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489)
这才短短两天,她便收到消息。
官员气喘吁吁来报。
“公主,西营地那边……那边灾民少瞭一大半,都去做工瞭!皇上来信责问,为何我们不跟著做……”
舒莹顿时紧张起来。
“他们,他们真的开始瞭?”
不可能,这才两天啊!
西营地的灾民去做工挣银子,大部分地方都包吃住,这大大减轻营地内的负担。
馀粮多瞭,剩下的、不能做工的老弱病残,他们每顿分到的就多瞭。
另外,去做工的傢人也会带些肉食回来,给他们打打牙祭。
孩子们年纪太小,无法做工,或让他们跟著农人,去营地外的地裡松土,帮些小忙放放风,或让官员授课,叫他们念千字文、四书五经。
西营地上下和乐融融,灾民们渐渐走出伤痛。
灾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生活的希望。
官员们看著营地裡的景象,无一不感慨这变化之大。
“本想著,公主不懂如何赈灾,隻是走个过场,好让皇上封她做长公主,不料她如此尽心尽力,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儿。”
“是啊。我天啓若有这样的长公主,才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夸赞昭华的奏折到瞭宣仁帝手裡,也超乎他预料。
相比之下,舒莹就做得不尽人意瞭。
她隻知道分发粮食,甚至连这点小事都做得磕磕巴巴。
死瞭好些灾民,都是因为她管治不当。
说什麽将功赎罪,他瞧著倒是乱上添乱。
“传朕旨意,将两处营地都交由昌平治理。”
圣旨传到东营地。
“公主,皇上的意思,这东营地还是您主事,但大事上还是由昌平公主做主。您配合著做就是瞭。”
舒莹脸上的笑容狞然,“儿臣接旨!”
该死的昭华!
竟然要来抢她的风头!
要管理两个营地,不是轻松事。
昭华更忙碌瞭,以至于她没时间去过问其他事。
比如,魏玠有没有回来,他现在如何瞭。
她总想著,若没有意外,不出一个月赈灾就能结束,来这儿后她也写过信给他,和他说瞭赈灾之事。
他外巡回城后,应该会等著她,若真有急事,他一定会来此地找她,而他现在没消息,必然在处理皇上赐婚的事,她不必太著急。
等处理完灾民问题,被封为长公主,她再和魏玠细谈赐婚和那秘药的事。
可是,人都有疲惫失望、放弃的时候。
她认为的理所当然,早已被渐渐消磨。
魏府。
大红喜绸挂满门廊。
墨韵轩。
魏玠已经换上喜袍。
他的脸色异常苍白,仿佛大病之人,活不长。
明明是大喜的日子,陆从却是要哭不哭的模样。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万事不顺,舒莹报複
灾民们得到妥善安置,都来感谢昭华。
他们对著她行跪拜大礼,孩子们也都喜欢缠著她,或唤她公主千岁,或称她是好心的仙女。
舒莹比不上她,嫉妒心越来越重。
“她哪裡做得好?不过是让他们去做工,我也能办得!父皇为何什麽都交给她!
“这些该是我的!”
她憋瞭许多怨气,每到无人时就兀自发洩。
一旦不顺,做什麽都不顺。
同样是让灾民自创收,西营地那边的势头甚足,他们这边却一直偷懒,不见成效。
舒莹十分费解。
前世她来赈灾,就没这麽多麻烦。
为何这一世就改变瞭呢?
就是因为昭华!
她本该被关在冷宫,自生自灭。
如今却跑来抢夺她的殊荣!
舒莹恶狠狠地盯著帐篷外、西营地的方向。
没错!
一切的源头,就在昭华身上。
应该让她消失!
当晚刮起东风。
西营地莫名起瞭火。
其中一个帐篷的火势最大,尽管官兵们救火又救人,还是没能把所有人救出来。
昭华听见那些被困火海、痛苦的嘶喊声,仿佛寒冷的冰水浇灌下来,整个人无法动弹。
“公主,危险,我们得去那边!”阿莱将她拉走。
昭华如同遭到梦魇,回到前世,目睹母后被活活烧死的那晚。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脸色一阵白一阵青。
旋即,她晕倒瞭。
昭华再次醒来,是在三个时辰后。
阿莱端著药碗,要给她喂药。
彼时,天已经微微亮。
她坐起身,神情恍惚地问。
“人都救出来瞭吗?”
阿莱半低著头,语气沉重。
“死瞭五个人,还有一人烧成重伤。公主,我们都尽力瞭。奈何火太大……”
昭华的双手握成拳,嘴唇紧抿。
她一言不发的时候,想瞭许多。
这次的火,很有可能是人为。
她要阿莱去调查,但阿莱更加不敢离开她一步。
“公主,如果是人为,属下更应该保护好您。”
死瞭人,事儿便大瞭。
即便不是阿莱去查,官员们也会查。
很快便有瞭结果。
原是有人纵火。
当晚,有个起夜的孩子亲眼瞧见瞭。
他被吓坏瞭,指著其中一个灾民哭喊。
“是他……是他点瞭火!呜呜……”
纵火犯被当场拿下,但没有审问出什麽来。
“是我不服!别人能得好差事,我却隻能给人倒夜香!那就都去死吧!!”
他动作极快,抢过一旁官兵的佩刀,自刎而亡。
舒莹听说此事,眼底猩红。
“让他烧死昭华,他烧死那些灾民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