的不错,看起来依旧十分结实。拉车的是两匹高大健壮的骡子,颈脖子附近披上了些茅草编织的毡子,多少能保暖一些。一看就知道,这主人家对牲口是格外爱惜的。
“观主、小姐请放心,赶路送人本来就是我的营生,只是最近几年雪大,家里爱惜牲口,才不出来了。”潘新生十分有信心,拍着胸脯憨厚笑笑,道:“我把式很不错的,两头骡子又壮实,就算路不好,也一定能将您们送到了。”
“那就麻烦新生大哥了。”莫仁对潘新生这样的“外人”,露出笑容,真诚得体,很是让人好感。
徐玫见状又不禁多看了莫仁一眼。
莫仁笑脸控制不住的僵了一下。
待夏长渊领着徐玫坐进了车厢,莫仁想了想,在潘新生旁边坐了下来。潘新生也没有觉得奇怪,冲莫仁和气地笑了笑,给他又让了些地方,才甩了一声马鞭,开口吆喝一声。
两头骡子动了动蹄子,活动了一下,不用潘新生再催促,就向前行驶起来。
幸好,雪虽然看似很深,但连续下的几天其实下的都是细雪,被一层层地冻实了,没有泥泞,并不太难走。
之前没有人载客,应该是怕再下了雪吧。
车子走的是北城门。
出城的时候,徐玫特意向外看了一眼,并未看到城门口有粥棚。也是,难民都是从东南而来,抵达的当然是南城门了,这个方向没有几个人,原也不必设什么粥棚。
树上光秃秃的,只剩下一些灰黑色的枝干,此时被白雪压住了,在阴郁灰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的枯败;而那白茫茫覆盖了整个大地的白雪也是灰白色的,铺着盖着压着,让人难受的喘不过气来。
根本不似那些美丽的诗词之中描绘的样子,又哪里是什么美景。
徐玫越看越觉得心情压抑,口中嘟囔了几句之后,关实了车窗,再懒得向外看了。
☆、157 交谈
“在想什么?”夏长渊问道。
徐玫闻言抬眼,托腮打量着自己的父亲。
夏长渊依旧是差不多的别致宽袍,束发不戴冠,像是道法高深不染凡尘的世外仙人,但又更像是温文尔雅斯文俊逸的诗人名士。
不像徐立前。
徐玫总是会忘记,夏长渊其实还是以诗才名誉南北的大诗人。大约是夏长渊从不在她面前吟诗的缘故?
徐玫不想说自己心情抑郁,突然狡黠一笑,道:“女儿突然想起来,爹爹您其实还是个大诗人呢。”她指了指窗外,道:“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咏唱雪中美景,爹爹您看到这白茫茫的一片天地,有没有诗兴大发?”
夏长渊不禁一窒。
片刻,他才失笑摇头,反问道:“玫儿难道不知道,我只喜欢咏柳颂春?”
“那又是为什么呢?”徐玫问道。
“才情不够吧。”夏长渊十分坦然,道:“五柳居士的名号,多是世人吹捧来的,我的诗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像是被布置一定要完成的课业,并没有真正的传世之作。”
“爹爹太谦虚了吧。”徐玫嘀咕道:“直接就说不想作诗好了。”
其实夏长渊有几首诗当真是非常难得的。虽然其他或许平平,但诗人只要有了代表作被人称赞传颂,自然就有了大名声。
夏长渊摇了摇头,没有与自己女儿继续分辩。
“爹爹,这么下雪的话,不知来年春上会怎样?”过了一会儿,徐玫又问道。
“其实这雪并不大,只是跟小雨似的,淅淅沥沥的下了太久,让人觉得大而已。”夏长渊看向前方,轻声道:“眼下,还不算是雪灾。但到年还有二十来天,下雪的时候还在后面,我也不知会如何。”
徐玫回想前世,似乎接下来一年其实老天对待大夏还不错的样子?她在后宅,也听到有赞颂新帝“得天命所属”的明君,所以老天都不惩罚大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