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769)
“你身边的那位太后,她口蜜腹剑,连亲儿子都能害死,何况你这非亲生的?
“你瞧,之前她在你面前是何等慈爱友善,方才又是怎样一副面孔。
“你若回到梁地,还能和自己的母妃在一起生活,母慈子孝,好不快活!
“可你若是成为太后的傀儡,等到你稍微长大,就会成为又一个亡魂!你想清楚,可愿?”
梁王倏然起身,逃也似的跑下来。
“不!本王不愿!本王不要做这个皇帝瞭!”
第一千零一十章人证,遗诏是假的
梁王还是个孩子,虽比同龄孩子沉稳些,但比之大人,并没有太多见识。
他更加想不到,平日裡温和慈善的太后,怎会有这样凶狠的嘴脸。
还有长公主说的那些事儿。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现在想来,以前太后从未召见过他,皇兄病重后,太后才把他接到皇宫。
他直觉,长公主说的更可信些。
梁王跑得甚快,仿佛那龙椅烫屁股。
太后抓都没抓住,呵斥他。
“站住!”
随即意识到自己语气太重,稍微缓和些,“皇上,你不可受奸人挑拨啊!今日是你登基的日子……”
梁王跑到群臣之间,头上的冠帽都歪瞭,来不及整理,连连摆手。
“不,不!本王不做这个皇帝瞭,不做瞭!”
他十分抗拒,隻想回梁地找母妃。
大臣们大受震撼。
登基大典,新皇突然就“退位”瞭。
这情况也是闻所未闻啊。
“皇上!”太后的眼神阴厉起来,“不可胡闹!你应当奉先帝遗诏……”
昭华打断她。
“太后,既然梁王不愿做这事儿,您又何必苦苦相逼呢。先帝最疼爱幼弟,想来,若是先帝还在世,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场面。”
梁王重重点头。
“对,本王不愿!求太后成全!”
宫裡已经死瞭两个皇帝瞭。
他有些相信,真的和太后有关。
他不想成为下一个肃成帝。
忽然,一个女人跑进大殿,激动地抱住梁王。
“儿啊!”
她便是梁王的生母——陈太妃。
见到母亲,梁王更是热泪盈眶,回抱住她。
“母妃!我好想您!太后说,等我登基,才能把您接到皇城来,您怎麽这会儿就来瞭?”
陈太妃抱著梁王,敌视著高位的太后。
“她骗瞭你!
“我是被她给囚禁起来瞭!
“当初她派人把你接走,我便觉得不对劲,后来听说她要让你做皇帝,我当即就想赶来制止,没成想她先动瞭手,把我给绑瞭!”
“什麽!竟有此事?”梁王颇为震惊。
陈太妃怒指太后。
“先帝在位时,你垂帘听政,把控朝政,把先帝逼得鬱鬱不得志。
“你害死你自个儿的孩子,现在还想来害我的孩子!”
太后阴冷著眸子,看向昭华。
这陈太妃,一定是昌平带来的!
该死的贱人!
她们一个都别想阻挠自己!
“好啊,你们母子是要抗旨不成!”
陈太妃不是疼爱儿子吗,太后继而发话:“梁王不登基,那便是抗旨不遵,哀傢这就处置瞭他!陈太妃,你可得好好想想,要怎麽做!”
陈太妃瞳孔一震。
她也没想到抗旨这一茬。
难道左右都是一死吗?
随后,陈太妃下意识看向昭华。
昭华淡然道。
“抗旨,也要这旨意为真才行。
“程文广已死,遗诏如何,很难查证,是以谁都可以造假。”
太后怒吼:“你手中的更加假!”
昭华不置可否。
而后她召瞭一名宫人进来。
那宫人正是伺候太后的近侍。
“奴才亲耳听见,太后让……让丞相假造遗诏!”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那位被太后提拔上位的丞相更是脸色铁青。
“胡言乱语!本官从未做过此事!”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后败瞭
得知遗诏是太后僞造,百官哗然。
但是,也不能听信那宫人的一面之词。
还是有人站在太后这边,为她说话。
太后冷哼。
“好啊,昌平,你为瞭诬陷哀傢,竟收买瞭哀傢身边的人!
“来人,把这个吃裡扒外的东西拖出去,杖毙!”
那宫人赶忙爬到昭华身边。
“长公主救救奴才!奴才所言都是真的啊!”
昭华神态自若。
“太后是恼羞成怒瞭吗?
“若真的问心无愧,敢不敢让大理寺审一审丞相!”
丞相手心发汗,但表面镇定如常。
“本官没有做过,不怕审问!”
僵持到此,似乎怎麽都难以辨明真假。
褚思鸿道,“不怕审是麽,那我来!”
他大步上前,揪著丞相的衣领,把他拖瞭出去。
丞相脚下趔趄,根本站不稳。
“放开我!你想干什麽!放开——”
太后急得训斥。
“大胆!褚思鸿,你怎敢以下犯上!”
论官职,丞相比他要高。
其他官员都不敢出手制止,甚至还给褚思鸿让出瞭一条道。
褚思鸿把人一路拖到殿外。
随后便听到几声惨叫。
“啊啊啊!太后救我!褚思鸿要杀人瞭!”
那杀猪一般的喊叫声,令人心惊胆战。
太后指著自己的侍卫。
“都愣著干什麽,哀傢使唤不动你们瞭是吗,快去营救丞相!”
侍卫们刚要动手,昭华冷声告诫。
“今日之事,聪明的,就不要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