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551)
李初元摇摇头:“真没想到最想打击我的是学校的先生们。”
“你长了一张欠揍的脸。”
刘书言嫌弃道。
李初元摸着自己的小脸:“我不欠揍,是他们太脆弱了。”
“等初元哥哥考上举人,他们会承认自己的不足。”
陈小满说着还点点头。
刘书言听得直摇头:“先生就是恃才傲物,你们看看他现在多惨啊。”
三双眼睛齐齐落在前方的先生后背上。
李初元的心小小颤抖了一下。
一旁的陈小满看了看道:“先生就是太傲气,才会沦落到当先生。”
“还是小山村的先生。”
刘书言补充。
陈小满看向李初元:“初元哥哥你想当官,还是要讨人喜欢才行。”
李初元将唇抿得紧紧的。
眼底全是挣扎。
想要讨人喜欢,就要像小满一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可是那样太违背自己的心意了。
李初元很不愿意。
想到先生如此有才的人不能为百姓做贡献,他又心颤。
纠结的他连步伐都比平时慢了。
陈小满不满他的速度,拽着他快步往前走。
青石村今日比平时紧张。
五六个男子在村里四处转动巡逻。
村口的老槐树下还坐着十来个年轻男子,好像随时都防止他们过来。
走出村子,陈小满一眼就看到路边坐着的难民。
他们脸上身上全是灰尘。
许多人的头发粘在一块儿,结成块儿了。
头发被灰染成了灰白色。
大多数人的脸整个凹陷下去,眼皮没肉,导致眼珠子格外突出。
一个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靠着树坐着,手里抓着一把草大口咬着,仿佛在吃什么绝世美味。
旁边的男子应该是她的家人,此时正捧着一个破碗蹲在她身边。
女子啃完草,端过破碗,将里面的水全部喝光。
男子咽了口水,站起身,去一旁摘树上的叶子。
另外一个男子却推开他,两只手疯狂在半空划拉,将矮些的树叶全摘光,捧到躺在地上的老人面前。
男子跪在地上,小心地把树叶往老人嘴里送。
老人却摇摇头,把他的手推开。
那男子执意往老人嘴里送,边送边抹眼泪。
第460章 只有看到了苦难,才会三思
陈小满鼻子泛酸,眼圈发烫。
她别开眼。
入目的是三个孩子紧紧靠坐在一块儿。
他们没有鞋子,漆黑的脚好像已经烂了。
三个人好像感觉不到,黑白分明的眼睛四处张望,好像在场众人随时都会冲上去伤害他们。
“看到了吧?”
刘先生回头,目光在三个学生脸上一一扫过。
瞧见陈小满在抹眼泪,他顿了下,把目光落在李初元身上。
此时的李初元整个人都呆住,双眼里全是惊骇。
就算一向傻乎乎的刘书言,此时也慌得厉害。
“他们好可怜。”
刘书言憋出一句话。
刘先生道:“徒步从兴陆县来到淮安县,一路上找不到粮食吃,还有疾病、意外来摧残,能活下来实属不易。”
“这不过是来青石村的难民,还有许多在别的村口的难民,又会如何?”
李初元定定看着这些难民,仿佛要将他们的样子刻进自己的心底。
“父母官就要未雨绸缪,一旦思虑不周,百姓就要流离失所。”
刘先生顿了下,继续道:“甚至家破人亡。”
“我们县太爷努力攒粮食,不会让百姓变成这样。”
陈小满嘀咕道。
刘先生深深看了陈小满一眼。
还是开口:“可我们王县令能救的只有一县之民,其他县的百姓,仍然很难。”
“想要救更多人,就要当更大的官!”
李初元几乎是咬着牙将这句话说出来。
刘先生赞赏地点点头。
“对,越大的官,能做的实事越多。可是,想要当高官,又谈何容易。”
刘书言赞同地点头:“没有家族做靠山,想要爬回去很难的。”
“想要往上爬,就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一切。”
“既然今日遇到难民了,你们走近他们吧。”
姜蓉拽住刘先生的胳膊,担忧道:“他们会不会伤了小满他们?”
“难民也是人,小满他们是主动帮他们,不至于。”
“他们身上不知有什么病,还是不要让他们接触为好。”
姜蓉不愿意三个孩子接触那些难民。
太危险了。
“小满就是大夫。”
刘先生扭头,眼角余光落在三人身上。
“还不去?”
陈小满抱着自己的布包朝着躺在地上那位老人走去。
李初元毫不犹豫跟了上去。
“他们若连难民都不接触,往后如何能对生命心存敬畏?”
刘先生知道姜蓉的想法。
不等她再劝,他继续道:“朝堂上每一个决定,影响的都是上千上万百姓的生活。”
“只有看到了苦难,才会三思。”
姜蓉心疼地看向三个孩子走向脏兮兮的难民。
“可他们还是孩子。”
连村里大人都不愿意接近那些难民。
把三个孩子推出去,会不会太残忍了。
“他们与普通孩子不同。”
想要有所成就,必然要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事。
姜蓉眉眼都是不忍。
她实在见不得这些孩子受罪。
陈小满蹲在病重的老人面前,露出个温和的笑:“老爷爷哪儿难受呀?”
老人费力地撩起眼皮,瞧见面前蹲着的穿着干净的孩子,他心思一动,捂着肚子:“我是饿的,小娘子能不能赏些吃的给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