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56)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崔氏握住她的手:“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你是我看着长大的闺女,以后想回来,随时回来啊。”

话虽如此,但很多事,一旦有变,就再也回不到从前。

李泠点点头,叫人去搬东西。

她自知自己此后多半是不能常来,不由触景生。

未免失控,她没多待,叫上郑淙就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她约了他和留在京城的夏昭,以及郡公家的许千金-许嘉,在长安的灯市夜逛。

没有宵禁的佳节夜晚,到处都是欢天喜地的人。

四人在酒楼吃过晚饭,一到灯市,李泠夏昭就与郑淙许嘉,被巨大的人潮沖散。

他们二人察觉到她们不见了的前夕,只是在摊前选购傩神面具,谁知一转身,就剩下了他们二人在摊前。

郑淙连忙朝着四处张望,只是周围云鬓花颜,或是神鬼面具如云,完全找不见人。

许嘉事前就去登门求过李泠,上元想与郑淙一起吃个饭。

李泠答应了她,为她约好了人,特意攒的这个局。

此时此刻,她便知晓,是李泠又在为她创造条件。

于是她故作担心,喊住郑淙:“人这麽多,一不留神就走散了,我们去找找她们吧。”

郑淙虽不疑有他,但一想到自己要与许嘉孤男寡女待在一处,就觉得十分不对劲,遂以人多,怕人挤着她或再次走散为由,提议先送她回去,而后自己去找人。

许嘉没了借口,想着他能送自己一程,也是极好的,便由着他送自己回去。

*

长安的护城河流经东市,今夜河上灯火通明,乌篷船与许愿莲灯在河面交相辉映。

李泠与夏昭手拉手,去到河边放灯。

放完之后,她就坐在河岸的台阶上,静静望着满河的莲花灯出神。

夏昭看出来她其实并不快乐,也就陪在旁边,搜肠刮肚找出各种话题与她聊天,逗她开心。

她说什麽,李泠都哈哈大笑,只是笑意浮于表面,不达眼底。

若非她戴着张青面獠牙的面具,这笑声怕是会引来不少登徒子。

饶是如此,还是有胆大包天的人上前调戏:“小娘子笑声如银铃,好似我家那声如黄莺的外室,快快摘下面具,让夫君瞧瞧,是不是你。”

夏昭将李泠护在身后,呵斥那人:“喝了几口黄尿,就敢在荣宁郡主面前胡言乱语,藐视皇威!还不速速退下。”

天子脚下,提到郡主的身份,成功吓退了浪蕩登徒子,只是这个名号,却也引起周遭的窃窃私语:

“荣宁郡主,就是那个易郑改李的郡主?”

“对对,就是她,传言她不是荥阳郑氏的人,这才改回了皇姓。”

“啧啧……没想到啊,皇亲贵胄也会有这样的腌臜之事……”

“……”

这些私语,不大不小,但足以令人听见。

夏昭心生恼怒,警示周围那群也都戴着面具的人:“妄论天家,当心祸从口出。”

李泠拉她走出此地,似不在意得说:“他们说就说了,又伤不到我,你别替我生气,气坏身子是自己的,不值当。”

她摘下脸上的面具,“我之前不敢出府,怕的就是这个,如今出来了,听见这些议论,却也没觉得有多难堪。人活一世,要是连些许流言蜚语都承受不住,那我此后又能干成什麽。”

夏昭仍旧担心的看着她,怕那些流言会伤到她,便提议道:“你能这样想就好,阿泠我们回去吧。”

李泠轻快道:“嗯,回去,上元花灯,年年如此,也没啥好看的。”

话虽如此,可是长安灯会,万人空巷,不是说说而已。

明明她从前也很喜欢看花灯,每年上元夜必要去猜灯谜,赢得头筹,再熬到半宿也要等到鳌山灯上来,看完后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今夜,大抵是心境变了,她只觉得灯会嘈杂,花灯也索然无味,便于夏昭同乘离去。

因为夏昭此次留下,是读书之故,夏弋难得大发慈父心肠,花重金特意为她在离皇城近的地方,置办了一座别院。

用他的话来说,她久留长安,寄人篱下多有不便,还是得有自己的居所,才不会被京中贵女们看轻。

李泠先送了夏昭回去,而后才回公主府。

一回去,就见到郑淙坐在大厅,黑着脸等她。

她问:“你怎麽在这?许嘉呢?”

郑淙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扯了扯嘴角,“你倒是对别人好心,不声不响又将我卖做人情。”

“什麽卖人情,”她眼皮一跳,连忙解释:“刚才人好多,我不慎与你们走散了,逛了几圈就回来了。你是什麽时候回来的?”

“早你一刻钟回来。”

方才送完许嘉回去,他又返回夜市,找了几圈,奈何茫茫人海,找不到她,郑淙才回公主府守株待兔,等她回来。

见她平安回来,他起身,从旁边案几上拿过一个长长的锦盒塞给她,“给你的。”

“是什麽?”

“打开看看。”

她打开,见里面是一尊栩栩如生的飞天仙女像。

想起上辈子那年上元,他也对一尊飞天仙女像情有独钟,怎麽如今还送给她了?

李泠不解何意:“这不是你喜欢的吗?送我做什麽?”

他望着她,也是困惑:“上辈子清州一事,你在河中撞到了脑袋,忘记了很多事,我还能理解,可是现在,这件事并未发生,你为何也忘记了?”

她瞪大了眼睛,在也脑中思索,“忘记了什麽?”

他摇摇头,无奈一笑:“没什麽要紧的,想不起来就算了,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