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炉雪(171)+番外

作者: 不辞镜 阅读记录

……

南安侯府和忠勇侯府一样都在城东,但盛京比眉郡要大得多,也得半个时辰的车程才能到。

到的时候,御赐的南安侯府牌匾下,只有个步履蹒跚的老管家前来相迎。

见他们的车停在门外,老管家眯着眼走上前:“世子殿下?”

“杜管家。”裴熠唤了声。

杜管家面带歉意:“世子莫见怪,侯爷这些年在宁州常住,侯府已经许久未修葺,人也不多,并非有意怠慢世子。”

裴熠哪里会在意这些,只道:“不妨事,杜管家带我们去拜见外祖吧。”

南安侯府,戚玦上辈子也来过,不过那是在她年幼的时候了。

那年李清如办五十岁大寿。彼时偌大的庭院中,高朋满座,熙来攘往。

如今脚下,裂缝间长满杂草的砖石,也曾被擦得干干净净,她在上面摔了一跤都不见手上沾半点灰。

而今唯有梁下蒙尘的彩绘和脱落的金箔,依稀可窥得彼时煊赫。

戚玦不免感慨,当年三大氏族之一的李氏,如今颓败,何其哀也。

而当年的楚氏,更是连这一点可怜的遗迹都难以觅得。

被杜管家带到一处厅中,他们见到了南安侯李清如。

多年未见,他已是将近古稀之年。

他满头苍苍,不见一丝黑发,身形干瘦佝偻地坐在太师椅上合着眼,皱纹似深篆入骨……

当年戚玦见他时,年已五十,却声如洪钟,意气自如,如果没有辛卯之战,或许他如今不至于这般老态。

杜管家上前轻声唤道:“侯爷,世子来了。”

闻声,李清如缓缓睁眼,浑浊的眼睛片刻后才聚焦在裴熠身上。

戚玦侧首,见裴熠怔了许久,不知在想什么,那双好看的眼睛带着一丝颤抖。

他俯身,对李清如深深叩拜:“拜见外祖。”

李清如朝他招了招手,用嘲哳苍老的声音道:“孩子,来。”

“是。”

裴熠应声上前,在李清如身旁的椅子上落座。

“外祖,这是继母连襟家的表姐和表弟,和我一同来拜访外祖。”裴熠对李清如介绍他们二人道。

“哦?”李清如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他们。

杜管家提醒道:“侯爷,这是忠勇侯和平南县主。”

“晚辈戚玉珩见过南安侯。”

“晚辈戚玦见过南安侯。”

二人齐齐行了礼。

李清如精神头不错,笑道:“都快请坐,家里许久没见这么多孩子了,看着实在教人欢喜。”

待坐定,李清如打量着他们,感慨道:“时过境迁,盛京里倒添了不少新面孔,从前不曾听说有哪位忠勇侯,想来是陛下新封的,小小年纪,看着气度不凡,不知是哪里人?”

来之前戚玉珩想着,姜家那般自视甚高,南安侯这样显赫的人家只怕更是不好相处,不曾想李清如竟这般平易近人。

他便也笑答道:“南安侯过誉了,我们是眉郡人,今年才来的盛京。”

“眉郡?”他略作思忖:“可是眉郡戚家?”

戚玉珩忙点头:“正是!南安侯竟知道我们家?”

李清如轻笑:“当年老身执掌关津军,说起来还曾和你祖父共事,既是戚府,那便也是我将门儿女,无怪乎姐弟二人皆是这般逸群绝伦。”

戚玦闻言,只大方坦然一笑,不矜不伐答道:“侯爷盛赞,晚辈当之有愧。”

戚玉珩却暗自窃喜:到底还是南安侯高识远见,不似那些个目中无人的。心中对南安侯愈加有好感起来。

闲聊间,裴熠问李清如:“外祖这次会在盛京待多久?”

他却摇摇头:“不知,不过至多就一个月,原本这几日就该走的,结果身子又不爽利起来,便耽搁了。”

“外祖哪里不舒服,可请太医来瞧了?”裴熠面露忧色。

李清如却道:“不妨事,年纪大了,总是有些毛病的。”

说着,他拍了拍裴熠的背:“怎么?不想外祖走?那便随外祖一同回宁州去,只怕你父亲不肯让你走吧?”

裴熠有些失落:“我如今在翰林院做事,只怕走不开。”

“都入翰林了?你如今才多大?”李清如有些讶异。

裴熠道:“快十七了。”

“哦。”李清如缓缓应了声:“是小了点,但宗室子中,也不是没有这般年纪入翰林的。”

说罢,又默了默,他深深叹了口气:“都这么久了,当初去宁州的时候,你的个子都才到外祖胸口……说来,若是你舅舅们都活着,你如今不知该有多少表兄弟,也不至于到这来,只能陪我个糟老头子说话,怪没意思的。”

一提及当年之事,裴熠也不免伤感起来,但他不想让李清如难过,还是尽力维持着微笑:“孙儿就是专程来看外祖的,哪里会觉得没意思?外祖若是想,往后我可以常去宁州陪您。”

戚玉珩不知这些陈年旧事,还小声问戚玦:“怎么了?”

戚玦依旧保持着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只低声道:“别问。”

听着裴熠的话,李清如面色稍舒,他笑了两声,语气温蔼:“不说这些了,倒弄得你难受,说来,这次你表兄也来京了,只不过不大喜欢出门,想来这么多年没见,你们都该认不出彼此了。”

“子桀表兄也来了?”裴熠有些惊喜。

第89章 李子桀

“子桀表兄也来了?”

听闻李子桀也在,裴熠有些惊喜。

戚玦从前倒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南安侯府的小侯爷李子桀。

说到这位独孙,李清如面露慈态:“小时候身子不大好,也不太见人,去宁州养了几年,如今已强健不少,眼下在他自己院中,你们这些孩子或许说得上话,可以去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