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炉雪(172)+番外

作者: 不辞镜 阅读记录

说罢,李清如便起身,杜管家赶紧递上拐杖,并伸手搀住他。

李清如道:“我也乏了,要去歇歇,等下让下人带你们去寻你表兄,他啊,总这么闷着,也该找些年纪相仿的一起说说话了。”

“外祖慢走。”

“恭送侯爷。”

看着李清如缓缓挪动的背影,裴熠沉思着,不知在想什么。

戚玦走到他身边:“你要去找侯爷单独说话吗?”

“嗯。”

裴熠的视线落回到戚玦身上,眼底有些疲惫。

知晓他揣着的心事格外沉重,戚玦轻声:“没事的,还有我呢。”

至少,真的问出什么难以接受的结果,不要一个人独自承受。

即便彼此都心照不宣地藏着些事,但至少,她不希望看到裴熠陷入孤立无援。

裴熠一愣,随后绽露出一个极其乖巧的笑来:“好。”

“哎!你们当我死了吗?”戚玉珩不忿道:“你们说什么呢?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我怎么听不懂?”

你听不懂的多了。

二人心中不约而同暗诽。

裴熠道:“玉珩表弟,你们先去我表兄那里吧,我还有事要去找外祖一趟,等下就去寻你们。”

“什么啊?”戚玉珩看着转身小跑出去的裴熠,嘟嘟囔囔道。

转而又问戚玦:“五姐,你们神神秘秘的做什么?”

戚玦没答他,只信步往厅外走:“走了,先去见小侯爷。”

......

“外祖。”

李清如倚在榻上,裴熠在床边落座。

“怎么了?不和他们玩去,在这陪我个老头子。”

裴熠的话在嘴边徘徊一阵,终于还是问出口:“外祖,当年辛卯之战,您是否知道些什么?”

果不其然,话一出口,李清如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去:“你……何故问这些?”

裴熠道:“我想知道,舅舅们究竟是怎么死的。”

李清如却缓缓摇了摇头,浑浊的眼里漫起些许湿润:“奇鸣谷地形险峻,南齐以此设局,你舅舅们未能察觉,深陷其中,这才殉了国……”

“不是的!”裴熠反驳:“当年外祖并未出征,可我这些年却去过奇鸣谷探查……奇鸣谷虽险,但此地作为古战场,学习兵法者皆以其为例,舅舅们通晓兵书,又怎么会在奇鸣谷中计?”

李清如干瘪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孩子,凡事皆有例外,前有大周梅氏,后有阴宣侯楚氏,不都是在奇鸣谷覆灭的吗?”

“可梅氏中计是因为错信周帝,楚氏是因为遭人出卖陷害……所以,舅舅当年,会不会也是有人害他们?”

裴熠早已眼圈通红,他满眼急切地看着李清如:“而且,既然舅舅是被南齐人算计了,那斩杀六位敌国将领,这等功勋总该记录在册吧?可我潜入南齐,亲自查看了南齐当年对此战的记录,却发现记载极其模糊,只记载了舅舅们之死,却并未记载他们是何时何刻,于何处为何人所杀……外祖,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裴熠的眼泪滚落下来,李清如一怔,抬手给他擦了擦:“孩子,这已是陈年旧事,何必再提?”

“外祖……”裴熠的嘴唇止不住颤抖:“我想找出害他们的人,您帮帮我。”

李清如叹了口气,却仍是摇头:“没有人害他们,胜败乃兵家常事,生死亦然,战场就是这般残酷。”

“可是……”

“不要再查了。”李清如看着他十分认真且笃定:“外祖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可这件事,别查了,好吗?”

“外祖!”

裴熠还想说什么,可李清如却像是急于打断他的话:“外祖年纪大了,身子疲累,要歇下了。”

说着他便挪着身子躺在榻上,翻身背对着裴熠。

杜管家见状,上前劝道:“世子,侯爷每天都要这么卧一会儿,眼下想必是困劲儿上来了,不如世子先去寻小侯爷去,等侯爷起身了再来?”

裴熠踟蹰片刻,才起身一拜:“孙儿告退。”

说罢,他抬眼看李清如的背影,却见他并未答话,似乎是睡下了。

无奈,裴熠只能先行离开。

……

这厢。

戚玦领着小塘和绿尘,同戚玉珩一起由小厮带着前往李子桀处。

南安侯府的院子明显修整过,石径边上还有被斩断的杂草。

但毕竟正处盛夏,目力所及之处仍是草木繁密,连一些雕窗都被藤蔓层层相覆。

显然偌大的侯府并未完全修整,只是临时收拾出了几间暂住之处。

繁华之景被草木吞噬,沧海桑田之感,更让人心生凄楚。

戚玉珩倒是脚步轻飘飘的,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丝毫没被这景致影响,戚玦看得有些羡慕。

她这般年纪的时候,也不识愁滋味,最大的烦心事,也不过是耿祈安把耿丹曦母女带回家,如今看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被带到一处水榭,远远的,就看见个身量颀长的白衣男子,想必就是李子桀了。

若是没有戚玉珩同行,她是不可能去见李子桀的,但有自家兄弟带着出门,许多对女子的要求就会变得宽容不少。

走进水榭,小厮躬身行礼:“小侯爷,客人到了。”

李子桀背对着他们,戚玦却眉头一皱,心中有些异样。

只见他修长的手指搁下茶盏,回过身来——

他约摸二十来岁,有一双温润的桃花眼,文质纤瘦,芝兰玉树,透着些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容貌更是上乘,完美地继承了李家人的好皮相。

但无论是戚玦还是戚玉珩,都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