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1839)+番外

“……”

就这样,徐家人压根没给马主任等几个对自家有意见的业委会成员机会,干脆利落地搬走了。

过年期间和刚回国的亲家住在温泉山庄的度假屋,每天泡泡温泉、打打牌,两家人很快熟悉起来。

过完年就搬去了风荷雅苑,此后就长住这里养老了,三座合院相邻的院墙挖了个门洞,方便互相串门,有事喊一声也很方便。

徐茵和封燚过完年依旧忙得脚不沾地。

一个马上毕业了,要准备毕业设计、要考虑就业方向,还要兼顾夜市街17号的经营风向;

一个科技公司刚成立,前期要忙的事很多,刘医生再能干,一个人也干不了一整个公司的活,所以要招聘、要面试、要分派岗位、要安排培训……

别的倒是都能安排刘医生去管,但面试还得他亲自来。

饲料厂和肥料厂是中途收购的,充其量是养子,但这家公司是从无到有开起来的,可以说是他和师妹的亲儿子,自然倾注了不少心血。

他可不希望一手拉拔起来的视为亲儿子的公司,混入几个心术不正或懒馋奸猾之辈。

有封燚把关,徐茵对新公司招进来的员工还是很放心的。

倒是她这里,面临毕业,需要考虑的事太多了。

导师希望她出国进修,将来走国际路线,做个世界级的知名设计师。

如果没有复苏前世记忆,她或许会听从导师的建议,按部就班地在这个领域达成大师级成就。

但复苏记忆以后的她,一心只想攒功德,然后待这一世的父母寿终正寝,与师兄一起回归本源世界。

对修士来说,修真界才是吾心安处的家乡。其他位面不过是为了历练神魂而存在。

如此一来,她自然不打算出国进修,但本专业学了这么多年,毕业就放弃的话,父母也难免会有想法。

于是,和封燚商量后,她决定在学校附近开一家个人工作室,说好听点叫服装设计工作室,通俗点就是裁缝铺。

本来她没打算招人的,反正她手速快,脑子里又充斥着好几个世界的服饰款、设计图,接了单没几天就能交货,前期工作室订单想来不会太多,等后期忙了再找助手也不迟。

没想到马一丹主动来问她:“茵茵,你工作室招人吗?我想跟着你干!”

徐茵:“……”

现成的得力人手干嘛不要啊?

“招!”

就这样,仅由两人组成的yin服装设计工作室在学校正门对面的商务楼一楼开张了!

马一丹以为前期不会有订单,提前打印了一堆宣传册,打算开业这天发给路过的行人,给工作室好好做一波宣传,不然光拿工资没活干心里愧疚啊!

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徐茵就给她安排了任务:“这件晚礼服的主人半个月后要参加生日晚宴,有没有把握赶出来?这边还有个订单倒是不急,四月底之前赶出来就行。”

“……”

马一丹迷惘了:

“徐茵你上哪儿接的单子?”

徐茵低头还在接收国际传真:“哦,封燚帮我接的,他认识不少国际友人。”

马一丹:“……”

毕业即就业,就业即接单!

什么叫躺赢?

说的大概就是她吧?

徐茵把订单交给马一丹:“虽然是第一次接独立单,但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肯定行!加油!早日把你马设计师的名号打出去!”

马一丹懵了:“这是……要冠我的名吗?”

“那当然!你设计制作的不冠你名冠谁的?”

“……这两份都给我了,那你呢?不接吗?”

“我还有别的事,夜市街17号要开分店了,我得去看看。况且后续还会来单,到时候只会没空接,不会没单接。”

“……”

马一丹之前听毕业的学长学姐说:刚毕业的小菜鸟,初入职场没什么机会接到独立单,很多设计室、工作室的新职员,头两年基本都是帮人做嫁衣,冠名、提成什么的别想了,能给点设计费就不错了。

而她,毕业就在徐茵的工作室接到了独立订单,不仅给她冠名权,还给她高额提成……

瞬间感动得无以复加:“茵茵你对我太好了!”

徐茵:“……”

这姐妹在脑补个啥?

第1579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29)

“夜市街17号”应回头客们的强烈要求,终于要开分店了!

这次不再只做夜市生意,而是在闹市街区选了个全天候的两层楼大门店,早上九点半就开始营业了。

主营依然是各地滞销的蔬菜瓜果,但为回馈新老顾客,在二楼腾出了一个角落,布置成生鲜区,上架了一批收购途中顺便从产地直采的生态牛羊肉、鸡鸭等禽类及其蛋类还有少数海鲜。

这个世界和她以前穿过的现代位面大差不差,哪些地方盛产什么,对游览过全国乃至全球的徐茵来说,不要太清楚。

大草原的生态牛羊肉,峨眉之巅的天山雪鸡、岑溪三黄鸡,水乡的麻鸭、东北的鹅,乳山的牡蛎,舟山群岛的带鱼,太湖的鱼虾蟹,大山里的山珍和蜂蜜……

总之,滞销农产品的收购车队无论走到哪儿,都会留一辆空车来装产地特色的食材,大江南北、山川湖海,甭管这食材有没有名气,只要是地标特色,都会采购一车回来。

冷藏车里的氧气泵、保鲜箱充了灵气,运到店里,活的依然活蹦乱跳,冷鲜的也是最新鲜的状态。

这些地标特色的农产品,其实有政府的能量在推动,以此来宣传地方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或顾客。若能带动地方经济,也是政府的政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