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来了。”陈辽感慨了一声, “一想到还要打扫卫生, 我头都大了。”
“希望我的被子还好好的。”
林叙和陈辽视线齐齐看向徐军杨,对方是他们三个人里唯一不需要打扫卫生的。
呵,幸运的老徐。
徐军杨:“……”
他决定暂时不和这两个人说话。
……
等到了厂区,熟悉的面孔渐渐多了起来, 不少人相隔老远就和他们打着招呼。
“林叙,回来了?”
“林科长,今天刚到?”
三人原本打算第一时间就去厂领导那里报道,可到宿舍已经是傍晚了, 几人干脆先去食堂打了饭, 吃饱之后休息一晚上再说。
“我本来觉得,之前去大连厂时间已经够久了, 没想到居然能出国这么长时间。”陈辽扒拉着餐盘里的饭,喝了口西红柿蛋汤,“谁能想到啊,我居然觉得食堂的饭那么好吃。”
“明天一定要去饭店!”
林叙还带回来不少书籍资料和杂志,都是他这两年里一点点攒的、觉得有用的资料,包括LPG和LNG两种船的研究资料。
林叙搜罗到的资料未必是最全的,目前国内外的资料都比较缺乏,但相比国内,北美的研究至少不是一片空白。
他把宿舍简单打扫了一下,接下来就开始整理自己带回来的书籍杂志。
出国这两年,查阅外文资料对林叙而言毫无障碍,毕竟船舶相关的专业术语就那么多,他掌握透就足够了。
“你居然还没睡?”
整理到一半,林叙房门忽然被敲响了。
他打开门,就见陈辽揉揉眼睛,一脸困意地看着他:“我都睡一觉起来了,你屋里居然还亮着灯。”
“在整理资料?”陈辽问。
林叙点点头,陈辽便蹲下/身,帮林叙一起整理了一部分:“我也买了些资料,回头你看看有没有你没看过的,直接拿过去用。”
他一边整理,一边挑出了几本,翻了tຊ翻:“这本杂志里有个研究挺有意思,借我回去看看。”
“行。”
两人又忙了会,陈辽问:“这些你打算存到咱们技术科的资料室?”
“应该放在那。”林叙道,“不过我暂时还不知道厂里对我有没有别的安排。”
一般来说,被厂里送出去学习的人才,回国之后通常会有新的任用。
林叙估计自己会被派过去研究LPG和LNG船,这是一早就安排好的,除非厂里临时对他有新的安排,否则原有的计划一般不会更改。
据林叙所知,南江厂这几年在建与计划建造的船型颇为丰富,巴拿马型散货船已经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口碑,而目前,海城的另外一家船厂对于好望角型散货船的建造经验颇丰,南江厂也打算多涉足涉足这一转型。
除此之外,在建造中的还有科考船和远洋测量船、汽车运输船等。
南江厂的研发建造都和当下的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市场需要南江厂造什么船,厂里就造什么船。
林叙被安排了学习建造LPG船和LNG船的重任,而按厂里的计划,在建造这两类船的基础上,未来,南江厂完全有可能建造乙烷、乙烯等运输船。
林叙当初之所以选择南江厂,而没有选择小型船厂,就是因为大船厂机会更多,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船型,并且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去完成超大型船只的建造。
“不出意外的话,咱俩应该还在一个组。”陈辽道,“明天等你见了施厂长,应该就能知道了。”
……
这两年,南江厂整体的人员变动并不大,厂里新来了一位副厂长,也进了不少新人,林叙他们回技术科报到,后几排座位好几张面孔他都觉得陌生。
“回来啦!”
顾大成热情地冲林叙招了招手:“出去一趟感受如何?还适应那边的生活吗?”
他看看林叙,又看看陈辽和徐军杨:“你们怎么都瘦了?”
“出去一趟还能减肥不成?”
但不管怎么说,林叙他们能顺利回来,人看着也有精神,这样就足够了。
他们这一趟出去,真能学有所成的话,厂里就能放心送更多年轻人才出去。
这两年进厂的新人们好奇看着这一幕:“这是谁啊?科长怎么那么热情?”
在新人们眼里,科长顾大成板着脸的时候还是挺吓人的,林叙看着年纪也不大,顾大成的态度却比待一般年轻人好太多了。
“你不是好奇咱们科有个副科长没见过吗?这就是了。”
“他就是?”
林叙虽然只是技术科的副科长,可进厂的年轻人们早就从各种传闻里听过他的大名了。
刚毕业不久就协助荣光厂造了导弹艇、作为主管负责6万吨级散货船项目、造出新型猎雷艇、螺母创造千万外汇……林叙这人被吹得神乎其神,可惜他被厂里送到国外留学,新进厂的这批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他真有吹得那么厉害吗?”
技术科的几位老人目光微妙地看向新人:“你们还没有和他一起造过船,等参加过你们就明白了。”
新人:“……”
虽然不明白老人们的眼神代表着什么,可他们却从中解读出了不妙的意味。
去过技术科之后,林叙去见了副厂长施家望。
施家望很干脆地告诉林叙,他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就是厂里的高净值高附加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