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123)+番外

“自从您出嫁后,府里便将三嫂与芸儿接到家里住着,只是过年时林姑爷进京述职,去见过三嫂和芸儿后,才作主将他们安置在外头。他们虽然不在府里,但凡府里有什么新鲜的吃食,我便派了人给他们送去,也让他们跟着大伙儿一起尝个新鲜。”

贾滟发现,只要有伶牙俐齿的王熙凤在,就没有旁人说话的份儿,于是就静静地听着她说话。

等王熙凤说完,贾滟便温声说道:“你的岁数比我还小一点,要帮着太太管这么大一家子的事儿,换了旁人,早就应接不暇了,难为你还能想到这么周到。”

王熙凤听到贾滟的夸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嘴上只说:“我原也是害怕,不敢担此重任的,只承蒙老太太和太太偏爱器重,只能硬着头皮上。姑姑不知我先时也是费了好大劲才将府里的事情理顺,这才入佳境,姑姑便带着姑娘哥儿从扬州回来了。”

两人行至垂花门,车子已经在外头候着。

王熙凤又跟贾滟说:“姑姑放心在家里与嫂子芸儿相聚,两个玉儿在府里有老太太和我,断不会生出什么事情来的。”

林黛玉和林绛玉留在了荣国府,第一次回去,贾滟没想着带两个玉儿去见母亲和贾芸。

如今她顶着林如海夫人的身份,住在荣国府里,又说是贾母的干女儿,不提其他的,就是为了贾母和荣国府的体面,她在荣国府一切都按照从前对待贾敏的标准来,排场实在是有点大。

她出门要带四个婆子,八个丫鬟,要是两个玉儿跟着她出门,又不知要多带多少婆子丫鬟和小厮,贾滟担心林如海给母亲和弟弟置办的小宅子不能容下这么多人。

于是,贾滟跟王熙凤道了谢,带着夏堇和锦葵等人离开了荣国府。

贾滟一人坐在青轴车上,夏堇和锦葵几个丫鬟一辆马车,婆子们和其他的小丫鬟又是一辆马车。

贾滟坐在车上听着外面车轮走在街道上的轱辘声,她其实已经开始习惯出门时带着这么多人。

卜氏和贾芸昨天就已经知道贾滟到了京都,今日回到家里来,所以早就让家里的丫鬟婆子将院子和家中收拾干净,重新布置了一番。

贾滟才下车,就见到在门外苦苦守候的卜氏和贾芸。

卜氏双鬓星白,她的腿脚不太便利,由一个婆子搀扶着,旁边还站了个小丫鬟。

贾芸则是十二岁少年的模样,模样清秀,穿着一身猩猩红的衣袍,秀气的模样,比起宝玉也不输。

贾芸见了姐姐,激动得上前两步,“姐姐!”

贾滟看向他,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想说些什么,一时竟也说不出来。转而看向卜氏,卜氏眼中含泪,见了她,杵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上前,“我的女儿啊……”

话未说完,便已哽咽,泪珠从眼眶滚落而下。

这是贾滟第一次见这个世界的母亲,脑海里关于卜氏的记忆争相涌来,一时有些绷不住。

她连忙眨了眨眼睛,上前去扶着卜氏,柔声说道:“妈,进屋再说。”

于是,一行人进了屋。

夏堇和锦葵又安排着跟来的人在哪儿安顿,一行人在外头整得十分热闹。

林如海给置办的是三进的宅子,正房是三间上房并排,正房两旁有耳房,两边游廊是厢房,有个小后院,后院里种着蔷薇、玫瑰等各式的花草。

母亲住在正房,贾芸住了东厢房,西厢房平时空置着。

贾滟和母亲贾芸经历过初始相见时的激动之后,在正房里说话。

“姑爷也是很有心,他大老远从扬州进京都,本是为了公事,谁知他拜见老太太之后,竟还能想到我和芸儿。”

卜氏坐在炕上,跟贾滟说起过年时林如海来看她和贾芸的事情。

第49章

049

在卜氏看来,林如海娶贾滟是看在荣国府的份上,若不是贾母出面,林如海是不可能会娶她的闺女。林如海回京之后,拜见贾母是理所当然,但是她和贾芸对林如海而言,只是需要他帮衬的姻亲,没必要亲自来看她。

“姑爷来了梨香院,先问我身体如何,平时如何用药。又问芸儿的功课,问我们住在荣国府里,是否会觉得不自在。”

卜氏的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对林如海的表现十分满意,她甚至感到受宠若惊,“若不是老太太和荣国府的两位老爷,我们哪能有这样的好福气,得这么一位好姑爷。”

贾滟没说话。

倒是贾芸听了,少年脸上露出几分愤怒,“姐夫自然还是比那望恩负义的卜朝义要好得多,一朝富贵,便忘了情义。”

卜朝义是之前跟贾滟私定终身的远方表兄,便虽然卜氏那时已经默许了两人的亲事,但没有经过媒妁之言,都做不得数。

后来卜朝义中了探花,被户部员外郎相中,娶了户部员外郎的女儿,他们却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贾芸那时已经快要十岁的少年,又早经历了父亲去世,心智比同龄人都要早熟。

这时说起卜朝义,“呸”了一声,说道:“得亏他早日中了进士,才让我们看清他的真面目。若是这次不中,又花言巧语骗了我们,哄得姐姐为他守着,等他再中了进士后翻脸不认人,那才叫亏。”

卜氏一听贾芸说起卜朝义,脸色都变了。

“祸从口出,这些话你也乱说!”

卜氏皱眉,怒声斥责,“今日你姐姐带着人回来,该说些好的。那些不曾有的事情,你说来作甚!”

贾芸见母亲动怒,撇了撇嘴,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