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叙发现,论文想写得宏大,找资料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资料是无穷无尽的。
温昉已经替他跑过一趟708所,借来了不少资料,林叙一开始还谦虚着说不要不要,后来他发现,资料根本不够,他就开始催温昉替他找了。
温昉:“……”
作为老师,学生有要求,他自然尽量满足。
……
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林叙成了最晚回宿舍的那个人,交大有一间通宵自习室,基本就是给做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学生准备的,林叙现在就泡在那间自习室里,到宿舍熄灯了他才回去。
论文内容也从最开始扁扁的一栏被越拓越宽。
“重力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爆炸焊……”
“γ射线和X射线检查焊缝……”
“不同角度的焊接技巧、单面焊接双面成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动焊、半自动焊……”
“不同强度钢板的焊接……”
论文篇幅越写越长,考虑到这篇论文的实际效用,在写的过程中,林叙还增加了示意图,还有一部分焊接技术的原理说明。
论文中涉及的手法与技巧,有一部分在国内船厂被使用了,另一部分暂时还未被使用,不管怎么说,他不希望自己的论文看上去是在纸上谈兵,希望它能发挥一点实际作用。
示意图林叙完成了一些,还有一些是卫强他们帮了忙,林叙图画得还不错,毕竟特意练过,不过他一边搜资料一边写论文就已经忙不过来了,再加画图,他能在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就不错了。
林叙论文写到关键部分的时候,温昉正好被派去指导船厂了,等他回来,林叙的论文已经完成了大半。
刚看到论文的时候,温昉表情还算平静,可慢慢地,他脸上浮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这是你自己想的?”
林叙点了点头:“对。”
“实验验证过了吗?”温昉问。
他盯着林叙的眼睛,双眼一眨不眨。
只见林叙又朝他点了点头:“后面附了实验结果的表格。”
“你等我一下,我明天再来找你。”说罢,温昉一把夺过林叙手中的论文,“这个先借我,明天还你。”
温昉几乎是奔跑着出了教室,甚至都没听到林叙的回复。
林叙一脸茫然:“……好。”
温昉跑到教学楼外面,正要去办公室拿东西,迎面就撞上了端着茶杯下楼的陈明峰。
“跑那么急是要去哪儿呢?”
“708所。”温昉灵光一闪,“陈主任,能替我借个车吗?我有急事。”
“什么情况?”
温昉指着手上那一沓论文:“实验结果,我想去验证一下,要不你和我一起来吧。”
“也行。”
陈明峰其实都没听明白温昉要做什么,不过以他对对方的了解,对方不会提议无用的事情。
等两人都上了车,温昉才把论文拿给陈明峰看:“我叫他写这篇论文,其实是想叫他介绍一下日子国人掌握的那项焊接技术,南江厂和大连厂的工人会,其他厂可不会。”
虽说三线厂会有技术人员去指导,周期太久了,对小厂而言,越早掌握一项技术越好。
换而言之,温昉希望林叙写的是已知的领域,结果林叙一下子造出了那么多未知的领域。
要是他胡写瞎吹,温昉绝对是要批评他的。
可他读了林叙的论文,又觉得没有胡编乱造的意思,对方说得头头是道,论文里连机器人焊接这种国内一片空白的领域都介绍了。
陈明峰皱着眉:“他的意思是,实践中能应用?”
“对,所以我要去印证一下,真能成了,咱们今后的生产效率能提升多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是温昉着急的原因。
“这些焊接技术南江厂没有运用?”
“据我所知,没有,南江厂太远了,跑一趟太麻烦,708所有实验室,先借他们的地方用一用。”
“去试试。”
温昉满心盼望实验能成功。
陈明峰眼下想的却是其他方面——林叙能把焊接摸得这么透,他在其他领域会不会也有天赋?
从私心上说,陈明峰希望林叙能多关注船舶设计领域,等他们这批学生成长起来,或许能为国内研发出更多自主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南江厂和大连厂接的出口船的订单倒是自主的设计图,目前国内几家大船厂都希望通过这几艘出口船打出口碑,以后承接更多的海外订单。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和后世先代工、后创立自主品牌的路线有些相似。
不管怎么说,船得先做好设计才能建造,设计是第一位的,也是陈明峰眼中的关键部分。
他希望林叙的天赋能用在这里。
陈明峰等了一下午,就见温昉一脸喜色地跑出来:“成了!”
“你的意思是,可行?”
“可行!”
温昉上了车,拿着论文嘀咕道:“可得叫林叙抓紧把论文发了。”
第47章
收信
第四十七章
温昉看到论文的时候, 林叙这篇论文也接近收尾了,虽然温昉催得急, 出于责任,他还是再三叮嘱林叙要保质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