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14)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郑淙策马一路南下,见秋风扫落叶,视野开阔,只觉心中宽敞无比,不由慢下了速度,在天高气爽的秋色之中缓缓纵马。

解决了一桩心腹大患,他的心情轻快得很,驰骋回去守阳谷关,也不觉得艰辛。

他边走边回味昨夜的种种。

昨夜夜黑风高,他做了一次梁上君子,悄悄潜入东客苑,一不做二不休,将睡着的王孝烈一剑毙命。

姑姑决定的事,大多数他们都无法改变,但是他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她将阿泠送给王孝烈。

为此,他只能先下手为强,以最决绝的手段,斩草除根。

至于后果,他已经留书一封,将这个事情,扣在了羊谷关外的反贼头上。

相信姑姑看见,必定能够以此安抚单于军,再顺势将这支军力收归朝廷。

如此一举两得,实在是最好的结果。

怎麽就不比低眉顺眼委曲求全,送人给王孝烈来得强?

反正他觉得很好。

郑淙在路旁拔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慢悠悠地纵马前行。

一行人刚离开夏州境地,忽然听闻身后有马蹄声逼近,随之而来的还有呼喊:“郑小将军留步,太后口谕,太后口谕——”

“吁——”郑淙挑了挑眉,双手一勒缰绳,停下了驰骋,一双长腿夹着马腹,御着马转了个身,回望来人。

只见前方一骑,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自己奔来,身后是马蹄践起的浓浓灰尘。

马背之上,是个面白无须的小黄门。

不一会儿,传令的小黄门气喘吁吁纵马上前,“太后口谕:混账东西,叫了你不要胡来!净把哀家的话当耳旁风,你胆子肥了,连哀家的话度不听了,做事之前能不能考虑下后果?这样的大事,也说干就干,今日若是生变,你有几条命来平息动乱?罚你回军营,自己领罚五十军棍,以儆效尤!以后再敢胡来,休怪哀家不念亲情,打断你的腿!”

小黄门一口气效仿完太后的语气,随后低眉顺眼,朝着郑淙行礼:“将军莫怪,奴婢只是个跑腿传话的,您看,这口谕奴婢已经带到了,那就一起上路,到了羊谷关,再由奴婢监督着行刑吧。”

郑淙身后的一队侍卫面面相觑,不知太后这劈天盖地的一通骂和罚,是因为什麽。

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这话中的意思,更听懂了今日之事,太后已经完美的扣在了李叡的头上。

不然,她哪有这个空特意找人千里追击,来骂他一顿。

如此便好,说明阿泠不必再对谁强颜欢笑,不必再因此,被送给谁。

只要她能安安稳稳,他什麽事都能做。

郑淙吐掉口中的狗尾巴草,满不在意地笑了笑:“行,知道了,五十军棍,他们都听到了,定会监督着我受刑完的,就不劳你跑一趟了。”

小黄门没见过谁,得了罚还笑得如此开心,朝着这个不同寻常的人躬身拱手,“懿旨难为,将军请。”

这是怕他赖掉,要替太后亲眼看着他受罚的意思了。

“你叫什麽?”郑淙问着来人。

小黄门不卑不亢:“奴婢孙全安。”

“三天回羊谷关,不许掉队。”郑淙颔首,留下吩咐后扯着缰绳调头,朝着羊谷关的方向,一路策马狂奔。

*

三天快马加鞭,风驰电掣,一行人回到羊谷关。

孙全安寸步不离地跟在后边,郑淙见他马术不赖,三天下来,竟完全没有掉过队,不由对他另眼相看。

能替太后监督他的人,也不会是什麽寂寂无名之辈。

果然一回去没多久,校场之上,孙全安就命人摆好了长凳,找好了手持军棍的健硕卫兵在等着他。

郑淙趴在长凳上,咬着牙承受一杖又一杖的棍棒。

只是军棍刑罚刚受了十杖之时,前线就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战斗。

得此军情,监刑的孙全安面露犹疑,犹豫之下,终是喊停了行刑:“太后口谕,事急从权,剩下的四十军棍暂且记在郑将军名下,此刻当以以军务为重,不得有误。”

闻言,郑淙迅速翻身而起,不顾腰臀上新现的伤痕,捡起地上的衣裳飞快套在身上,一面走一面穿戴副将递来的盔甲,往前线而去:“你说清楚点,什麽情况?”

副将捧着装备,边走边啐声:“此番战前对面并未下战书,是突袭。自古正仗,都是先下战书,再行开战,青天白日的搞突袭,这回对面连脸都不要了。”

郑淙接过横刀配在腰间蹀躞带上,思索道:“应该是听到了安北单于军都归顺到了关内,对面急了。我方关隘如何?伤亡情况如何?”

“关隘无恙,对面用的投石器和重型弓弩,伤了我方八十人,阵亡人数为五十。反应过来之后,我方也以发出反攻,用弓弩回击对面。”

听到投石器,郑淙有些不悦,“投石器这麽笨重的器械,忽然出现在关下,还能打得我们出其不意,了望楼上的守卫都在警戒什麽?闭眼打瞌睡吗?”

副手连忙解释:“不是的,您去看过便知道了,那个投石器与寻常不同,是经过改良之后的,轻巧轻便,外观不过才一人高,一个士兵就能推动前行,便是如此,敌方才忽然至关下。”

听到这里,郑淙不由皱眉,脚步匆匆,好奇尤甚。

寻常投石器,十分重大,拖运一辆需得数十个壮士合力,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推运得动。一人高的投石器,一人就可推动,当真会有如此轻捷的攻城远射器械?

匆匆登上城楼,郑淙果然瞧见下方那黑云压城般的玄甲武士,第一梯队的弓弩手,第二梯队的几乎人手一个的袖珍版投石器,及其投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