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叙早上不用烧水, 就有人把热水拎到他宿舍,吃饭也不用挤食堂,而是和几位厂领导一起吃。
要是他不想在厂里吃,厂外有几家饭馆也是荣光厂的固定合作单位。
见林叙目光惊异,厂长助理孙德宁有些尴尬。
以荣光厂现在的效益,确实不适合这种奢靡生活,不过规矩不是宋仁发这一代定的,而是从前厂子效益好的时候流传下来的,一时半会也改不了。
就算改了,对如今的荣光船厂也没有好处,反而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继续经营,荣光厂欠了不少外债,包括在厂外的饭馆用餐,那也是记账的,如果荣光厂保持这种大手大脚的风格,反而不会有人怀疑厂子的经营出了问题,可一旦荣光厂做什么都扣扣搜搜的,那要债的保准就到了。
何况厂里也要给工人们树立信心,要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荣光厂一定能熬过眼下的危机。
林叙:“……”
林叙不知该说什么,只能说,这种境况不止荣光船厂一家独有,其他工厂也都差不多。
只能说,后世一家家工厂接连倒闭,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他毕竟只是外人,不该对荣光厂的发展路线多加置喙。
林叙之前拒绝宋仁发,是因为他是南江厂的人,其实他本人挺愿意留下来搞研发的。
不管怎么说,这至少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比他在南江厂做些零零散散的项目有意思。
……
确定留下来之后,林叙就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导弹艇的设计当中。
最早的导弹艇出现,要追溯到50年代,苏联把“冥河”式舰对舰导弹安装在鱼雷艇上,把鱼雷艇制作成导弹艇(注1),它造价低,威力大,比鱼雷艇的作用更广泛,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表现活跃。
所以导弹艇的设计本身确实和鱼雷快艇息息相关,荣光厂发展导弹艇项目,思路是没有错的。
导弹艇按排水量不同分为大、中、小三类,可即便是大型的导弹艇,排水量也不过4、500吨而已。
就目前而言,导弹艇并不是一个新领域,国内不少船厂都在尝试开发这一项目。
在目前,国产的主流导弹艇依然是50年代末承接苏联技术的021型,满载排水量205吨,安装了tຊ高炮以及导弹,舰艇上安装了火控雷达、侦查雷达及各种导航系统。
而在各国服役的导弹艇,包括A国的“阿尔·希蒂克”,G国的“信天翁”和“猎豹”,以及F国的“维拉德”和“斗士”,在作战上都各有特点。(注2)
林叙上辈子就很关注各类导弹艇的建设,导弹艇自身的动力装置、系统配备,甚至其所配备的导弹等,一点信息林叙都不曾放过。
荣光厂启动的导弹艇设计,依然是从改造021型开始。
一般情况下,军用船舶的建造都是由官方方面先下订单,工厂再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荣光厂历史上很少动手设计,基本都是按图造船,林叙也不清楚宋仁发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但对方既然让他来造,林叙还是打算试一试。
他把荣光厂技术科和生产科的技术员们叫在一起,先分析021型导弹艇的优势与劣势。
林叙的计划,是在021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功能更多样的导弹艇,满足攻击力的同时,提升导弹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在以往,林叙没有进行过这类尝试,独自开始之后,林叙发现了荣光船厂和南江厂的不同——在理解力上,荣光厂的技术人员确实稍逊一筹,这就要求林叙自身投入更多精力。
他把021型导弹艇的设计图研究再研究,在他认为值得修改的地方画上标记。
首先是排水量的问题,然后是舰载火炮的分布,反舰导弹发射架……林叙自身的设计经验并不丰富,可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他却觉得一艘导弹艇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
林叙并不清楚,在他忙碌的时候,荣光厂内部针对该启动什么项目起了一场争执。
副厂长方志强依然强硬支持引进日子国电视机生产线,在他背后站着霍县相关领导——一旦荣光厂停止接收来自官方的订单,荣光厂今后的发展路线必然是由地方上决定的。
荣光厂虽说是军工企业,可这个年代,搞军工和把“穷”字贴在脸上无异。
放在十几年前,方志强这样的都不配上桌。@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宋厂长,我不是不赞成上马新项目,关键是,咱们有这个技术吗?”方志强面露嘲讽之色,“难道你真打算靠那个小年轻把技术关攻破了?”
和方志强私下相熟的厂领导和科长们提起来都觉得可笑,感觉宋仁发就是年纪大了,被一个小年轻牵着鼻子走。
林叙是海城交大毕业的又怎么样?交大毕业的年轻人多了去了,难道都能造火箭、造潜艇?
方志强觉得,林叙也就是会检查鱼雷快艇的毛病而已,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担着一个南江厂的名号而已,可南江厂整整上万号工人,他能排老几?
宋仁发纯粹是失心疯了。
方志强接下来问的问题才真正戳到了宋仁发的痛处:“宋厂长,你非要上马这个项目,官方那边肯接吗?咱们别到时候把这导弹艇造出来了,官方那边又不肯用,春风厂的老路咱们可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