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57)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郑淙走后,李泠抱着这尊飞天像,左思右想。

金钏女萝带着人忙了一天,整理今日从郑家搬回来的东西;此刻差不多整理完毕,便回到李泠身旁伺候,给她备了水沐浴洗漱。

女萝给李泠拆下发饰卸妆,见她看了一晚上的飞天像,不由道:“郡主,这是今日新得来的?仔细瞧着,正好和那另外十一尊,凑成一组飞天十二伎乐呢。”

“另外十一尊?我什麽时候有这麽多?我怎麽不记得了?”郑泠放下飞天像,“叫人把那十一尊搬到我屋子里,再和我仔细说说看。”

女萝照做,在这组飞天像前为她解惑:“郡主六岁那年,曾和安北侯去敦煌游历,回来后对壁画上的飞天十二伎乐念念不忘,从此执着在纸上画出记忆中的飞天像。”

“您说自己记忆有限,记不住那麽多尊不同伎乐各自的表情细节,于是但凡在寺庙石窟看到相似的壁画,总会停下来执笔临摹。还叫郎君也为你留意,若在日常看见了,必定要带去你看。”

“那之后,每逢见到相似的画像或塑像,他都会带回来给你,这些,都是他自小为您搜罗来的。”

随着女萝的解答,李泠终于想起了那些被自己遗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细枝末节。

后来她终于画出了满意的飞天像,就淡忘了这事,这些塑像也一并被她束之高阁。

原来这麽多年来,她早已遗忘的事,郑淙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时至今日还在为她执行。

可笑她上辈子,还误会他对飞天像情有独钟,是因为八竿子打不着的旁人。

这一瞬,她心中百感交集,酸甜苦涩,一涌而上,越发不知要如何面对他的一片情谊。

女学馆

第八十五章:

上元过后,正月如白驹过隙,时间一晃而过。

二月初一,闭馆十四年的国子监女学馆,再一次迎来複兴。

开学这日,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司业主持仪式,太子李环代天子亲临剪彩。

仪式结束后,衆学子回到学堂。

李泠才坐下,就有内侍送了一套文房四宝过来:“太子殿下祝郡主携妙笔,展宏图,心想事成,博思敏学。”

“表兄的祝愿泠娘收下了,替我多谢表兄。”她起身对着东宫的方位,行了一礼。

这样公然送礼,令她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此间,都是有名有姓有身份的人,开学第一天,每个人都不乏家人或亲眷或思慕者,送来不少文房用具、或经史典籍,或大家墨宝。

一时之间,满堂热闹,都各忙各的,无人注意她这边。

李泠松了口气,收好这些,从书箧中找出準备好的礼物,来到夏昭书案前,“这是前朝大家——柳太傅的《柳暗花明帖》,我借花送佛给昭昭,愿昭昭此后柳暗花明,一切顺遂,心想事成,得以笔安天下之力,成为我朝第一女官。”

夏昭含笑接过,也从书箧中拿出一副名帖:“巧了,我也有一副颜公的《过重山贴》要给你,愿阿泠乘风破浪,舟过重山,弘扬女学,青史留名。”

互换礼物后的两人,笑着聊天。

学堂热热闹闹,衆人互相祝愿着,沉浸在各自的梦想之中,连外面敲响的钟声也没有听到,依旧热情高涨地聊着天。

有一人静静从热热闹闹的学堂走过,走上三尺讲堂,手中提着戒尺在讲桌上轻敲了三下,声音不愠不恼,含着笑开口:“今日开学第一日,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现已上课,还请遵守学堂规矩。”

交谈的衆人听罢停下私语,回到原位,纷纷看向讲台之上的人。

见来人头戴幞头,青衫加身,身姿如松,持戒尺的手骨骼分明,看着清瘦但不失力道,五官平平,因其眼睛很是有神,加上二十左右的年纪,勉强算得上清俊。

李泠见到他后,不由一愣,大感意外。

这人?这人……是悟悔。

护国寺的和尚,怎麽会出现在这里?还成了女学馆的讲师?

她惊讶的时候,已经有人替她问了出来:“第一堂课,是经学,您就是经学博士吧?”

他颔首,自报名姓:“我叫秦修,秦时明月的秦,修身齐家的修,是女学馆的经学博士,日后与诸位共同研学,还望多多指教。”

得了回答,那人起身,叉手一礼:“先生客气了,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话音刚落,满堂的学子也都行了一个师礼,异口同声:“请先生多多指教。”

唯李泠坐着没动,她看着讲台之上的‘秦修’,心底一万个费解。

秦修慈悲地看着满堂人,最后目光落在李泠身上,见她凝重的望着自己,便朝她微微一笑,以示打招呼。

整堂课上,李泠都没能从秦修身上看着什麽端倪,他对她并无任何差别对待,并不会刻意提问她,也不会忽略其他人的问题,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可是那种怪异的感觉,总是萦绕着她。

这个人,太奇怪了。

好不容易等到午间散学,见秦修收拾好书籍离开。

他前脚刚出学堂,后脚李泠就跟了上去,“秦博士留步。”

秦修回头,见她跟来,问道:“郡主找我,是我哪里讲得不好吗?”

她开口:“上一次见悟悔师傅,还只是寺中的僧人,如今不过半年,就还俗成了女学馆的讲师,该说你是本事大,还是别有用心呢?”

这几乎是十分不友好且无礼的审问了,即便她是郡主,但他也算她的师长,若换成别人,都会翻脸来训斥她‘不敬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