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741)
“殿下!”
衆人痛心疾首,却又无法违抗。
王宫内。
魏玠一回来,就著急去见昭华。
昭华正在喝安胎药,看他如此焦急,还以为有什麽事发生。
“怎麽瞭?”
魏玠走到她身边坐下,面上挂著淡笑。
“那些藩国馀孽都被抓瞭,这事很快便能解决。
“如何,孩子可有闹你?”
他熟练地将手放在她小腹,感受著裡面的小生命。
自那场大火后,昭华对他也坦诚瞭心扉,但短时间内还做不到像以往那样熟稔自然。
对于他突然伸来的手,她有避开的动作。
魏玠看在眼裡,稍稍一怔,随即笑著缩回手。
昭华见状,主动抓住他的手,再次将其放在自己小腹前,对著他温柔一笑。
第九百六十九章斩首示衆
翌日,午时。
藩地前朝王子被带到行刑台。
百姓们围在台子周边,表情冷漠,事不关己。
魏玠坐在监斩官的位置上,视线淡淡地落在那犯人身上。
随著一声“斩”,刽子手挥起大刀。
而后便是人头落地,血溅当场。
小莲直到死的那一刻,脸上都含著笑容。
他是个懦夫,无法承担起複国的大任。
父王真不该把希望放在他身上……
现在,他解脱瞭。
牢房内,龙将军一衆人面色铁青,隐忍不发。
殿下一死,他们这些人又能做什麽呢?
不过是树倒猢狲散。
龙将军握著拳头,用力砸在墙上。
手背破皮流血,也不及他心裡的痛。
他所效忠的王室,彻底没瞭。
那他活著还有什麽意义!
……
魏玠出于对藩地的管控,不得不处死小莲。
但他还是破例让人安排厚葬。
小莲的尸体被送到陵园,和他的父王母妃葬在一处。
刚安排完这后事,牢房那边来报。
“大人,那姓龙的自戕瞭!”
魏玠听闻这消息,并不意外。
那位龙将军对王室忠心耿耿,複国的希望没瞭,自然也没瞭活路。
他负手而立,颇为平淡地吩咐道。
“同样给与厚葬。
“至于剩下的那些,尽数发配至边境修筑城墙。”
“是!”
与此同时,王宫内。
太后依然对著火那晚的事心有馀悸。
她拉著昭华的手,千叮咛万嘱咐。
“这藩地危险重重,让你舅舅多派几个高手来护卫,母后才能放心啊。”
昭华十分从容,笑著道。
“母后,魏玠已经抓到瞭那些前朝馀孽,舅舅在皇城有诸多不便,还是不要劳烦他瞭。”
说著,她又扯开话题,问起瞭弟弟陈王。
“常恒这些日子表现如何?没再闹著不愿念书吧?”
太后欣慰道,“自从魏玠对授课做瞭些改变后,恒儿就一直很爱学。我是一点都不担心他瞭。”
昭华点瞭点头,“如此甚好。”
她视线辽远,思绪飞向远处。
等到常恒长大,登上帝位,一切就能安定下来瞭。
……
几天后,皇城。
皇宫裡的太后听闻藩地的近况,眉头不展。
“魏玠已将那些藩国馀孽处置完瞭?他这动作倒是快,但是,怎麽没听说他事先上过折子?”
手下人回,“魏大人先斩后奏,并未向皇上请示。”
太后顿时脸色一沉。
“果然,他是没把皇上和本宫放在眼裡瞭!这样大的事,他自个儿就做主瞭!”
手下觉得这无伤大雅,但不敢反驳太后。
太后又问,“皇上是何反应?”
“皇上认为,魏大人做得很好,已命人准备赏赐之物瞭。”
太后一听这话,愈发气不打一处来。
“糊涂!皇上这麽做,根本是纵著魏玠!你去叫魏玺过来,本宫有事交代他!”
“遵命!”
不多时,魏玠来到太后宫中。
他看著懒洋洋的,像是没睡醒。
太后看他这麽没精气神,心生不悦。
“你有多久没关注藩地那边的事瞭!”
魏玺行瞭个礼,回:“臣的探子每日都有飞鸽传书。不知太后娘娘所言是何事?”
“还能是什麽事?你的那个兄长真是瞭不得,除掉那些藩国馀孽后,藩地便是他的天下瞭!你让本宫怎麽还能坐得住!”
魏玺抬起那阴险的眸子,“娘娘,魏玠隻是奉旨管理藩地,他的生死,完全在您和皇上的一念之间。隻要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现在就能派兵去藩地诛杀。”
太后皱眉。
“说得轻巧,若师出无名,便是落人口实瞭。”
魏玺出主意道。
“随意处置藩国前朝王室,便已经是重罪瞭。毕竟自进攻藩国以来,皇上从未下过这类命令。既抓瞭人,就该先听皇上定夺。魏玠直接把人杀瞭,就是越权,是藐视皇威。”
太后一听,立马有瞭精神。
第九百七十章 让魏玠承担后果
太后让人去请肃成帝,母子二人见瞭面,太后就对肃成帝说起魏玠的事。
肃成帝闻言,十分不认同。
“母后,您怎可能如此做?
“魏玠此次有功,应该赏他,朕怎麽能治罪于他?
“这根本不合道理!”
肃成帝正在学习如何做个真正的皇帝。
是以,他已经有瞭自己的是非标准。
胡乱斩杀功臣,这是昏君所为。
太后则觉得他太迂腐,不懂得趋利避害、未雨绸缪。
“是功还是过,都是皇上你说瞭算。
“魏玠没有禀明你,就随意处置瞭那藩国王子,过大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