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进士之后,做官依旧那么难!
纪元还是道:“我猜着,各部也许很忙,但你们刚去就这样忙,大概是下马威。”
纪元同他们三人分析着。
要说忙吗,肯定忙。
但忙到这种程度,约莫还是压压新科进士们的傲气。
否则以后不知道要生多少事端。
从天之骄子的学生,到各部的小官,需要一个适应过来,也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
“好好做事,估计不到三五天,就能见分晓。”
好像是这么回事?
他们三人忍不住讨论。
最后到纪元这,纪元则道:“我们那人少,还等着新的庶吉士过去。”
“你们努力,一定要过去啊。”
他那的差事好像才是真的多!
三个人齐齐点头。
作为进士,谁不想去翰林院?
董康还道:“幸好,翰林院史官院是你管着的,等我们去了,你可一定要罩着我们啊。”
纪元想了想他正在做的计划,又想到眼前三位的能力,朝他们微微一笑:“好啊,只要你们考过来了,我一定会照顾你们的。”
三个人点头。
白和尚却察觉到什么。
纪元可不是会偷懒的人。
他的照顾,估计不是董康以为的照顾吧?
不过今日大家都累了,匆匆洗漱之后便立刻睡觉。
明日还要当差!
一想到要上班!
大家都头疼的不行啊!
本以为科举之后就好了。
现在科举结束了,好像更辛苦了怎么办!
第二日清早。
新科进士们再次穿戴整齐。
第一日上班有多兴奋。
第二日上班就有多垂头丧气。
纪元看着,这不跟现代一样吗。
看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上班确实都跟上坟一样啊。
但对他来说。
今日好像才是正式上班的头一天?
纪元拿着计划书,继续往翰林院方向走。
刚走几步,就听旁边有人道:“前面可是纪状元?”
纪元回头,见后方是辆低调的马车,但看着做工应该价值不菲。
他也没挡路吧?
对方笑着道:“李首辅有请,说你们正好顺路,一起坐马车吧。”
李首辅?!
翰林院最大的官员。
他的顶头上司?
他们都是翰林院的,确实顺路。
纪元自然见过李首辅,当时皇上召他过去时,他就见过的。
李首辅头发花白,精神尚可,一双眼睛,谁都看不出心思。
顶头上司有请,自然是要过去的。
纪元先是行礼,又道:“首辅大人,打扰了。”
一进马车,便看到李首辅闭目养神,等他坐稳,李首辅慢悠悠道:“史官院的差事,可还好做?”
纪元下意识看向顶头上司。
他就知道!
蹭上司的车没好事!
还没到上班时间呢!就要汇报工作了!
第102章
第102章
化远三十八年, 五月十七。
新科进士们上班的第二天。
纪元昨天上午状元讲学,下午了解翰林院史官院的差事。
然后,就在今天蹭上顶头大上司的马车, “顺便汇报”工作。
李首辅问他史官院的差事可还好做。
这要怎么说啊。
纪元思索片刻, 答道:“昨日稍稍了解了情况, 还未多看。”
李首辅却不给他回避的机会, 直接道:“最近大半年,史官院的人少,文书都积压着,最好能在新一批庶吉士来之前给整理出一部分。”
李首辅看似是个不兜圈子的,继续吩咐:“至少你要有个眉目,否则越压越多, 到年底只会更乱。”
纪元一愣,他本以为这种顶头上司说话,必然许多弯弯绕绕,没想到说得如此直白。
这样好吗?
自然好啊。
有个有话直说的上司, 比什么都强。
纪元立刻记下, 干脆说了自己的疑问:“下官多谢大人指点。”
“昨日见各部文书聚与史官院, 这些文书是否该由我们整理。”
李首辅看了他一眼,又道:“该是阁臣那边打理,不过阁臣多身兼数职,便给了史官院。若有不懂的,寻阁臣处的孔目,他们最为清楚。”
这是纪元昨天就有些疑惑的。
昨天他见了不少各部文书, 而“参政”的权利, 应该是阁臣们所有。
他们这里都是吏官,应该只管撰写整理历史跟文献才是。
不是不可以做对方的差事, 但要明白,是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
看来在朝廷上班,跟在其他地方上班一样,职责划分是职责划分,具体怎么做,也要看操作。
像整理文书这种不入流的机械工作,阁臣那边不想做,看起来吏官这边也不想做。
所以才堆了那么多。
纪元只是稍微一看,就知道不止半年的文书了。
吏官这边为何不想做?
一是,这不是他们的差事。
二则,能在翰林院吏官院当官员的,要么是一甲前三,要么是终于考进来的庶吉士。
无一不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这种“低级”文书工作。
他们自然看不上。
方才李首辅让他找阁臣处的“孔目”,这是不入流的官员,专门负责这些事。
但孔目人少,职位很低,使唤不动人,那些文书只有越攒越多的份。
这甚至是翰林院的“陈年旧疾”。
里面官员多数都知道。
可那些东西也不要紧,堆就堆吧。
反正真正要紧的文书早就拿走了,实在没处理的,也有人再次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