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炉雪(258)+番外

作者: 不辞镜 阅读记录

编着瞎话,他有些语塞:“皇妹失散已有八九年,想来如今容貌已改,贤妃娘娘看着与皇妹有几分相似,但仔细看来,只是眉目间的神采有些相像罢了……”

宴宴擦了擦眼角的泪,看着眼前灭门仇人的儿子,强装着宽宏大量:“误会一场,还望太子早日找到真正的临照公主。”

拉着宴宴的手,裴臻回到龙椅,他道:“既是在途中被换,朕自会给南齐一个交代,这画像走的是官道,途经之处皆有记载,朕会命人逐一排查。”

只听冯旭拜道:“陛下,臣愿领此命,替陛下分忧。”

裴臻却道:“你守卫宫苑,已是无暇分身,此案繁杂,朕岂忍心让爱卿操劳过甚?”

说罢,他环视一周,道:“李子桀。”

李子桀出席而拜。

“传朕旨意,命殿中监李子桀兼任刑部尚书,彻查画像掉包之事,任何一个驿,一段官道,皆不许放过。”

“臣领旨!”李子桀说罢,便退出了青鸾殿。

刑部尚书前些日子告老还乡,冯家正打算举荐冯旭妻族的亲信上任,而今却被李子桀捷足先登。

冯旭默了默,不知在想什么,而后神态自若道:“臣多谢陛下体恤。”

此时此刻,在场众人心思各异。

曲家人心里早已惊涛骇浪,倒不是因为换画像一事,而是因为画像入京的最后一站,进的是曲家的上元码头,若要彻查,只怕有许多事情会被拔出萝卜带出泥……

回到席座前,戚玦悄然瞥了眼裴熠。

二人平静无波的眼底,十分默契地含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得意。

是他们做的,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想偷画像,而是李代桃僵,将一幅真画换成假画。

如果真相在真相里掺了谎话,那么这个真相就不会有人相信了。

——这可比销毁真相容易得多。

至于裴熠偷画像被他们察觉,当然是故意的,以裴熠的功夫,如果他不想被人发现,就不会有人发现,即便是南齐高手也不行。

他故意暴露,是因为如果直接偷梁换柱,就会破坏画像外盒上的邮符和封条,如此一来,太容易被发现。

他需要一个明目张胆撕下邮符和封条的机会。

戚玦感受到如刀似刃的眼神,她正面逢迎,只见是耿丹曦,虽还强撑着温婉大气,但看着她的眼神,却似磨牙吮血。

戚玦心中不免叹道:不枉上辈子是一个屋檐下的人,又都沾了耿祈安的肮脏血脉,这种时候竟这般心有灵犀起来,想都不想就知道是她干的。

戚玦举酒,莞尔间,朝她敬了杯。

宴宴以身体不适为由,告假回了嘉和宫。

睦邦宴又这般进行下去,其乐融融,仿佛无事发生。

裴熠只觉得坐在他身边的靖王深深叹了口气,握着酒盏的手都紧了几分。

靖王侧首打量着他,试图从他身上找到些许破绽。

注意到靖王的眼神,裴熠抬眼与之对视,旋即笑了笑,沉着声,他道:“父亲何故这般看我?我今晚不曾离席,父亲该不会觉得是我有此神通操纵这殿内之事吧?”

靖王只冷哼一声,不语。

宴会过半。

已有人起了几分醉意,歌舞声冲淡了短暂的不愉快。

一向跳脱的戚珞却兴致恹恹,连戚瑶也发现了,她道:“你今晚怎么回事?一天到晚净多管闲事,你是活腻了吗?”

虽是关心的话,但戚瑶一开口便变了味。

戚珞一手托着腮,另一手用筷子有意无意戳着盘子里的糕点推来推去:“你现在不是在多管闲事吗?”

“你……不识好歹!”戚瑶狠狠翻了个白眼,便也懒得理她了。

正此时,一个宫女不知在冯太后耳边说了什么,她脸上的笑意忽然收敛,满目关切地看着身边的冯真真。

即便进了宫,冯真真依旧众星捧月,不论真心与否,好几个嫔妃见状,具朝她关切询问起来。

此等阵仗,自然也吸引了裴臻的注意。

“母后,真真怎么了?”

虽说冯真真生性骄横,但到底是冯家的女儿,仪态自是端庄持重,即便穿着与她年纪不大相符的妃位礼服,却半分不显得稚气,反倒是贵不可言。

她款款一笑:“臣妾身子有些大不舒服,惊扰陛下了。”

冯真真既能坐到妃位,自然不能只靠太后的偏爱,裴臻自己对她也十分宠爱。

“可去请了太医?”

太后道:“自然是请了的。”

耿丹曦刚复宠,自是无时无刻不在装贤良,她走到冯真真上边,轻声询问道:“妹妹是哪里不好?”

冯真真扶了扶脖颈:“不知怎的,忽起了些细疹。”

耿丹曦露出几分愁色:“这可有够折磨人的,嫔妾带了些清心露,妹妹不如先用着?”

冯真真刚要答谢,太后却是瞥了耿丹曦一眼:“真真娇气,你用得的她未必用得,还是等太医来吧。”

耿丹曦尴尬的这须臾之间,陆太医人已经到了,他行了礼,便替冯真真搭脉起来。

片刻后,他郑重其事一拜:“回禀陛下,回禀太后,娘娘的疹子并不要紧,需得请医女替娘娘查看,除此之外,娘娘脉象往来流利,盘如走珠,乃大喜之脉,且已有一月!”

霎时间,满殿之人神色各异。

太后和冯家人自是喜不自胜。

嫔妃有庆贺,有艳羡,亦有妒恨。

被各种心思簇拥着的冯真真本人面露羞赧,红光满面。

唯有裴臻,神色凝滞了一瞬,手里的酒盏似他的心一般,霎时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