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烟总有花(出书版)(122)+番外
关止当时苦笑:“出来混的都要还,张伯伯,我的家庭已经付出代价。”
张勇安慰道:“有你在,还有希望。”
关止对蓝宁说:“他们要我写一份计划书,交给‘美达’的董事会过目。”
蓝宁说:‘他们都希望‘美达’还是优秀的民族企业。”又问关止,“怎么?你不想做?”
关止轻轻笑了下:“你要我答应下来?”
蓝宁点头。
关止问:“为什么?”
蓝宁说:“责任。”又加重,“责无旁贷。”
关止握住蓝宁的手。
“我会跟你一样变成乌龟,背负重重的壳。”
蓝宁看着他笑:“坚持到底,就可以胜利。我们能来证明乌龟一步步爬,最后赢了兔子。”
“谁是兔子?”
“很多很多,譬如‘利华美洁’,譬如‘麦记’。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竞争。这是我们的责任。”
关止抚摸蓝宁发尾,她的发长了,不扎手,温柔如丝缎。
蓝宁握住他的手:“相信爷爷也是这么想的。”
关止突然问:“那天爷爷最后和你说了什么?”
蓝宁正色讲道:“送爷爷那天,你同我说说你给‘美达’做的计划,我就告诉你。”
关止扣她额头:“你在和我讨价还价。”
蓝宁不避开,说:“不,是在为爷爷督促你。”
两人都笑起来,这是这些天头一回露出的笑,笑完以后,他们发现正执着对方的手,蓝宁不想放开关止的手。她也第一次觉得,小洋楼像自己的家。
关山的追悼会定在礼拜六的早晨,殡仪馆的事宜由王凤一手操办了。蓝宁请了林秀带同她的一帮同学,在当日的追悼会上执着蜡烛为关山哀悼。
这便是蓝宁借来的人气,让追悼会不至于太过冷凄。也用这借来的人气,再借一些更多的致礼送关山程的人,让他们知道关山的生平荣辱,与犯错的子女无关,老人依旧有其一生的辉煌。
蓝宁原本打算为当日列席的学生发一些劳务费,但是被林秀和张星宇拒绝了。林秀说:“关爷爷是位光荣的老战士,为国家洒过热血,我们送他最后一程为什么要收钱呢7这是不对的。”
林秀和张星宇还帮助蓝宁做好了展板的设计,找了印刷厂制作出来,老照片重现老人戎马一生,都是在硝烟战场的劳苦回忆。
蓝宁看着展板默默地想,爷爷在世的时候已经尽到自己全部的责任了。
将殡仪馆的布置安排完毕,王凤遗她早些回家休息。路上陈思电话通知她,讣告已经见报。蓝宁买了一份日报,第一版右下角显著位置用黑框标注着这则讣告,主编还在惯例的讣告中加了一句:
“关山同志十八岁加入中国其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只是这么简简单单的短短一句话,便是关山的一生最大的事业,是他至死都念念不忘的责任。
蓝宁闭上了眼睛,把报纸按在心头,口里默念:“爷爷,我们一定会做好。”
蓝宁回到小洋楼,正好客厅的电话铃声响起来,她慌忙去接,来电话的是梅绍望,蓝宁便讲:
“关止不在呢!”
梅绍望讲:“我不找关止,我找你。”
这可真是巧了,蓝宁本来这晚就想给梅绍望一个电话,旁敲侧击一下他对“利华美洁”项目的兴趣,没想到他倒是先来了电话,便答:“我也正想找你,不过先说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梅绍望讲:“弟妹,你太不够意思了吧,你们公司拿下了‘利华美洁’调味品的项目也不跟我招呼一下,这种好处都想不到我这老熟人。”
这话说得蹊跷,蓝宁诧异,何时“利华美洁”出的难题变成了好处?
梅绍望继续说:“关止都跟我说了,你们做的计划是在菜市场周边开调味品面点半成品小店,直接为‘利华美洁’建立终端销售渠道。 ‘利华美洁’一贯做快销的哪里做得来连锁业?更不用说还有冷冻面团面皮子面条等冷链食品。”
蓝宁听后兴奋地问:“难道你有兴趣?”
梅绍望说:“嗨,你们这点子好得很哪!开这类小店才多少运营成本'我们做连锁餐饮的门儿清。再说我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应付冷链产品绰绰有余,如果‘利华美洁’有意向投入资金到这个领域,加上我们的连锁经营经验,直接把这个目标市场拿下都不在话下。更何况这样的小店复制该多快'没有技术壁垒,但是‘利华美洁’和我们的成本优势已经可以称霸了,开店一定一茬接一茬。
为什么不合作?”
蓝宁说:“可是他们对合作商户都要招标的,万一不成功——我们也要对你们负责任的。”
梅绍望“哈哈”笑道:“谈生意嘛,总是要谈的。他外资一直在中国市场讲究着中国人的规矩呢!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嘛!你可得回头跟你们罗大年说一声,他都去找别家谈这个案子了,那些小人家工厂设备差,讲究的外资看不上眼,到时候黄了你们的好案子可别后悔莫及。”
蓝宁不禁笑出来,说:‘我一定把话吹到我们罗总耳朵里。”
挂上电话,蓝宁简直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没有想到梅绍望是这么积极。她知道自然是有人做好了功夫的,蓝宁打电话给关止。
“你在哪儿呢?”
关止答:“在‘美达’看他们的生产线,可真不错。”
蓝宁问:“你给老梅打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