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36)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一走进去,郑泠率先见到的是一张相貌平平的脸孔,对方不认识她,见着她不言不语,微微低头合十了双手,随即打着手语,告诉她,寺中规矩,此处不得随意出入。

郑泠惊讶地看着这个熟悉的女尼,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此人正是当初她假死山火之中,金蝉脱壳,借她身份藏身于此,从而躲过魏缙搜查的‘清规’。

上辈子得用她的身份,才能顺利逃离长安,没想到这一世,她才见到了“正主”。

郑泠知她天生聋哑,听不见别人说话,于是凭着当初慧真教过她几日的手语,与清规无碍交流:“烦请清规小师傅代为通传,问问慧真师太可否见我?”

清规略微诧异地看着她,没想到这位看着稚嫩娇贵的贵女,竟也懂得手语。

她的身边,除了师父,其他共事的僧尼都鲜少看得懂她的手语,从而她的世界十分清静,也有些孤寂。

因着郑泠会手语之故,这让她对于郑泠有些好奇和欣赏,对于她的要求,也狠不下心拒绝,便比了一个动作,问她:“你是谁?”

郑泠继续打着手语,回答:“故人之女,郑家十四娘。”

清规见后,示意她在此稍等片刻,便转身进入了藏经阁深处。

过了半晌,清规出来,朝郑泠招手,示意跟她进去。

郑泠一喜,跟上她的步伐,进了那间禅室。

将人带到后,清规便抱着猫猫退了出去。

禅室依旧如当初的样子,打坐着数念珠的慧真师太也如昨日。

郑泠见到她后,不由眼眶发酸,哽咽着喊了一声:“师太。”

慧真睁眼,停下拨念珠的动作,擡眼看着眼前的少女,“郡主来此,有何贵干?”

郑泠纵有千般话想与她说,但在不知她是否也重生的情况下,却是不好多说,以免被人误会自己疯了。

她记得天下没乱之前,自己从七岁开始,知道慧真是娘亲旧日部下后,来护国寺时总会想见慧真,只是都被她躲开不见。

她不由慨叹,这辈子,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这一次,师太倒是愿意见我了。”

慧真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您长大了,看着比小时候却多了一份忧愁,可是心中有何困扰?”

郑泠沉吟片刻,轻轻点头,半真半假地试探道:“近三个月来,夜半睡梦,总是梦见一些刀光剑影,家国离忧,天下大乱,反贼称王之事,真实地好似真的经历过那样的一辈子。敢问师太,对此梦,我该当如何?”

慧真认真地倾听她的困惑,随后开口劝慰:“梦毕竟是梦,当不得真,郡主只是心系天下,才有此居安思危,忧国忧民之梦。您越在意,便会越消耗您的精气神,折损您的福报。贫尼愚见,您不如早日放下梦境所见,只需活好当下,过好每一天。”

郑泠静默听着,不由想到上辈子慧真主动见她时,试探她的那句:“若你不忘从前,便告知于你;若你活在当下,便不予打扰。”

那时候她选择不忘从前,才与师太对上了暗号,获得她的帮助,离开长安。

如今她借梦说前世,慧真反而劝她放下,劝她活在当下。可想而知,这一世的慧真,并未如同她和阿兄一样重生。

得此结论,郑泠便知无需再打扰她,于是与她论了一会儿佛理之后,就起身告辞。

她走后,慧真摇头轻叹一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念完这句佛经,她闭眼拨弄念珠,心中暗道:“小姑娘啊,请安心吧,这一世,你所忧虑的,都不会发生。”

不会再有反贼叛乱,不会再有帝国崩塌,不会再有人禁锢你的肉身,不会再有人践踏你的灵魂。

而她,也不必亲手杀害自己的徒弟,将清规的身份,让给她要救的女郎。

如今,以后,都将河清海晏,天下承平。

一切,都完全不同。

白兔珮

第七十四章:

七月初七,女儿节。

江千金供佛持斋在身,且又是在寺庙之中,不便大肆过乞巧。

郑泠根据这点,及江千金的身世,也就专门为她特别制定了一个简易的节日。

在头一日的傍晚,她就领着金钏带上很多新裁的青竹筒,到了后山的茶园,在茶树下挂上竹筒,用以承接夜间的纯露。

金钏边挂竹筒,边不解地问,“郡主,我们接露水做什麽?”

郑泠边挂竹筒边告诉她:“江娘子幼时随她祖母在故乡杭州长大,前两年才回的长安。她自幼长于杭州,一切习惯都脱不开那边。根据杭州的风俗,女儿节那一日,便有接露水洗眼洗手的仪式。”

听罢,金钏恍然大悟,“原来郡主说得为江娘子特别定制乞巧,是这个意思。我们长安的乞巧,多为拜月、穿针、祭牛郎织女双星,接露水还是头一回听说呢,到底是郡主学识广博,连这个都知道。”

郑泠接话:“天下之大,每个地方的习俗也多有不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没去过长安之外的地方,不知这个实属正常。至于我,哪算什麽学识广博,不过是投机取巧,找人打听来的罢了。”

金钏更为崇拜了:“那便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郡主就是比我聪明!”

听到这句百战不殆,不由令郑泠想起上辈子在长安,与魏缙虚与委蛇、斗智斗勇的那些时光。

她压下那丝酸涩的回忆,转移注意力:“好了我的大聪明,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加快些,弄完早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