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春山(266)
只是没法跟两人细说,羊毛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她跟王胜决定薅皮客的羊毛,在年前赚一笔大钱。
三人在草场边上谈了许久,久到乌丹阿妈第三次来催,催几人去喝熬好的咸奶茶。
姜青禾喝了咸奶茶后,她拿了叠好的一堆皮子,放在自家的大轱辘车上。
她真的忙,没办法多待,她上车前对着大当家和骑马先生说:“伞那事,我给你们想想法子,就这两天,成不成到时候都支会你们声。”
“大妹子,俺就说没瞧错人,你敞亮得很,”大当家追上来说,往她车上扔了一块东西,沉重的闷响。
“这块风干肉你拿着吃啊,牦牛肉做的,甭客气。”
姜青禾真没客气,夜里她跟蔓蔓品尝了一点点牦牛肉干。
蔓蔓捂着腮帮子说:“我脸疼。”
姜青禾费劲地嚼完,她也揉着腮帮子,也许这玩意得煮着吃。
第二日姜青禾去了皮作局,眼下她跟门房都熟得很了,除了来的次数多以后,因为每次来的时候,姜青禾都会给门房带点地里的菜蔬,或者自家做的包子啥的。
门房待她也亲热,出来帮她把一摞皮子给提进去,还提醒了句,“今年板子价真贵不了太多,砖茶多钱少,磨点别的总能成。”
他在别的上加了重音。
姜青禾若有所思地点头,又笑着说:“叔,你说得在理,诺,今年地里先收了点芋头,你拿回去吃。”
她提了一兜的芋头给他,门房推拒了会儿笑眯眯接下。
而姜青禾进去见大使,大使往常看见她总乐呵呵的,眼下只觉得头疼。
他两只手扶着脑袋,叹了口气说:“丫头阿,你学啥不好,跟老姚头那人学歇家磨人的本事。”
为着这皮板的价,姜青禾来来回回上皮作局有五六次了。
大使他看了眼皮板,“你这皮板再好,它也值不了三块砖茶两百个钱。”
“最多最多给你个让步,三块砖茶,两百个钱真拿不出来。”
姜青禾坐下解开皮板,挨个拿出来,她指着这皮板说:“这真的算是上好的秋皮板了,肥壮,油性又足,还弹。”
她用力扯着皮板,由于秋皮弹性好,即使她憋红了点,皮子都没出现裂纹,也就意味着这种好皮子,做成靴子,保管得好能穿上十来年。
就算给边关将士的,至少也能穿个一年起码。
这种皮子做成的靴子,往里头絮个里,填个牛底,在镇上最少也得卖小一两银子。姜青禾走遍了镇上三家大靴子铺,十二家犄角旮旯里的铺子,拿着皮子得出的实价。
而一张大的山羊皮,约莫能做两双及以上的靴子,还是长靴。
三块砖茶真的亏了点。
姜青禾她坐下来真心地说:“叔,这要是没熟好,要你们自己去熟的,两块砖茶我也认了。可这熟好的,啥毛病也没有。”
“熟这些皮子累也累得够呛,泡缸里泡了三四天,刮板刮油污,又往上头喷硝水,光是这就花了一两银子。还等了两三天,放锅里煮,再熏皮子,把那剩余的残渣啥的都铲得一点不剩。”
她指着那一摞的皮子说:“还专门买了清油抹皮子,牧民自己都没吃过清油,才能熟出这么好的皮子来。”
每一个环节,牧民都是严格来做的,抹清油虽然舍不得,可也蘸着油一点点抹了个遍。
大使能瞧不出这是好皮子吗,往常还有得挑,可眼下他还真挑不出啥毛病来,至少拿的这十几张,真的是上好的秋皮了。
“闺女啊,”大使揉了揉眉心,皮板给的价太多,等皮客一进到这,好皮子的价格疯涨,他就更拿不出价来收了。
口子没法开。
在他想开口拒绝前,姜青禾先退了一步,她脸上挂着笑容,“知道这笔钱叔你为难,我觉得三块砖茶也成。”
大使抬起头,他迟疑,总觉得这里头有猫腻。
果不其然,下一刻姜青禾说:“钱不成的话,一张皮子三块砖茶,另要两斤的黑盐。”
黑盐她买不到太多,但是价格有多便宜呢,大概就是二十个钱能买一斤,在盐价上来说,真的是很便宜了。
这种黑色大块苦涩的盐,人吃的不算多,更多作为一种药用盐。而对于牲畜,舔食一小块,就能保证充足的盐分。
在冬天土地结冰,盐碱土上冻后,牲畜保膘需要盐分。
大使有点懵,他说:“皮作局不卖盐。”
姜青禾立马接话,她指着旁边牲畜行的方向说:“那里黑盐很多。”
可能底下人不晓得,但姜青禾知道皮作局的大使和牲畜行的大使是亲戚。
她想,真得谢过姚叔。
大使轻轻拍了拍桌板,他笑着说:“行,真是不服老不行,被你绕进去了。”
他答应了,“你在这等等,俺去给你问问。”
过了许久后他回来说:“黑盐两斤的话太多了,他们那边得上喀斯那运,说是一斤黑盐,再匀你一斗豆饼。”
今年西南的豆渣饼便宜得很,一斗也才三十个钱。
豆饼对于牲畜来说也是好东西,羊把式说过,豆饼加餐喂,冬天没瘦羊。
姜青禾欣然同意,明天拉着皮板过来换。
她走在人来人来的街道上,远处有寒风吹过,她听见有人说:“今年冬别又是个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