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下,让朕来(412)

二者的区别, 不过是早点饿死冻死,或者受瞭无数苦难之后再冻死、饿死。

林风虽然还不懂, 但她看得出来,郎君和顾先生对她稚嫩的提议并不赞同。

于是,低声道歉。

“……风失言, 请郎君、先生勿要动怒。”

沉棠道:“没生气, 不怪你。”

她隻问林风:“庶民为何会饥饿?”

林风道:“傢中无钱无粮, 天时不好, 耕作收成少,田税重, 吏贪腐……还有……”

她尽可能去想各种原因。

但沉棠却说:“不不不,你说的这些都是原因,但都不是最根本的理由。”

林风眨眼:“请郎君解惑。”

沉棠道:“没地种。”

林风愕然一瞬:“没、没地种?”

这个理由她是没想到的。

沉棠也没将林风当成九岁小孩儿, 有些教训该说就说,没必要等林风去跌跟头。

“对, 没地种。”

沉棠缓和口吻:“我不否认诸如令堂这样的人,搭棚施粥、造桥修路的初心, 必然是为瞭尽己所能帮助苦难百姓。或许是为瞭名声,或许是为瞭怜悯, 这种精神都值得肯定和鼓励。但,令堂是令堂,豪强世傢归豪强世傢,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动员有钱有粮的世傢豪强捐献赈灾?呵呵,他们别跳出来阻碍都算不错瞭。

沉棠说的话颠覆林风以往的认知:“对于豪强世傢而言,赈灾本来就是一件对他们而言没实质性利益,甚至损伤他们利益的事情。除瞭名声, 还能获得其他好处?”

林风噎瞭一下。

她想起来,阿娘做那些善事的时候,的确有遭受各房或明或暗的讥嘲,吃力不讨好, 这个世道粮食珍贵,白白便宜庶民作甚?但阿娘都是以“为XX祈福”之类的名义去做,他们也不能明著反对,隻是心裡不痛快。

若真是有利可图,为何做的人少?

沉棠继续。

“赈灾本来也是治标不治本。”

林风求教:“如何能治本?”

“想真正解决庶民的困苦境地,有且隻有一个办法,便要让庶民有自己的地可种。”

林风道:“不能开垦荒地吗?”

沉棠则道:“那能开垦多少地?这些地肥力不足,庄稼生长不好,庶民收成自然不好。真要是一块肥沃的地,早被人占瞭。”

让百姓形成良好的自给自足循环。

奈何土地属于有限资源。

庶民地多,世傢豪强的地就少瞭。

再说,所有庶民去种自傢的地,他们的土地谁来种?聘人来种也不划算。

隻有庶民没瞭地,经济上无法养傢,才会贱卖自身给他们种地,这才是划算的。

至于这么干会形成的恶果?

反正又不是他们吃。

他们依旧住豪宅,有上百下人伺候,吃喝不愁、光鲜亮丽,庶民饿死会影响他们少吃一碗精米?世上庶民这么多,死瞭这一批还会有另外一批,自傢的地不愁人种。

林风闻言静默良久。

她以为自己获得“齐民要术”的文士之道,在这世间便有瞭立锥之地,未来能与世间人杰一争高低,但如今看来,自己要走的路远比她想象中漫长而艰辛。

林风以为庶民苦困是因为天时不好,田地肥力不足,言灵或许能解决问题,世间庶民再不受冻馁之苦。至于人祸频繁,底层官吏贪污不止,这些也可以狠抓治理。

但林风却未想过。

庶民没有地可种该如何。

为什么会没有地种???

沉棠:“好东西,谁都会想抢的。”

例如她看肥到流油的大富豪,也想提剑,通过手段将他们的资産划到自己名下。

【劫贫济我】

林风满面羞惭。

沉棠倒不觉得是什么大事情。

谁也不是天生全知全能,每个人的视野都受限于自身的立场和环境,她不能苛责此前在内宅娇养长大,一夕变故流落民间的林风,一下子与最底层的庶民共情。

即便是庶民自身,很多时候也看不清自身为何过得那么艰苦,便以为是“命”。

沉棠让林风去取东西。

见林风离开,顾池才出声:“主公为何不让令德跟著无晦他们一起安顿庶民?”

多接触,开窍才快。

沉棠摇摇头。

是她故意从褚曜手中将林风调来的,让林风忙著整理治所,暂时与浮姑城庶民隔开。她这么做的目的也非常简单:“望潮善察人心,难道会认为庶民都是良善之人?”

顾池:“自然不是。”

反而不少庶民的恶行更加恶心,但他们愚昧无知,内心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令德年纪虽小,堪堪九岁,但九岁在一些愚昧之人眼中,已经是可以带回傢玩乐狎亵的年纪瞭。”沉棠语调平静,神情也平静,“我不能保证令德在外奔波学习时候的安全,倘若一个没注意出意外……学习可以慢慢来,我还没缺人缺到压榨童工的程度。以浮姑城如今的状况,望潮以为这个可能性很小吗?”

顾池:“……”

他还真没思虑这么周全,或者说,他也犯瞭跟林风一样的错误。沉棠并未在这个话题上逗留:“行动尽快,趁著张氏他们没反应过来。大过年,杀头肥猪添点年味。”

说完将治所的账册放一边。

大致看过,赤字惨不忍睹。

再看也看不出钱来。

若张氏“慷慨解囊”,沉棠才有馀粮馀钱搞以工代赈,重振浮姑经济,再遍及河尹全郡。赵奉、共叔武这俩超级能打的武胆武者、人形推土机,才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