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厂和荣光厂性质差不多,也是负责给官方造船的工厂,从某种程度上说,春风厂前些年比荣光厂还要风光,厂子规模大,领导水平也高。
可在官方订单和经费急剧缩减的这几年,春风厂接了一个造鱼雷的订单,鱼雷都快造完了,赶上了订单大幅削减,春风厂这个订单直接就黄了。
春风厂上下欲哭无泪,钱是花出去了,那批鱼雷如今还堆在仓库里。
方志强觉得,以荣光厂目前的技术水平,这导弹艇能不能造出来另说,就算造出来了,能卖给谁?
他眼下先提醒宋仁发两句,要是宋仁发一意孤行,把整个荣光厂带到沟里去,那也不必他来提醒,自然有人收拾宋仁发。
宋仁发确实被点中了心思。
交鱼雷订单的时候,宋仁发动用自己的全部人脉打听过,导弹艇的建造自然比鱼雷艇更重要,但想要突出重围,必然还是要速度快、火力猛的好东西。
他们荣光厂的产品能达到要求吗?
不过在方志强面前,宋仁发不能露出哪怕一丝软弱,面对方志强的唱衰,他只道:“卖不出去咱们就出口,创外汇,只要敢想就能干。”
方志强不屑的神色更明显了。
眼下都是80年代了,宋仁发却还是60年代的思维,还创外汇,也不想想,这个年代,全国造船业能创造出多少外汇?
对宋仁发而言,导弹艇的制造是荣光厂的最后一搏。
他心里同样觉得诧异,自己怎么莫名其妙就找上林叙了,林叙会不会根本造不好船?
可他和林叙聊过不止一次,尤其在他动了造导弹艇这个念头后,宋仁发很详细地和林叙谈过很多遍。
荣光厂目前能达到的技术水准,开工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船上配备的各式系统——系统配备明明不属于荣光厂,可宋仁发发现,不管和林叙聊导弹艇的哪个方面,林叙总能最迅速地给出答案。
……
在对021型导弹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林叙画了几百张设计图,他负责的主要是导弹艇和鱼雷艇有差异的部分,荣光厂的技术员负责的则是鱼雷快艇原有的设计部分。
他想打造的,是大型的导弹艇。
宋仁发放手任他施为,因而林叙虽然也能感觉到荣光厂内部暗潮汹涌,他却还是专心致志沉浸在制造中。
设计图完成的那天,宋仁发特意过来看了。
林叙的速度比他想象中要快一些,主要是林叙根本没有作为专家的自觉,厂里给他提供的好福利他都顾不上享受,经常吃完早饭就来了技术科,到他下班的时候,技术科经常已经空无一人了。
他这么拼,荣光厂员工们自然大受鼓舞。
技术确实不如人——在林叙到达荣光厂的这些天,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人家水平高的尚且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他们这些水平不如人的总不能落后吧?
荣光厂能有前些年的风光,还不是厂里老员工们一起努力拼出来的?
荣光厂确实有那种一杯茶一包烟混过去的工人,其中不少人还是厂领导的亲戚,可同样有年轻时候就在厂里打拼,除了荣光厂无处可去,也不希望荣光厂因此改行或者倒了的。
导弹艇别的厂能造,为什么他们不能造?
工人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看不懂图纸,有什么问题,林叙这个笑眯眯的小年轻都给他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对方一个外人尚且肯为荣光厂尽心尽力,他们这些老人难道就在一边干看着?
老工人们其实也清楚,靠鱼雷快艇走天下的日子已经到了尽头。
荣光厂宿舍这片有个别工人家里买了电视机,大家平时看《新闻联播》也能看出来,第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导弹艇可谓横扫整片战区,新闻报道里有鱼雷艇的踪影吗?
那自然是没有的。
宋仁发想造导弹艇,厂里工人们也想造。
工人们满心满眼想着恢复荣光厂在6、70年代的荣光,最好再学点技术,不能连鱼雷快艇哪里出了毛病都摸不透。
林叙看着脾气温和,可厂里工人们觉得,每当林叙对他们的操作产生不解时,对方的目光能叫人找条缝钻进去。
对方还比自己年轻那么多!
技不如人没关系,但不能一辈子干看着!
小年轻在这忙里忙外,那还不是他们厂自己人,人家能出力,他们为什么不行?
何况厂里最近给他们补了点工资,全不干活也不像话。
于是一时之间,荣光厂曾经的技术能手们纷纷捡起了自己许久不看的书,使出厂里第一次造鱼雷快艇时的力气,一有空就往林叙跟前凑。
到后来,钻研这事也不止林叙一个人干了,技术科和生产科不少人开始和林叙一起加班,探讨这艘导弹艇能够添加的设备。
导弹艇虽然还没有开始造,可厂里员工对它的构造、开建后要注意的细节却慢慢了如指掌了。
至于能不能卖出去,这是厂领导要焦心的事,轮不到他们这些工人担忧。
他们tຊ只要全心全意把这艘导弹艇造出来就行。
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