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前任他哥(138)

见她望着自己,魏祁反问她:“还是你很在意那爵位的事?”

宋胭立刻摇头:“我一个清贫小官家里出来的,才没那么大心呢!”

魏祁让她枕在了自己腿上:“既然这样,那就别委屈自己,你想去看就去看,不想去就不去,母亲给你带的东西是母亲一片心意,你正是要进补的时候,祖父那里,自有旁的许多人孝敬,不缺你那些。”

“哦……那你,不在意吗?”宋胭问。

魏祁想了片刻:“有些在意吧,但抽不出那么多心思去在意,反正也是祖父的事,他愿意怎样就怎样。”

宋胭看着魏祁的面孔,想了很久,觉得他不可能不在意,他只是习惯了,习惯了不找家里要东西,习惯了没有长辈的娇宠,自己早早就承担起一切,名为“长子的责任”。

她从他腿上起来:“好了,你还有什么没忙完的快去忙吧,晚上早点睡。”一副不耽误他的样子。

魏祁摸摸她的头:“那你休息一会儿就去沐浴?”

宋胭点头,推他快去。

二太太生千金后又隔了段时间,洗三、准备满月酒,国公爷就一直没动静,似乎作出的决定再不会改了。

宋胭听了魏祁的话,也将心放宽,并不刻意去表示孝心,只隔三差五去请安。

结果到五月,端午才过,二老爷出了事。

那日赶巧,宋胭正到国公爷处请安,却听见大门外有动静,国公爷便让人去问,身边小厮才出去问,二太太便哭着赶来了,一边抹着泪一边急道:“父亲,您可救救二老爷吧,京兆府的人要将他带走呢!”

宋胭忙劝二太太:“二婶别着急,慢慢说,祖父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二太太本就是个脑子快的人,很快就缓了口气,擦了眼泪条理清晰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他现在都吓得躲在房中不出来了,那京兆府的人还候在院里呢,说他买凶杀人,要带回去收监问话。听这意思,竟是要关进大牢里去,给了银子也不好使唤,说是上头下的死命令,父亲,这可怎么办!”

“买凶杀人?怎会有这么大的罪名?”国公爷问。

二太太连忙回:“谁知道,问过他了,他说绝没有,说不定是有人瞎攀咬,或是京兆府搞错了。”

国公爷神色凝重,说道:“如今的京兆府,是周天逸,这人为人刚正,还是梁王殿下的恩师,前不久,可是刚打了赵相公子的板子,他可是谁的面子也不给的。”

“那更不能让他们带走二老爷了,这一带过去,就算不打板子也得睡地牢,吃牢饭,这二老爷不得在里面扒层皮?何况他们还弄出个买凶杀人的罪名来!”二太太哭诉道。

国公爷起身在屋里走了两步,明显也焦灼,最后道:“要不然,让人去叫祁儿回来,一来他熟悉里面关节,二来有他在,那京兆府也没那么猖狂。”

二太太连忙点头:“好好好,还是父亲想的周到。”

国公爷已经要叫人进来吩咐,宋胭攥着手,十分迟疑是不是要开口。

原本,这里是祖父和二婶,没她这个晚辈新媳妇说话的份,可她忍不住,犹豫再三,眼看国公爷已经叫了小厮过来,她即刻上前道:“祖父,我觉得此事不妥。”

国公爷意外看向她,在他印象里,这个孙媳一向是温婉知礼的,只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从不逾越半分,今日却在这紧要关头直接质疑他的安排。

他忍下那份不悦,面色微沉,问:“如何?”

宋胭说道:“大爷和我说过,兵部正要推行新政改革,是很紧要的时候,所以上次出我哥哥那桩事,圣上才会震怒,因大爷若被抓住把柄,便影响改革大计。

“后来好不容易,因晋王殿下陈情,此事便有惊无险,就这么过去了,如今才不过月余,又出二叔的事。

“二叔若真涉了案,此事势必难善了,若没涉案,京兆府想必不能冤枉人,可若是大爷参与了,岂不又是一个循私?回头再被有心之人拿出来做文章,圣上那里想必又会恼怒,只觉得大爷总能出事,有了这样的印象,再要得圣心可就难了。”

听了这话,二太太开口道:“自然是冤枉,你二叔多小的胆,怎么会干这种事?没说不让京兆府查,但总不能这不明不白的就进大狱吧!那地方岂是人待的,年轻人进去都要丢半条命,更何况你二叔,他身上还有风寒呢!”

宋胭看着国公爷,低声道:“我还是觉得,不要贸然将大爷牵扯进来好。”

二太太向她投来一眼,语气失望道:“说这样的话,还算一家人么?”

宋胭不再说话,等着国公爷的态度。

国公爷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明显有些犹豫。

二太太又哭了起来:“只是让大郎问问情况,又不是真要做什么循私的事,就算问话,不能在家里问么,非要带到大牢里去?叫人知道了,祖父的面子、我们国公府的面子往哪儿搁?”

二太太最后话问得好,国公爷自然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国公府的名声,若让人知道大庭广众下国公府的二老爷被官府带走了,没事也要传出事来,也大大损伤了国公府的颜面,若要魏祁出面干预,那至少能暗中进行。

国公爷仍未做声,在犹豫。

宋胭想起之前哥哥出事时婆婆说的话,叫不要连累魏祁,魏祁好好的,后面还能帮点什么,魏祁出事了,全完了。

话虽难听,但的确有道理。

眼见国公爷犹豫,她也不管了,开口道:“祖父,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和大爷,才是府里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