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前任他哥(139)

这意思,便是二老爷是那可有可无的柴火了?

二太太含着明显的怒火看向宋胭,宋胭朝向国公爷,低头不语。

国公爷却是作出了决定,挥手让小厮下去,朝二太太回道:“叫京兆府的人进来,我亲自问几句话吧,若是不成,就只能让老二先跟他们走了。趁这时间,你去问问他,让他好好交待到底做了什么事,后面的,府上会去打点的。”

“父亲……”二太太悲愤不已,却也知道国公爷既作了决定,便再不会更改,只好将泪水咽下,温声道:“多谢父亲,我这就去劝他……”说完就朝国公爷行了礼,退出去了。

国公爷看一眼宋胭,语气微冷:“好了,你也回去吧。”

宋胭听得出来,国公爷这是不高兴了。

他最后虽接纳了她的意见,但并不代表他认可她质疑长辈。

宋胭也只能乖乖行礼退出。

出了万寿堂,她还揪心不已。但回想再三,觉得如果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开口。

她甚至想说,爵位都给儿子了,凭什么还要孙子去捞儿子?

国公府可不是什么低门小户,人家京兆府既然敢来拿人,肯定是有了些底气,二太太说什么二老爷是冤枉,她可不信二老爷和那官司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不管怎样,今日她是将二婶二老爷得罪狠了,也惹怒了祖父,原本他们都还对她挺好的。

想到这儿,她不免又叹一声气。

二老爷终究是被京兆府的官差带走了,引得街上许多人来看,二太太在屋里哭,府上人都知道宋胭顶了二太太和国公爷,她整个下午就躲在院里就没出去。

第68章

直到下午魏祁回来,走到垂花门附近,见到了秋月。

秋月就在这儿等着他,见了他,立刻道:“大爷——”

“嗯?”见她在这儿,魏祁有些意外。

秋月看看四周,低声道:“今日二老爷被京兆衙门的人带走了,说是买凶杀人。”

“什么?”魏祁大为吃惊,就要往绣春堂去,秋月又连忙道:“之前京兆衙门来带人的时候,国公爷和二太太原本是要让人去叫大爷回来拦着的,奶奶正好在,出言顶了国公爷,说此事不能牵连大爷,国公爷最后同意了,但他与二太太想必都是不高兴的,眼下大爷回来国公爷肯定要叫大爷过去,奶奶就让我来提前告知一声。”

魏祁原本要往绣春堂去的,此时停了下来,若有所思,随后朝她道:“我明白了,你先回去吧。”

秋月匆匆回了,魏祁慢慢往前走着,果然才走两步,遇到国公爷身旁的人,传国公爷的话,让他赶紧去万寿堂一趟。

至万寿堂,国公爷说的自然是二老爷的事。

京兆府敢抓人,是真的那京兆府尹周天逸刚正不阿,还是有其他谋划?此事和梁王殿下有没有关系,这些都要去摸底,国公爷的意思,便是直接去找梁王,不管怎样,先将二老爷放出来再说。

魏祁道:“如此,怕是欠了梁王一桩人情,祖父知道,二位殿下如今俨然是两派了。”

国公爷久离朝堂,但也知道一些如今局势。

皇后娘娘无子,圣上虽有数名皇子,但都是嫔妃所出,没有嫡子。

太子未立,按长幼之序,就该立长子梁王为太子,但梁王稳重,偏于刻板,晋王行事大胆,志存高远,圣上越来越宠爱晋王,大有废长立幼之心,此举被许多老臣反对,所以太子之事一直搁置,从而导致兄弟间各自有一帮势力拥护,双方互有比拼,其间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暗里已有梁王党和晋王党。

郑国公府本为勋贵元老,没必要掺和这事,所以从未表现出拥立任何一方的倾向,只跟着圣上旨意走。

国公爷问:“若只是打听一下呢?至少要弄明白是什么事。”

魏祁问:“二叔如何说?”

国公爷想了想:“要不然这样,我让你二婶与三弟过来,他们知道的多。”

魏祁道:“好,我看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我先回去用过饭,晚一些我们商议一番。”

国公爷点头,魏祁便去了。

回院中,宋胭这边见他过来,倒是意外,问他:“怎么这么快?”说完就叫人传饭。

魏祁回道:“只是随便说了几句,祖父说去叫二婶与三弟过来,我便先回来一趟。”

“也是,这一讨论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先用了饭再说。”宋胭语气中不乏一些“反正这事和我们关系不大,不能饿了肚子”的意思。

魏祁看着她问:“祖父找上我,我自会应对,不会为了二叔而牵连自己,你何必顶撞祖父和二婶?”

宋胭后面想想,也确实是这样,这是魏祁的事,让他来应对就好,反正都是他们自家人,自己出面了,就更遭人恨。

可她当时偏偏在那里。

而且她总觉得魏祁对家中过分迁就,可能真的会不顾自己而帮二老爷,就比如……他娶自己就是个例子。

想了片刻,她微微嘟起唇,老实回答:“说到底,我还是有些不服气,我就觉得他们占的好处够多了,凭什么还要找你帮忙,人家那可是未来的侯爷,我们算什么?”

这话倒是一副浓浓的酸味,魏祁看着她,先微微出神,而后又笑起来。

得知二叔出事,他第一个想法自然是想办法弄清楚事情原委,救他出来,毕竟是一家人,对他来说,这是他的责任。

可是心里就真的没有一点不甘心吗?为何当宋胭说出那个“凭什么”的时候,他竟觉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