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奈何春风不回头(172)

作者: 桂仁 阅读记录

安宁于是拈起针照着前面的样子绣了起来。

大婶瞧她做了几针道,“阿六姑娘的手艺真不错呢。”

安宁道,“是大婶之前做的好,我只是跟着学罢了。”两人一边拉着家常,不多时,安宁便把这条腰带给绣完了。

大婶瞧了喜道,“这下可好了,尕月她二哥催得可紧呢,这是给他后日带去娘娘会的,待会儿他回来见了一准欢喜。”

姜汤此时熬得已浓,尕月放了不少红糖,给赵顶天和安宁各盛了一碗。

安宁闻着那味儿甚是辛辣,不太敢喝。大婶道,“喝一点吧,出门在外,去去寒气。”

不好拂逆她们的一番好意,只得接过喝了。

大婶道,“尕月,你还不赶紧把你自己的腰带头巾绣好?要不,看你后日怎么去响板?”

尕月应了一声,从她屋里取出针线来绣。

安宁道,“要不要我帮你?”

大婶道,“阿六姑娘可不能帮她,哪有姑娘家身上穿戴的央别人做的?这要是传出去,可羞死人,再也没人要了。”

尕月嘟着嘴道,“我就不信,不会绣花就没人要了么?还每年都得绣新的。”

大婶一瞪眼道,“那你出去打听打听,村子里可有姑娘不自己绣衣裳的么?不好好绣,跟姐姐妹妹们站在一处,让人比下去,你也好意思?”

尕月这才不作声,埋头绣着。

赵顶天看了看她手中的活计道,“你方才不是说,姑娘们要带鞋垫子去的吗?你绣的鞋垫子呢?”

尕月道,“我那鞋垫子是做了,但不送人的,我阿妈说我做的不好,只能给阿爹和阿哥用。等我长大些,做的好些了,才能带去送人的。”

赵顶天道,“那你能拿给我瞧瞧吗?”

“可以呀,你等着。”她跑进房里拿出一双鞋垫来,放在赵顶天手上。

赵顶天瞧了瞧道,“这都是你做的吗?”

“是呀!”尕月应道。

赵顶天道,“你绣的真好看。”

尕月道,“真的吗?”

“嗯。”赵顶天应着。

尕月见有人称赞,有些得意起来,做活也做得有劲些了。

安宁闲着无事,见赵顶天的衣裳烤干了,便拿了针线,把几处破损的地方补了补。

眼见日头偏西,大婶道,“尕月,来,帮着做饭了。”安宁和赵顶天也要动手相帮,却给大婶拦下了,“你们是客人,怎么能让你们动手呢?”不让他们插手,自拉着尕月开始忙活。

村里人家,吃食甚是简单。熬了一大锅南瓜粥,又和了些玉米面,洒上香葱,搁点油,煎了些饼,炒了份鸡蛋,又去菜地里拔了几棵青菜,炒了一大盘,一时想起还有过年剩下的腊肉,割了一块下来蒸了,却是香气四溢。

赵顶天深深吸口鼻子道,“好香!”

大婶笑道,“准是饿了。”

饭菜刚熟,尕月阿爹和二哥就从田里回来了。尕月阿爹精瘦精瘦的,二哥却生得甚是魁梧。这家子人性子豪爽,倒让安宁和赵顶天一点也不觉得拘束。

*****

桂仁八卦:啊啊啊!桂仁也收到一张粉红票了!激动啊,这个票票是不是粉贵的?谢谢哈,终于破了鸭蛋了。继续努力,回报大家!

第三卷 第一百零一章 鞋垫

第一百零一章 鞋垫

坐下聊了几句,尕月阿爹拿个长竹筒吸了几口烟,尕月阿妈道,“饭好了!”将饭菜摆上。

那腊肉切成薄片,晶莹透亮,香气四溢,煞是诱人。尕月先夹了一筷子到赵顶天碗里,“快吃吧!”

赵顶天道了声谢,也不客气,一面呼呼喝着粥,一面吃着饼。

尕月阿爹瞧着女儿,笑道,“阿天这孩子倒是不错。”望了大婶一眼。

大婶道,“可惜明日就要走了。”

尕月阿爹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安宁道,“晋国。”

尕月二哥道,“那你们不如后日跟我们一块走,我们去响板,你们要去晋国,也得从那儿过,还可去瞧瞧热闹。”

“好呀!”尕月先叫道。

赵顶天望着安宁,安宁想想.道,“也好。大家同路,也有个伴。”

尕月喜道,“天哥,那你明日再给我讲故事。”

“真是个孩子!”大婶笑道。

晚上安宁发现下身又有些见红,.却不甚多,也不似癸水,不知何故。

第二日,安宁在家帮着大婶做.事,赵顶天跟着二哥去农田干活,大叔去渡口瞧瞧有没有要过河的人。原来这村因靠着河下游,便叫做下河村,这摆渡是村里几户人家轮流照应着,无非是给过往行人一个方便。一直想造座桥起来,可没钱总不能成事。安宁暗自遗憾,早知道多带些首饰来赠给他们。

后日一早,大婶就把他们叫起来。尕月换上了一身.过节的红衣黑裤,衣上的绣纹繁杂而艳丽。大婶又给女儿扎上新头巾,戴上大量银饰,收拾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才让她出门。

门口的二哥和赵顶天早等得不耐烦,催促了多次。

见尕月出来,赵顶天当即赞道,“尕月,你这么穿,真好.看!”

安宁笑道,“再过两年,尕月长成大姑娘,就更漂亮.了!也不知谁家小伙子有福气,讨这么漂亮的媳妇。”

尕月一时羞红了脸。

今天二哥也换.上了身深蓝色的新衣裳,扎着新头巾和腰带,腰挎短刀,显得威风凛凛。

安宁和赵顶天向大叔大婶道谢辞行,大叔大婶又叮咛了几句,四人一起出了门。

一路上,许多青年男女盛装打扮,相约而行。三三两两的顺着山路蜿蜒而绵长,如流动的画。

上一篇: 拒做帝妃(出书版) 下一篇: 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