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强很嫉妒:“你升职了怎么没告诉我一声?”
林叙一摊手:“你又没问我。”
卫强:“……”
他从大学时候就很想吐槽了,林叙这人总是一边自认低调,一边把高调的事通通干了个遍。
到底是谁让他表现“低调”的?
卫强眼下还不知道林叙给船舶系捐钱的事,在他知道之后,大连厂附近他还没吃过的东北菜馆,他摁着头叫林叙请了他一遍,并美其名曰“不能让我的朋友被金钱腐蚀。”
“但是我不介意被金钱腐蚀。”
林叙:“……”
真想叫大连厂的厂长看看,上台讲话的青年代表居然是这种风范。
总而言之,驱逐舰还没正式开造,林叙已经在大连厂有了一点小名声。
相比导弹艇和扫雷艇单一的作战方式,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多种武器,既能突击进攻,又能反潜护卫,同时为其他舰艇提供兵力支援,作战职能相当广泛。
自一战以来,各国纷纷开始发展驱逐舰,二战中,驱逐舰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发挥出的作用更是巨大。
二战后,驱逐舰的排水量不断扩大,慢慢从中小型舰艇发展为大型舰艇,各国也依据自身海军发展的思路对其进行改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驱逐舰多元化与适用性强的表现。
而在目前,国内在服役的驱逐舰主要是051型,大连厂、羊城厂和南江厂都曾参与过对它的建造,但和海外国家的主力驱逐舰相比,051型驱逐舰依然存在许多缺陷。
毕竟051型是在苏联转让的56型驱逐舰的基础上建造完成的。
事实上,新型驱逐舰的建造本没有必要太早提上日程,按海军方面的计划,应该按部就班发展目前没有的新型舰艇,然而,受周边局势影响,加上目前各国驱逐舰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建造一艘国产的新型驱逐舰很有必要。(注1)
相比扫雷艇、导弹艇等小型舰艇,驱逐舰的设计更加复杂,比如美国的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在设计上就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军舰上的系统可以各式变换,需要加强反潜性能的,就配备与之相当的系统,突出攻击性能的,就增加武器系统,增强了改装的便利性。(注2)@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就注定了,哪怕是同一级的驱逐舰,在建造上也有其独特性。
林叙他们被分配到设计组之后,小组成员们纷纷对这艘驱逐舰的构造提出想法。
从设计的角度看,增强驱逐舰的攻击性是很有必要的,苏联虽然配备了数量众多的驱逐舰,然而因为苏联本土海洋面积少,也没有太多的港口,它需要防备的是导弹直接攻击本土,因而在建造舰艇时,苏联方面更看重驱逐舰的防御性能。
设计组众人查遍了在现役的驱逐舰,主要是美式和苏式,最终得出结论——驱逐舰的建造,还是要符合本土实际。
以往的051型,设计思路是纯苏式的,甚至可以说,在目前国内的重工企业中,苏式的设计思想一直是主流。
林叙有过设计导弹艇和猎雷艇的经验,事实上,目前已有基础的舰艇,建造本身并不难,关键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威力,乃至实现舰艇的本土化。
就像辽宁舰到山东舰,就实现了改良到国产的巨大飞跃。
构思想法的这些天,设计室内一片安静。
大连厂和南江厂的技术员们并没有被分隔开,而是聚在一处,这样更方便进行思想碰撞和技术交流。
然而,就算林叙和陈辽平时有很多话要说,他和卫强也能聊得开,但在这个时间,大家无一例外选择了沉默,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这艘新型舰艇上。
目前的计划是——所有人提供各自的方案,方案越多越好,待负责人与海军方面协定,从中择出最适合的驱逐舰建造方案。
林叙书快翻烂了,他脑子里关于各类驱逐舰的记忆也全部冒了出来——国产驱逐舰基本经历了051型的各种升级,到后来的052型以及052型的各种升级,到第四代的055型。
而国外的tຊ驱逐舰就更多了,美国的“阿利·伯克”级,英国的“勇敢”级、日子国的“秋月”级……都算得上大名鼎鼎。(注3)
林叙内心忍不住遗憾,如果他上辈子是舰船专家就好了,带着丰富的经验重回70年代,就不会被眼下所面临的问题难倒。
可惜他不是,他只能一点点丰富自己的体验,从零开始慢慢了解第一艘舰船对应的知识。
林叙只能安慰自己,重复已有的人生经历未必有趣,像他这样从新探索才有意思。
然而,林叙琢磨了许久,他心中关于驱逐舰设计的整体还没有成型。
他叹了口气,先画了一张简单的草图——驱逐舰包含的系统要比导弹艇、猎雷艇复杂无数倍,武器系统首先就十分丰富,包括防空导弹和舰炮,目前虽然还是80年代,然而,驱逐舰上已经配备了精确的火控系统和舰炮武器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反舰武器、反潜武器以及对陆攻击武器等。(注4)
除此之外,舰上还需要配备适合的电子设备,这些系统的协调运作是徐军杨擅长的部分,对方暂时和林叙他们不在一个小组,被分到别的小组了。
林叙琢磨到整个人都困了,才发现办公室里不知不觉不剩几个人了,只有陈辽还在他后面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