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外传/拈花一啸(出书版)(86)+番外
一晃五年,何府已經沒落了許多,依舊是朱門大院,卻少了些人煙,院中水塘里,荷葉開敗,徒留了一池泥濘。
何依依走至水塘邊,輕聲道了一句,“都枯了。”
她抬眸看著正堂前的牌匾,上頭蒙了灰,且朱漆剝落得很厲害,我大抵能瞧出來一個“何”字。
她對何葉道,“好像有七年沒回來了,是吧?”
何葉點頭應道,“夫人,進屋看看吧。”
她倆進屋之後,樓君言不疾不徐地吩咐下人道,“將這方池子蓄滿水。”
[四五]镜中花(三)
在何府落榻下來,樓君言應揚州刺史之邀攜何依依赴宴。
何依依臨走前與我道,“齊姑娘,今日夜里,倚紅樓有一出戲。你若是得了空,便去听听吧。”
“夫人想去听麼?”未听得腳步聲,便見樓君言邁步進來,笑吟吟地看著何依依。
何依依垂眸淡道,“我就不去了,今日還要赴宴。”
何依依話里的意思是,扶易晚上在倚紅樓。
樓君言話里的意思是,何依依你晚上要不要去見扶易?
這兩個人說話實在是百轉千回,以為掩飾了一下對方都听不懂,但掩飾得不夠深導致大家都听懂了,接著又為了不讓對方知道自己听懂了,于是似懂非懂地裝作不懂。
我撿了件長褂換上,挽了個男子的發髻,往倚紅樓奔過去。
倚紅樓雖然是個戲台子,但台下依舊雲燕環繞、香脂水粉,各種藝術的、不藝術的活動都匯聚一堂。主要是,它作為一個戲樓,卻掛了一個青樓的名字,很難讓人不想入非非。
倚紅樓裝點得甚繁復,飛檐翹角。四根台柱上雕著祥禽瑞獸、瓊花瑤草。
兩面描金楷書楹聯——入耳平氣听,當場笑顏開。
台下分成四間看客大房和兩間茶酒房。台邊兩側立了閣樓,供大戶人家和官爺看戲。
底下看客已陸續上座,我撿了個靠戲台近的位子坐下,抓了塊碟中的點心等著開場。
今日里唱的是《貴妃醉酒》,這戲我听過,主要是講一個貴妃喝醉了酒之後表露出來的對帝王家的怨恨以及作為皇帝老婆心中深深的空虛感。
這出戲的女主是貌美如花的楊貴妃,男主是只打醬油的公公;由此可以窺見其定位于擄獲年輕公子哥的心。所以,我听一回睡一回。
一聲“ ——”的銅鑼脆響,醬油公公甩著袖子唱了一句,“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若要真富貴,除非帝王家。”
戲開唱了。
在眾位太監、宮女魚貫入場,再魚貫出場之後,我醒悟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我今日能不能完成何依依的托付,醫好扶易。這個問題是:戲台上來來往往的路人這麼多,我根本不曉得哪一個是扶易。
因得扶易啞了,所以唱主角的肯定不是他。
但他化了妝面,著了戲服,撲朔迷離,非常地安能辨我是雌雄。
我打算戲完了去找人打听一番,然後十分放心地撐著腦袋睡著了。
《貴妃醉酒》果然效果很好,讓底下的看客很迷醉,讓我睡過頭了。醒來的時候,戲終人散,留了伙計在收拾狼藉。
我欲上前向他問一問扶易的事,見那伙計手中拿了只錦袋,朝著閣樓笑道,“多謝公子打賞。”
閣樓一角里,有個公子返身離開,我大約瞧見了他的背影,好像是樓西月。
閣樓在高處,我這麼遠遠地看過去,打著陰影,其實是看不怎麼出來那公子是誰的。但我邁步出戲園子,與樓西月成就了一段人海茫茫間的正面偶遇,不得不承認,我眼神真好。
樓西月著了一襲暗青色織絲錦衣,垂目似在思索,沒察覺到他眼前的我。
我想了想,掉了個方向打算躲過去。
倏忽之間,被人拉了回來,抵在牆上,樓西月俯首垂眸看我。
我說,“這這這這不好吧,剛見面就這麼熱情。”
他低下頭來,附在我耳邊問,“為什麼五哥的人會跟著你?”
我說,“有人跟蹤我?”
樓西月點頭,蹙著眉骨瞧著我,“他要殺你?”
我略一思索,與他道,“事情可能是這樣。你嫂子托我醫一個人,你哥可能有點吃醋了,所以派人跟著我,看看你嫂子是不是要出來和別人私會,也好見機行事,把小三扼殺在萌芽狀態。”
他听了,淡淡地點了點頭,將我松開,唇角抿了抿,沒有說話。
事隔近一年,再見面,樓西月似是削瘦了些。
我問道,“齊笑好麼?”
樓西月頓了頓,“她走了。”
我沒有料到事情發展成這個田地,不免對齊笑有些擔心,“去哪里了?為什麼要走?她沒有來藥王谷找過我,一個姑娘家能去哪?”
樓西月看著我,良久,他說,“多半是回東土了吧。”
我一頭霧水,“怎麼會回東土?”
他說,“你妹妹是東土帝姬。”
我愣了一愣,“你妹妹才是東土帝姬。”
樓西月正色道,“我在東土的時候見過她,彼時她戴了面紗,但模樣依稀還能辨出來。”
我說,“我自己的妹妹是外國公主,我怎麼不知道?”
轉念一想,“她要是東土帝姬,那我豈不是東土大帝姬?”
他扶了額頭,唇角勾了勾,“尋個酒樓邊吃邊說吧。”
世上總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本來我見過大風吃草之後,覺得再沒有什麼事件能將我震倒,但活了近二十年,發現自己其實是個外國人,而且還是外國領袖型人物;這種感覺就像大風某一日驚覺自己其實是只洪水猛獸,而且還是猛獸中的戰斗機一樣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