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202)

作者: 渔眠 阅读记录

等老木匠走了,陈小满就跑去帮老李头这儿捏捏,那儿揉揉,还细心问他:“爹好些了吗?”

老李头“嘿”一声:“身子轻了不少。”

身上一轻松,老李头又觉得刚刚没吃好。

张桂兰把孩子给周大丫,去厨房给热了饭菜。

老李头再吃,就觉得饭菜比刚刚香了。

李大宝忍不住道:“这么下去爹要累坏了。”

“能挣钱,咱累点怕啥。”

老李头嘟囔了一句。

村里人去修桥,从早干到晚累不?

他们挣得还没他多呐。

“爹一把年纪了,得多歇歇。”

李二宝也道。

“你们两别胡扯,我干活能耐得很,你们两兄弟绑在一块儿都比不过我,要歇啥。”

李大宝:您老可真能说大话。

李二宝嘴角也直抽抽。

陈小满有个好主意:“咱们可以请人呀。”

“请人该被人学去了,再说,咱这酒还没酿出来,谁知道能不能挣。”

老李头立马反对。

“酿酒的法子是半仙爷爷教的,酿出来的是好酒。”

陈小满反驳。

福地里的张半仙骄傲道:“你比你爹识货多了。”

“那我跟半仙爷爷比,谁更识货?”

“当然是我。”

“对哦,你年纪好大了,见得比我多。”

张半仙给自己顺胸口,暗暗劝自己别跟小丫头计较。

“我们可以请人做鱼丸,让大哥帮爹娘干活。”

李初元提议。

老李头还是拒绝:“鱼丸也会被人学走。”

“鱼丸没酒赚钱,被学去就学去。”

李初元觉得该抓最赚钱的生意。

老李头却倒抽口凉气:“鱼丸一天能挣百来个大钱呐!”

这可是笔大生意,哪儿能不要了?

李大宝却动了心思:“县城有好几个卖鱼丸的了,我看鱼丸生意也做不久。”

鱼丸的做法只是复杂,并不难。

京城不少厨子厨娘都会做。

百味楼自从请来御厨,生意就越发好,把其它几家酒楼全压下去了。

其它酒楼也不能就这么等着关门。

珍馐楼也从府城请了位大厨来抢百味楼的生意,这位大厨就会做鱼丸。

那位大厨将鱼丸的做法教了酒楼的厨子,也不知怎么的,县城就多了好几家卖鱼丸的。

虽说李家的鱼丸味道最好,可经不起其他几家降价啊。

这不,鱼丸已经降成一个大钱一斤了。

“现在能挣百来个大钱,往后怕是一天也只有几十个大钱了。”

第168章 真是一物降一物

李大宝叹口气。

“这么下去,咱的鱼丸生意怕是做不下去了。”

杨慧莲也跟着着急。

鱼丸为家里挣了不少钱呐。

老李头也很舍不得。

陈小满却不在意:“他们做鱼丸要好多鱼,咱们直接卖鱼嘛。”

周大丫双眼一亮:“鱼丸比鱼贵不了多少了,又折腾人,卖鱼还真是个好主意。”

杨慧莲想想也是。

为了做鱼丸,大宝一整天都得弄鱼。

晚上还得熬夜。

以前她还能帮忙,自从有了身子,一闻到鱼腥味,她就吐得不行。

大宝也就不许她动手了。

“鱼比鱼丸便宜不少。”

老李头迟疑。

“我们多卖些鱼就好了。”李初元觉得这不是个大问题。

李二宝越听越有道理。

他道:“大哥不做鱼丸就有空帮爹酿酒,还能管地里的活儿,咱们田地里的庄稼得伺候。”

这话说到老李头心坎上了。

天旱后,地里的庄稼长得就不好。

村里人经常要挑水。

青壮年都去修桥赚钱,家里的女人、老人和孩子们可没闲着,都扑在地里了。

也是因着这,最近大家都没空来学草药了。

只有在田地忙活时,顺手扯些。

村里的李贵心思活,天天到各家去收。

大家手头也没多少药草,专程去一趟县城太费事了,也就卖给李贵了。

“咱不卖鱼丸,你们百味楼不是没有鱼丸了吗?金掌柜怕是得有意见。”

老李头嘀咕。

“找别人买呗,再不行,我们还能自己做。只要大哥说是回来酿酒,掌柜保准举双手赞成。”

李二宝歇了口气,继续道:“我们掌柜就想靠着咱家的酒把酒楼做大呐。”

“我看就这么定了吧。”

周大丫开口了。

老李头也就不犹豫:“成,明儿大宝送鱼丸去酒楼后跟金掌柜说说。”

“不用这么麻烦呀,让二哥跟掌柜说一声就好了。”

陈小满提议。

“那不行,酒楼明儿肯定等着鱼丸,咱得先送去。”

老李头坚持。

小满不懂这些做人的道理,他一把年纪了不能不懂。

“你明儿跟金掌柜好好说说,要是他不愿意……”

老李头交代到一半,就琢磨起来。

一旁的李初元立马接话:“咱们就请人来做鱼丸。”

“也成。”

老李头点了头。

因着累得很了,老李头吃完饭就早早睡了。

周大丫硬撑着帮李大宝干了一个时辰,也被李大宝打发去睡了。

百味楼的金掌柜一大早就在酒楼巡视。

是李二宝去找的他。

李大宝拘谨地将自己家里酿酒要人手,鱼丸生意怕是做不了了。

金掌柜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了。

“鱼丸谁不能做?你这样的能人来做这个太屈才了!”

李大宝都被夸愣了。

“那酒楼的鱼丸……”

金兴连连摆手:“县城全是卖鱼丸的,已经不稀奇了,咱酒楼卖了也挣不了什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