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汲县城下,北戎骑兵们以百人为一队,手持着火把来回在城下奔驰着,那马蹄声如雷,真仿佛来了千军万马也似。
与之相互辉映的,是城里也闹了起来。
两股动静交汇,声入云霄,让人为之心悸。
“报!”
一个北戎斥候骑着马过来禀报军情。
“禀报三皇子,祝顺远果然已经按照之前议定,领着亲兵从后方城门跑了。”
“好!再等等,等着昊国人自己打开城门跑出来,你们再去收割羊羔。”
“是。”
火光中,慕容兴吉披风如火,更衬得戴着兜鍪的他,多了几分嗜血的味道。
他并非不恨杨變,只是他需要一场绝对的胜利,来告诉那个女人,她的选择是如何的错误。
城里,军营中。
元贞没带着人冲到军营那边,而是让人砸破了营地的围栏,从另一端出了去。
沿路,若碰到乱军身影,远远的这群劳力便开始异口同声大喊:“魏国公主在此,谁敢妄动!”
他们面色潮红,声斯力歇,手持着各种东西做出来的火把,照亮了周围一大片区域。
而被人围在中间的元贞,此时她已褪去身上的粗布袄子,将里面火红色的长袍露了出来。
这件衣裳本是之前找村民所买,由于村民大多穷苦,哪怕家中妇人的衣裳也粗糙得很。偏偏元贞皮肤细嫩,在村里更换衣裳时,希筠实在嫌那些妇人拿出的衣裳粗糙,便花大价钱买了一户人家女儿的嫁衣。
只要了里衫,让元贞充作内衫之用,而那户人家完全可以拿着银子再做一身,反正内衫好做。
此时为了引人瞩目,元贞也顾不得寒冷,把外衣脱了将里面的红衣全部露了出来。
“魏国公主在此,谁敢妄动!”
就在这种威势下,来一股乱军,便收拢一股。
可与军营那边的炸营相比,还是杯水车薪。
“公主,祝顺远跑了,北戎打过来了!”被收拢的兵卒惶惶道。
“打不过来!杨将军带兵在外面呢!你们分些人出来,一部分护着我去城墙,一部分去各处鸣锣示警,告诉所有人不要乱,我在杨将军在,北戎不会打进来的!”元贞道。
她镇定的模样,感染了众人,被收拢来的兵卒渐渐都镇定下来了。
那伙儿劳力反倒嘲笑起他们,道:“慌什么慌!北戎蛮子真来了,砍了他们狗头!公主都在这儿呢,那什么祝顺远跑了又怎样!”
兵分两路,由于有兵卒们的护持,上城墙很顺利。
城墙上乱成一锅粥的兵卒也迅速被收拢了。
元贞来到那面大鼓之前,取下鼓槌。
“公主,让小的来吧。”一个兵卒道。
元贞置之不理,用鼓槌先试了下鼓面,又背对着众人道:“把能拿来的火,都拿过来!”
众人知晓此番是为示警,虽不知她要做什么,但都去找火把火盆。不一会儿,大鼓所在之处,便被冲天火光照亮,宛如一道光柱直入天际。
元贞手持双槌,先不甚熟练地敲了两下。
很快渐入佳境,鼓声成曲。
“咚!咚!咚!咚咚……”
远处,意识到不对的杨變已经领着兵来了,却突然听到远方有鼓声传来。
不同于平时示警的急促,反而似乎有节奏。
“是秦王破阵乐!”有人道。
随着骏马疾驰,近了,越来越近了。
此时,杨變已经看到汲县城墙上那冲天火光,以及火光中那一抹红。
作者有话要说:
这算是见到面了吧。o(╯□╰)o
哈哈没提防写的时候让男二先登场了,为了让男主‘见’到女主,这章很肥。
有红包。
第69章
69
“是秦王破阵乐!”
越来越多的人听出这鼓声在奏什么。
秦王破阵乐乃前朝享誉多时的阵曲,它不光是阵曲,还是大型乐舞,又是军歌。
据说前朝覆灭之前,叛军攻入都城,皇帝出逃,各路节度使作壁上观,军队军心涣散无力战斗,在迎接叛军使者入城时,军中乐手只会奏这首秦王破阵乐,于是便奏了这曲。
军中将士们听闻之后,不由掩面痛哭,于是奋起斩杀使者,并反攻叛军,为前朝再度延续三十年国祚。①
这件事更是给此曲增添一抹传奇色彩,被传得神乎其神,尤其在军中更是广为流传。
昊国国祚艰难,对外敌时甚多,早年为了鼓舞士气,便借用此曲,每次上阵迎敌之前,皆奏此曲。
只是这些年随着军备松弛,几乎听不见了,只有资格老的将士,以及一些兵卒们机缘巧合下听过。
而西军那,由于权中青深爱此曲,每逢大战,为了鼓舞士气,必让人奏此曲,因此许多西军将士都听过。
安顺军和安肃军也听过。
两军镇守京畿路,平时少不得学上四军那样做些表面活儿,犒赏宴军功宴上,不适合奏那些靡靡之音,便也奏此曲。.
城中。
混乱声,喊杀声,不绝于耳。
甚至有许多火光在城中各处燃起,似乎是着火了。
所有人都混成一片,也不知在喊什么叫什么跑什么,有军中将领出面镇压,根本压不住,反而被卷进混乱中,只能随波逐流。到处都在喊北戎打进来了,祝顺远跑了。
突然,有鼓声传来。
明明声音低闷,却震人心魄,就仿佛敲打在人心坎上。
谁在敲鼓?
“是秦王破阵乐!”
“快看城墙上,那是谁!”
远处,似那琼楼玉宇之上,有一片火光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