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670)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公主府内外都有魏玠的暗卫,让阿莱送信,目标太明显。

思虑再三后,她将这任务交给不甚起眼的木头。

木头擅长隐藏自己的行踪,但面对重托,他也怕把事儿办砸瞭。

“公主,一定要我去吗?”木头局促不安,半天不敢接信。

阿莱直接把信塞给他,压低声音训斥。

“别磨蹭瞭!这事儿很重要,务必要尽快把信送到南山王手裡!”

昭华柔声宽慰他。

“别怕,不是什麽特别要紧的事,隻是一封傢书。

“这信是次要的,你的安全才是首要。

“就当去皇城玩一圈,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好吗?”

木头听著这话,心裡舒坦多瞭。

他高高兴兴地把信收起来,笑得见牙不见眼。

“公主,我一定平安回来!”

他是个急性子,说走就走。

阿莱不放心,请示道:“公主,如此重要的事,是否要派人跟著点,也好有个照应。”

昭华摇头。

“不需要。人一多,势必会被魏玠的人察觉到。”

既然提起那些人,阿莱又补瞭句。

“公主,那些暗卫好像换过一拨瞭。”

昭华没有内力,无法觉察出那些细微变化。

她追问阿莱,“突然换人,是有什麽讲究?”

阿莱曾做过暗卫,对此有确切看法。

“一般而言,除非是暗卫犯瞭错,办事不力,否则不会被换。

“像这种全部替换、重新佈阵的,更是少见。

“但如果是魏相,倒是能理解……”

后面的话,阿莱也不知能否直言,抬眼去看昭华的脸色。

昭华没有打断她,静静听著。

“魏相很可能是为瞭上次公主中毒一事,稳妥起见,将原本保护不力的暗卫给换瞭。”

闻言,昭华没有半分喜色。

她提醒阿莱,“那些人,你要多加提防,弄清他们都在什麽位置。”

“是,公主!”

昭华表面不动声色,但等阿莱也出去后,她神情恍惚,思绪不知不觉就飘远瞭。

十天后。

木头将信送到瞭南山王府。

如今的南山王,看似地位不变,实则早已被削权。

他平日裡没有公务,十分清闲。

在魏玠把控朝政以前,南山王还有过请辞的念头,想去做个普通百姓。

但现在形势紧张,他不敢离开。

他也料到,昭华早晚会找上自己。

隻是,比自己预想的晚。

南山王打开信,确认是昭华的字迹。

信上没有嘘寒问暖的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他——是否愿意与她联手,重振王权与朝纲。

对此,幕僚们纷纷劝阻。

“王爷,长公主早已失势,她人在昌平,无非是想利用您,好占尽渔翁之利。即便输瞭,她也不会受到太大牵连。鸡蛋不能与石头相撞,望您三思啊!”

南山王从容道。

“你们误解瞭。昌平与本王联手,并非是要和魏相斗,而是想与魏相分权。

“没有你死我活,顶多是此消彼长,互相制衡。”

在幕僚们听来,那都是同一个意思。

反正都是要站在魏相的对立面。

他们正在商议要事,有人来报信。

“王爷!王爷!皇上要将太上皇迎回宫瞭!”

幕僚们互相看瞭眼,几乎是同时发出疑问。

“这……魏相能同意?”

第八百六十五章愚蠢

肃成帝没有与魏玠商议,便一意孤行地决定迎回太上皇。

他已经做好会被魏相指责的准备。

然而,魏玠入宫面圣时,却对此事隻字不提。

他向肃成帝所禀之事,皆是与战事有关。

肃成帝坐在龙椅上,如芒在背。

对于魏玠所提的,他左耳进右耳出。

终于熬到魏玠禀告完,肃成帝鼓足劲儿,反问。

“魏相,您没有别的事瞭吗?”

魏玠眉眼清俊,仿佛不含任何杂质。

他拱手行礼,回道,“是,臣暂且无事瞭。”

肃成帝觉得困惑。

难道魏相还不知道——他要把父皇接回来的事?

左思右想后,肃成帝还是决定先坦白。

哪知,魏相听完,仍然没有太大反应。

“皇上既然做瞭决定,臣这便让人去安排。”

肃成帝愈发震惊瞭。

“魏相,不怪朕先斩后奏?”

魏玠神情严肃地更正他。

“皇上乃是君主,您做事,无需向任何人奏请。

“臣如何敢怪罪您?”

肃成帝从来不认为,自己的位份比魏相高。

母后也时常提醒他,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征询魏相的意思。

而父皇的事,又存在著诸多蹊跷。

皇姐来信,虽然没有明说,但隐约透露出——迫害父皇的人就是魏相。

一时半会儿的,肃成帝实在不晓得如何处理此事。

他能想到的,就是先确保父皇的安全。

本以为魏相会生气,没想到他如此心平气和。

肃成帝稍微松瞭口气。

忽然,魏玠又问。

“隻是不知,太上皇回宫后,要住在何处?还有那些朝政,日后群臣是否要先奏请过太上皇?”

肃成帝一心救人,倒是没来得及想那麽多。

被魏玠这麽一通问,他思索瞭片刻。

“宫裡那麽多住所,父皇想住哪儿就住哪儿。

“政务,政务也可以让父皇……”

肃成帝边说边看魏玠的脸色,生怕自己又做错什麽。

魏玠听到这儿,不置可否。

他仿佛没有任何意见,随后便恭敬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