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下,让朕来(311)

而事实上——

祈善和康时之间的气氛并没她想象中那么剑拔弩张、火药弥漫,因为康时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瞭,他笃定道:“你不是元良,你究竟是谁?顶著他的名讳到处……”

康时不好说剩下的话。

祈善这些年可浪瞭。

隻要是人愿意干的事情,他都不干。

祈善没回答,而是看著康时许久,终于想起瞭什么,试探性问道:“你是康傢四郎?”

康时点头:“嗯。”

祈善:“……”

如果说这世上什么人是他最不想碰到的,一是祈氏老宅的老人,二就是真正祈善的母族。

真正祈善的母族,姓康。

他以前也听“真祈善”说过外族傢又几个表兄弟,但因为上一代某些原因,两傢很少走动,祈善也隻从“真祈善”口中听过康傢表兄,却始终没见过人。多半就是康时瞭……

康时:“现在能坦白你是谁瞭吗?”

既然康时是“祈善”的表兄,祈不善自然不能给坏脸色,还得耐心坦白交代一些被隐瞒的事情。他当年顶替身份之后就没有再回去,偶尔有通信也是模仿“祈善”的笔迹。

笔迹不敢说十成相似,也有九成九瞭。

祈氏老宅的人觉得奇怪但也没怀疑……

祈善吐出一个他自己都陌生的名字。

“我是……谭曲,谭乐徵。”

康时微微睁大眼睛:“你是谭曲?你是谭曲,那么元良去瞭哪裡?你为何顶替他身份?”

祈善不知该从何说起。

康时又道:“我听元良说起过你——”

他那位表弟看似温和好说话,但骨子裡却是个倔驴脾气。幼年便放话说“阿父败光的祈氏清誉,善替他拾回来”,便真拒绝曾经闹得很难看的母族帮助。康时没少听人说这位表弟,但见过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尽管接触不多,但是——

“祈善”那样的脾气,少有人不喜欢的。

“元良人呢?”康时又问瞭一句。

但回答他的却是祈善深深一躬,还有一句“对不起”,康时立在原地眨瞭眨眼,聪慧如他岂会猜不到什么意思?蓦地,脑中轰的一声,一片白茫茫,表情放空,完全傻瞭。

“对不起又是什么意思?”

多年教养让康时没上前抓人逼问。垂在身侧的手紧瞭又紧,手心何时被汗水打湿也不知。

祈善避开康时的视线。

“意思就是——元良不在人世瞭。”

轰——

惊雷在康时脑中接连炸开。

炸得他头昏眼花,踉跄著倒退数步。祈善下意思想伸手搀扶,但手指却停在半空,不自然地蜷缩起来,将当年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包括“祈善”尸身留在“山海圣地”一事。

他说完很久,康时都没反应过来。

这“玩笑”实在开得大瞭。

他怎么也没想到此行“收获”这么大。

又是疑似“真龙”的神堂,又是表弟“祈善”早已不在人世的噩耗。他当年听到“恶谋”祈善的大名,初识觉得是巧合,凑巧同名同姓同字罢瞭,之后被证实,他又以为是表弟受瞭刺激或者成长瞭,终于摒弃“过于纯真”的想法,进入另一个极端……

真正见瞭人才知道,此祈善非彼祈善。

他真正的表弟夭折多年?

康时一时接受不瞭。

问:“那为何不坦诚告之?”

祈善道:“老宅隻剩几个老人瞭……”

这是委婉的说法。

说得直白一些,祈氏在“祈善”上一代就败光得隻剩空壳,没什么血缘亲近的族人,没必要告知。至于“祈善”的母族外族傢……

在祈不善记忆裡,两傢私下有无走动不知,但明面上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再加上康氏当傢人更迭,关系更远瞭。

因此——

他就一直瞒著。

康时被说得噎瞭一下。

“我也曾经委托人打听康傢的事情……”祈善说得温吞,眼神带著点儿微妙,“……感觉不是很适合坦白。倒不如瞒著,让你们误会他还活著……”

===235 你说你看上谁瞭【求月票】===

“可即便如此,你也不该……”

康时说到此处顿住。仅从祈善表述的内容来看,此事也怪不得他,他为此还鬱结于心多年。真正的仇人晏城又已经去见阎罗王,康时心裡有火气也不知道该往哪裡发。

话到嘴边改瞭内容。

“……你也不该如此行事……”

辛国和庚国两地不是祈善的活跃地区,因此他“恶谋”的名声鲜为人知,但出瞭这俩国,大陆西北对祈善可谓是谈之色变。

表弟一个小圣人变成大恶魔???

祈善道:“在下也学不来他那一套。”

他们俩本质就是不一样的人。

即便他强迫自己去学那一套作风,估计也隻能学个皮毛,无法扬名不说,还会落得个“虚僞”名声,还不如坦荡些。对文心文士而言,“恶”从过来不是会被人讨伐的原罪。

无能才是!

文心文士之间比的是计算和谋略,比的是阴谋和阳谋,而不是比谁更加善良坦荡君子。

因此,祈善不认为自己做错瞭。

康时被祈善坦荡光棍儿的回答噎瞭下。

过瞭半晌,他勉强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用平静的目光打量著祈善:“你准备怎么做?一直顶著他的身份?就这般下去?”

人都是自私的。

康时也不例外。

感情上无法接受祈善“冒名顶替”的做法,但文心文士惯有的理智却遏制他生出阻拦的想法——因为祈善继续顶替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至少在外人眼中,他的表弟,祈傢“祈善”一直还活著,死的人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