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红尘(138)
听到吶喊,金钏连忙回头,却没见到喊她的人。
她只见到那名采茶僧一脸焦急,扔下背篓,健步如飞地向前奔,最终停在路旁的一株油茶树前,一手扶树,一手向下探去。
随着他的举措,金钏才看见树下挂着的郑泠,瞬间紧张至极,丢下手中那些竹筒,连忙奔跑过去帮忙。
“抓住我。”悟悔抓住了郑泠的一只手,一手抓在树干,咬牙用劲将她往上提。
金钏也伸手去抓郑泠,一边鼓励道:“郡主,别害怕,拉紧了别松手。”
郑泠紧紧抓住那只手,可是脚下空蕩蕩的,无处可踩,无法借力稳住自己。她低头看了一眼脚下,只见下方云雾缭绕,深不见底,底下不知有什麽。
只看这一眼,她就觉得头晕脚软,有一股不断往下的坠感,一直在拉扯她,也在消耗她的体力,仿佛定要将她拉入深渊。
不知过了多久,她摩擦在崖壁上的手臂渐觉麻木,已经快要没了知觉,更遑论使劲,她绝望道:“我不行了,我没力气了,你们松手,不然你们也会被我拉下去。”
悟悔开口安慰:“别说洩气的话,你朝上看,别看脚下,你看,我们有两个人,已经将你拉上来一些了。你没力气没关系,只要你别松手,我们就能拉住你。”
听着这句鼓励,郑泠视线不再看着脚底,微微仰头,只见天际霞光大盛,已然到了日出时分。
可见,今日天气极好。
这样好的天气,她要是交代在了这里,那岂不是白活了这一世?
她还没找到魏缙,还没杀了他呢。
不行,她绝不能就此放弃。
郑泠咬着牙,不再乱动,紧紧抓住了悟悔,“救我上去,重重有赏。”
过了一会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郑泠终于被救了上来。
金钏悬着的眼泪终于落下,一把抱住了自家郡主,“呜呜呜吓死我了,差点以为……”
“没事了没事了,”九死一生上了岸,郑泠也惊魂未定。
微微平複下来之后,她对着眼前那位被自己怀疑的对象道了谢:“多谢你,你想要什麽?说出来都能满足你。”
悟悔微微摇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檀越人没事,就是对贫僧最好的嘉奖。”
说罢,他折身回去,拾起被扔在地上的背篓,一点点捡起撒了一地的翠绿茶叶。
郑泠看着小径上弯腰拾茶的僧人,摘下腰间的一枚玉佩交给金钏,让她送到悟悔手上:“你把这个给他,跟他说我不喜欢欠人人情,这次救命之恩,我记着了,他日如有需要,随时可来良国公府找我兑现。”
金钏捧着玉佩前去传话,僧人听后拾捡茶叶的手一顿,随后接下了这枚玉佩。
见他收下,金钏便折身回到郑泠跟前,扶着她离开此地。
待见不到两人的身影,悟悔摊开手掌,颇为怀念地摸了摸这枚莹白的兔形羊脂白玉珮,低垂的眼中,满是複杂的神色。
兜兜转转,这枚玉佩,终究还是到了他的手上。
七夕节
第七十五章
兜兜转转,这枚玉佩,终究还是到了他的手上。
羊脂白玉,入手生温。
他摸着熟悉的温润触感,低头喃喃自语:“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1】
上辈子,她那样决绝地与他决裂,她临死之际,最后的那句“魏缙,愿以后,下辈子,下下辈子,永永远远,我都不要在遇到你了。”
让他记忆犹新。
让他在重生之后的每一个夜里,总会反反複複梦见她挥刀自刎的场景。
那个满是鲜血的画面,和她冰冷绝望的遗言,像是对他们过往之情的一个诅咒。
她厌恶他,憎恨他,永生永世都不愿意再见到他。
让他从此活着的每一天,都在为上辈子伤害过她,造下的孽而辗转不安,锥心悔恨。
在重生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放下了,想通了。
只要这一世,她活得安好,能好端端的过着本属于她的贵女生活,能与她最看重的亲人和睦美好的生活在一起。
即便他从此消失在她的世界,他也心甘情愿。
他入寺出家,抄得每一句佛经,念得每一句佛偈,都是在为她祈福,为自己赎罪。
这一世,他改头换面,隐匿于此,分明已经没有再去主动招惹她。
可为何,她还是将这枚玉佩送到了他手上?
细细想来,上辈子对她情起,就是缘自这枚玉佩。
彼时天真善良的女郎,认真地担忧他的以后,怕他生活在多战之地不得安,便细心地为他谋划前程,跟他说只要他再来长安,就会给他行方便让他落户于此。
转而给了他这枚玉佩,当作找她兑现的信物。
女子的贴身玉佩,给了一个男人,教他不禁多思,渐而生出些其他的意图。
从此午夜梦回,他经常会捏着这枚玉佩,想起那个女郎。
思念她一丝不茍绘制壁画地认真模样,思念她喋喋不休的声音,思念无意撞见她在后山玩水时的褪下鞋袜的画面……
凡此种种,日複一日地牵动他的心神,让他对她越加想念。
他才后知后觉,原来是自己对她动了情。
而玉佩,也被他视为是两人之间的定情信物,日日佩戴于身。
上辈子最后的记忆,是她咽气之后,他腰间的这枚玉佩也随之坠落,断裂在染血的地上。
此时,玉佩竟然又到了他的手上。
这让他本来无一物的心,忽然有了一丝动摇。
莫非是天意,在给他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