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768)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太后咬牙道。

“你们……你们这是在干什麽!

“就算对此案还有疑惑,也不能在这个场合下闹事,今天可是新皇登基!”

梁王站在她身边,不知所措。

随即,太后直接抓著他胳膊,将他按在那龙椅上。

“先皇遗诏,传位梁王,尔等不先拜见新皇,反倒集体闹事,意欲何为!”

褚思鸿声如洪钟。

“太后!就事论事,太上皇之死,本该彻查!”

“哀傢有说不查吗?凡事有轻重缓急,今日新皇登基,其他事情就该暂时放在一边。证人不会跑瞭,何况那魏玠已经认罪,隻待进一步审查,你们居心叵测地逼迫哀傢和新帝,还说不是要造反?”

大臣们都不敢言语。

但,他们中很多人是太后提拔上来的,自然希望太后扶持的梁王能够上位。

昭华上前一步,眼神坚毅地开口。

“今日提起父皇被害一案,是因为,我怀疑他是被太后您所害!您这样做,为的就是扶持梁王登基,为他铲平所有阻碍!”

“简直胡言乱语!”太后当即驳斥。

昭华又列出疑点。

“刺客能够轻易进入父皇寝宫刺杀,便是宫中守卫有失!但到底是他们失察,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制造漏洞,好让刺客能行事?”

太后反驳,“那是因为刺客武功高强!”

昭华又提出疑问。

“杀人,再加放火,闹出这样大的动静,饶是再高强,侍卫们总能觉察到!

“但却任由那火势冲天,烧瞭许久才行灭火之事,这合理吗?”

太后怔瞭怔,正想著如何狡辩,昭华又问。

“另外,太后一直对外称,是宫外刺客行刺,但至今没有发佈相关通缉令,也没有刺客的画像流出。这是为何?”

太后理所当然地说:“那刺客行踪诡谲,没人看见!”

昭华冷然一笑。

“既然没人看见,如何确定是宫外来的刺客,而非宫内人所为!”

第一千零九章一起问罪!

面对昭华的重重逼问,太后强装镇定。

“这些都是案件的细节,哀傢暂时无可奉告。

“何况是告诉你这被指认为凶手的?

“来人,还不快把长公主请出去!”

今日这样的大好日子,昌平就不该来。

宫中侍卫冲进来,褚思鸿护在昭华前面。

“我看谁敢动!”

太后怒斥。

“褚思鸿,既然你存心造反,好,哀傢就将你一起问罪!”

南山王立即发话。

“太后,也要把本王一同抓瞭吗?”

太后冷笑。

“隻要南山王不像昌平一样行造反之事,哀傢当然不会那样对你。”

她让南山王自己做选择。

是要服从她这个太后,还是和昌平同谋。

眼下的局势已经很明显瞭,和她斗?昌平根本没有胜算。

她既掌管著前朝和皇宫,又手握所谓的先帝遗诏,谁敢不从?

也隻有昌平犯傻,想要蚍蜉撼大树!

忽然,昭华手裡也多瞭份诏书。

“太后,梁王现在登基还太早,我这儿也有遗诏!”

太后双眸眯起。

“不可能!你手裡的遗诏是假的!”

真的早就被她……

等等!

真正的那份遗诏呢?

太后突然回忆起,皇上驾崩那日,魏玺看过遗诏后,就杀瞭程文广。

那之后,她就被魏玺给挟持瞭,并未亲眼见过遗诏。

后来魏玺也被制服关押瞭。

那遗诏呢?

是被魏玺毁瞭,还是……落在瞭昌平手裡?

太后再次看向昭华,心跳如擂鼓。

可转念一想,即便那是真的又如何,她这也是加封瞭玉玺的。

昭华举著遗诏,群臣互相观望,都不知道这是个什麽情况。

长公主也说有遗诏,真假难辨啊。

昭华语气肃冷。

“太后如何证明,你那份遗诏是真的?”

“遗诏上有印章,再者,哀傢无需向你证明!”

昭华亮出遗诏,上面清清楚楚也印著玉玺。

“都看清楚瞭,我这份遗诏是真是假!”

南山王从容道。

“昌平手裡的遗诏也有印章,看来,遗诏一事存在歧义。”

太后怒吼。

“混账!先是挑起太上皇一案,眼下又拿份假遗诏来,哀傢看你们就是蛇鼠一窝,想要谋夺皇位才是真!”

昭华目光一沉。

“谋夺皇位的,是你!”

她手一指。

“你囚禁父皇,任由魏玺对他百般折磨。

“为瞭独掌大权,你架空肃成帝,笼络群臣排挤他,令他鬱鬱寡欢。

“之后更是行监视之事。

“魏玺毒害肃成帝,难道太后当真不知情?

“恐怕也像父皇的遭遇一样,太后都选择瞭忽视不见吧!

“肃成帝一死,你就著急扶持梁王上位。

“你是什麽心思,昭然若揭。

“挟天子令诸侯。太后,你的算盘这样响,想让人不听见都难啊!”

太后厉声呵斥。

“你这是危言耸听!

“哀傢清白,不曾做过你说的那些事!

“你们都愣著干什麽,快把她轰出去!轰出去——”

然而,昭华也是带著人过来的,何况还有褚思鸿和南山王护著,那些侍卫不好直接动手。

太后觉得她太愚蠢。

梁王登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她这麽闹,根本改变不瞭什麽。

殊不知,昭华要对付的,并非太后。

她对著勉强坐在龙椅上、早已脸色发白的梁王道。

“梁王,方才我说的这些,全都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