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15)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他观望的瞬间,前方一个柚子般大小的石块猛然朝他的面门攻来。电光火石之间,郑淙拔出腰间横刀,挥刀劈砍,顿时间,乱石崩碎,这才躲过了一次袭击。

只是抵挡那石块的力道,震得的他握刀的虎口发麻。

副将见此,连忙从旁边拿了两面盾牌,挡在两人面前,万幸道:“幸好将军手疾眼快,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郑淙没有理他,伸手挪开了一点面前的盾牌,认真从盾牌的空隙间向外观望。

视线中见到的,远比想象的更为震撼。

那些小小的投石器,距离刚刚合适,每一次运作都很迅速,不过三息,石头就能抛向关隘,且只需一人操作,朝里面投递石头,便可源源不断地进行攻城。

投出来的石头虽小,但胜在又多又快,打得人措手不及,俨然是个石海战术。还改良了寻常投石器需得多人运作,石块重大,不便运输的缺点。

城墙之上,有墙垣渐渐破损,城上的弓弩手忙于战敌,不可避免地伤到来自城下的狙击,伤员在不断新增。

得出结论之后,郑淙肃声吩咐副将:“查一下,是何人改良?如何改良的?”

“是!”

“传令下去,当务之急,只能保持我们自身的军力,不可造成不必要的牺牲,更不得开关迎战。”

“李岱不就是想方设法激怒我们开关迎战,一旦开关,才是正中他们的下怀。”他看了一眼下边无休无止的挑衅,眼中是浓浓的不屑,“我若不开关,他能奈我何?”

*

羊谷关前三十里处,冀军军营。

主账之中,李岱听着前方战报,不由神清气爽。

等斥候退下后,他侧头对着一旁观看沙盘的魏缙开口:“不愧是魏兄,经你改良之后的投石器,首次运用,就打得对面措手不及。魏兄聪明才智,本王佩服不已,到底还有什麽是你不会的哈哈。”

“臣会的很多,不会的也很多,”魏缙摇摇头,实话实话,“关内军固守羊谷,他们不开关迎战,我们只能用改良后的投石器,用以刻意挑衅,如今日一样持续骚扰,让他们虽然不败,但饱受干扰。可此举亦非长久之计,眼下凛冬将至,再耗下去,只会越加诸事不便。”

李岱据守此地数月,与关内军交战无数次,开始也遵从什麽‘师出有名’,每每战前,都会下战书,但在屡屡败北之后,就开始摈弃了这些不知所谓的礼节。

如今的他,已身经百战,能屈能伸了,“仅此就足够让他们枕戈待旦,日夜难安了。不知魏兄可还有其他妙计?”

魏缙沉吟片刻:“打不动,我们还可以‘动口’,把他们说出来。”

李岱听得稀奇,奇道:“如何一个‘说’法?”

魏缙面无表情:“打人要打脸,骂说要戳心窝。必然是挑他最在意的人,或物来下手了。”

来岱瞬间了然于胸,脱口而出:“郑家人。”

“不错。流放的郑家男人,和教坊司中的郑家女人。”魏缙望着沙盘之上朔方的城池,缓缓点头,“虽然他的直系家眷已死,可到底那些旁支,还是与他同气连枝。一个有血性的正常人,都做不到对此置若罔闻。”

提到郑家人的时候,魏缙不可避免的想到了郑泠。

她若还在自己身边,他必然不会用到这个极其下作,又伤害她的主意。

可是偏偏她逃离长安,逃脱了他,一走了之。

乃至让他几个月来,都找不到她的下落。

若不是昨日,探子来报关内道中王孝烈之死,单于军换了大都护一事,他兴许还听不到关于郑泠的一丝消息。

她既然已经身处关内道,回到了茍延残喘的李豫朝廷,继续当她的郡主,却还自甘堕落去□□王孝烈。

对他如此绝情,那就也不要怪他无情,用扣押在长安的郑氏族人,去恶心她,影响她,牵制她。

以他对她心性的了解,她即便回归锦绣,也无法坐视自己的同族受尽屈辱。

只要能把她引出来,他机关算尽,手段下作又何妨?

郑家人

第六十三章:

九月的最后一场秋雨,一直下到十月。

羊谷关内外,草木枯黄,寒风渐起,天气始凉。

历时数月的鏖战,一如既往,唯一的不同便是十月上旬的某一日,羊谷关外除了虎视眈眈的冀军,还出现了一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人和女人。

这些人数以百计,身着白色囚服,手脚都锁着镣铐,一个连着一个捆绑,宛若一根绳上串起来的蚂蚱,被冀军在阵前。

起先羊谷关内,城墙上的守卫还不曾理解,对方突然搞出这样一批囚徒到前线,是为了什麽?

只不过没多久,对面那批囚徒见到羊谷关城隘之上飘起的面面‘豫’字旗帜,骤然之间,犹如死灰的全员先是一愣,而后眼中燃起了光亮。

冀军见此,按照魏缙的吩咐,开口说起了无数诛心之言:

“你们的大豫和郑太后,就在那城关之内,他们抛弃京都,抛弃了你们一走了之,躲在关内高枕无忧;可怜你们沦为阶下之囚,在长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同为郑家人,你们就不觉得这不公平吗?”

听见太后和大豫朝廷就在对面数里之遥的距离,这批被运送过来的郑家人,胸腔之中越发激蕩。

不少人想到从前种种,及这半年多的遭遇,再也控制不住,泪洒当场,嚎啕大哭。

“我们中书令向陛下陈情,陛下仁慈,允你们前来,见一见你们朝思暮想的亲人,甚至宽宏大度,许你们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