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8之IT女王(61)+番外

作者: 月海妖后 阅读记录

“啊?我们现在产能都饱和了,再弄新的流水线,上哪儿找那么多工人。再说,这又是一个新的材料,没必要吧。”

安夏摇头:“当然有必要啦,现在咱们牡丹厂能赚得比九厂多,是因为九厂是小品种大批量,一块棉布生产一大堆。咱们是多品种小批量,来得及调头,附加值也高。”

软件里的销售数据变化,也证明了她的话。

牡丹厂刚开机的时候生产了一小段时间的「的确良」面料。

然后很快就在安夏的要求下,取消了。

那批「的确良」到现在还有一小半没卖出去。

要是像九厂那种卷着袖子大干快干的风格,那批的确良不知道压舱要压到什么时候。

龚伟点点头:“我去打听打听。”

九厂里的龚陈两位领导都觉得——“这儿子厂怎么又要买买买了。”

“你们一定得拿出一个合理的理由,现在我们可不是什么洋垃圾都要捡的时候了。”

安夏出面解释,她通过看到的许多新闻,对国内外纺织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这批二手设备不一定是洋垃圾,日本原本的纺织产业很发达没错,而且一直致力于原材料加工。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他们的产业一定会发生转移,也许这家公司出售二手设备,真的是转行。”

陈厂长和龚书记对看一眼,笑了,这两人是纺织业的老前辈,采购过国外的设备,也被坑过。

要论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没有人比他们更懂。

陈厂长笑咪咪地问:“虽然他们确实说是因为转行才要出售,但是你又不在日本,怎么知道他们说的是不是真话?”

“他们这个厂是不是真的转行,我确实不敢说。但是他们整个国家的纺织行业都在谋求转行,这是事实,其它的事情,再调查一下,就会知道。”

陈厂长:“你又怎么知道他们整个行业在谋求转行?据我所知,去年他们的纺织品总出口量,并没有出现严重下滑。”

“快了,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安夏

第24章

整个谈判会场被布置十分隆重,双方人马分坐在暗红色的长条桌两边。

为了第一个来本市询问入驻的外商,领导层就像宫里对待怀孕的皇后娘娘一样小心伺候着。

生怕她腹中的嫡皇子掉了。

连桌上摆的都是他们觉得最能表示待客诚意的可口可乐。

临开始前,安夏提出本市近郊也出产名茶,茶叶自古就是对外贸易品,可见外国人是能喝茶的,不如给他们喝茶。

如果喝得满意,他们还要买茶叶回去送人呢。

他们会送礼的人,也是有身份的,万一送到了什么大人物的心上,一口气把咱们市的茶叶也都包了。

那岂不是双赢?

咱们赢了一次又赢一次?

给可口可乐打广告有什么意思,美国佬又不给咱们广告费。

大领导一琢磨有道理,不过还是保留了可乐,每位外商桌上都摆着一杯茶一听可乐。

大领导表扬道:“你很有想法嘛。”

安夏假装谦虚:“那也得是九厂的领导们给机会,才能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不然,我这么年轻,大学才刚毕业,能懂什么销售。”

其实安夏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可乐茶叶,只不过是找个由头,表现一下。

让大领导觉得她的思路有道理,后面她再搞出什么妖蛾子,大领导也会先迪化一下,想想她这么做是不是必有深意。

谈判正式开始,法方派出的代表团已经在国内转了好几圈了,见惯了各地像迎神仙下降似的盼着他们,对招商引资领导们那堆灿烂的笑脸已经没有任何感觉。

唯一吸引他们的是那块牡丹厂送来的样品布料。

找了好几天之后,他们在发现终于在大陆找到一模一样的布料,第一反应是欣喜若狂。

团内所有人的一致态度就是:“就在这建厂了!”

但是不能表现出来。

谁先动心谁先输。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爱情拉扯,还适用于一切需要博弈的场景。

本地负责招商引资的人太想完成业绩了,恨不得倒贴钱也要把外商拉过来。

虽然大领导也是这么想的,但他到底身份在那里,讲究脸面。

进门之前,他让其他人先不要说话。

“这次主要谈判目的是牡丹厂的面料供给价格,就由小陈和小安两位主谈,其他人先听,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小陈和小安支持。”

于是,现在双方都努力保持着高贵冷艳的外表。

对面的主谈代表保罗,也是该公司未来的驻华分公司总经理,公司一把手。

经过了昨天的对方步步退让的谈判,保罗心生轻蔑,他甚至认为今天肯定就能拿到一个令他非常满意的成果。

他对新替换来的安夏就点了点头,完全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保罗开门见山:“昨天回去之后,我们把贵方的意见传达给了总部,老板表示采购价格不能高于我方昨天坚持的价格。”

翻译尽职尽责的把话翻译给中方代表听。

昨天,牡丹厂给出的报价是三十元一米。

保罗直接给砍到了十元一米。

他的理由非常充分:“虽然日本开出的价格差不多也是三十元一米。但是,他们工人的工资跟你们工人的工资完全不一样,我们离开日本,就是为了更便宜的价格。如果价格一样,那我们何必劳师动众把服装厂搬到大陆来。”

安夏笑道:“工人的工资确实是布料成本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十块钱大大低于我们的成本价,我们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