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62)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这般想着,她盘算着这封信的时间,他五月到的,五月写信寄信,驿站车马慢,历经一个月才送到她的手上。

如今正好是六月,他们却还在对话五月。

延迟的信息交流,她与他始终隔着一个季节的距离。

她将这句感慨写在回信之中,明示暗示,他们之间就如同这封信,勉强不得。

还在信末口是心非的写:茶粿真难吃,糖莲子真硬,不合我胃口,别再寄了。

用词刁钻又娇蛮,恶意十足。

她想,他能看明白的。

只要她不断回绝,不断践踏他的真心,伤害他的自尊,终有一日,他会疲惫,会失望,会放弃。

他们之间,只能如此。

*

李泠送出信后一个月,心事重重,经常会梦见清州的郑淙,梦见他收到回信,那双对她失望透顶的眼睛。

她坐在床上,心想他肯定收到了回信。

他会伤心的吧。

他最好要伤心。

不对等的感情之中,总有一个人扮演恶人。

在他们之间,这个恶人就是她。

及至八月,距离她回信已经两个月过去。

一直快到八月中旬,她都没有再收到郑淙的第二封信。

她有些高兴,心想他终于被她的回绝伤到了,退却了。

可她梦中感受到的他那股情绪,那种心寒至极的忧伤包裹着她,令她常常在白日上课时失魂落魄,心不在焉,因此被秦修抓到走神,挨了几次打手板。

今日她第三次被点名,被罚散学后留堂抄国子监戒律。

她手操完一百零八条戒律,笔压着手指都有些僵硬,她搁下笔,揉了揉手指,余光看见讲台之上也亮着一盏灯。

只见秦修坐在讲台之上。

她抄的认真,并不知道他还在这里,发现他后微微一惊。

难道还怕她偷懒,竟在此守着她?

见他伏案垂目,手中执笔,不知道在低头写些什麽。

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秦修擡头问道,“抄完了?”

“是,请秦博士过目。”她抄起案上那叠罚抄簿,起身上前交给他。

秦修接过随手翻了翻,随后置在案上,问她:“郡主近来是有什麽心事?”

她想也不想:“没有。”

“没有为何一而再再而三于课堂走神?”

她不语,静立着垂目挨训。

他又问:“是我讲得不好?让你听着难受?”

她坦诚:“不是,秦博士讲得极好,是我自己的原因。”

话到此处,分明是没有想说的余地。

他不再问,只道:“早点回去罢,好好休息,别影响了明日的会试。”

她行礼,“是,学生告退。”

走出去后,她才意识到明日就是中秋了。

女学馆每月十五,都有一场月试。

怪不得刚才秦修在写着什麽,想来大约是在出明日的经学考题。

她走后一刻钟,学堂的灯熄灭,秦修也从学堂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卷章,他锁好门窗,才离开女学馆。

*

明日就是月试,未免路上耽误时间,李泠没有回公主府,先去了掌馔厅用晚餐,打算今夜宿在宿舍温习功课。

她去的晚,掌馔厅用餐的人几乎都吃完了,食笼上还剩零零碎碎一些看不出是什麽的菜和汤水,除此之外,幸好还有两个白面馒头。

她拿走最后两个馒头,厅中的大婶见食笼空了,遂拉下卷帘打烊。

回寝室的路上,她又碰见了秦修,打过招呼之后,见他去的方向正是掌馔厅,她喊住他:“秦博士是要去掌馔厅吗?那里已经打烊了。”

闻声,秦修回,折了回来,“这样啊,多谢告知,省得我走冤枉路。”

想着他也还没吃,且又是为了她们明日的月试殚精竭虑,出于人道,她分了一个馒头给他:“最后两个馒头都在我这里了,分一个给你。”

他看着她,没接:“给了我,你也吃不饱,何必。”

她硬塞到他手里,“就当是当初在护国寺,还你的那份包子,快吃吧,趁热。”

说完她也不管他的反应,提灯擡脚就走。

“长夜漫漫,一个馒头如何消遣长夜。”他上前,与她并肩,“随我来,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吃的。”

李泠将信将疑,随后跟了上去。

她跟着去,才发现国子监原来这样大,竟有她未曾来过的地方。

一片荒原,但又长满了各样的果树。

只是暮色四合,她渐渐看不太清周边,便紧紧跟着秦修的脚步,唯恐踩错一步。

秦修知道她的这个小秘密,走得很慢,挑了平缓的地方踩出路径,有意等她跟上。

穿过草地,来到一片疏林,他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等着,他则就地取材,捡了很多枯枝,在她面前钻木生起一团火。

火堆燃起,他教李泠间隔加柴别让火灭了。随后他取了一竿青竹,举在手里敲击前方板栗树上的栗子。

在野外生火,李泠上辈子体验过,这辈子却是第一次。

那时候从长安逃脱,去往关内的路上,餐风露宿,夜宿荒野,需要篝火照明和炙烤食物。

也是那段经历,她真正走出金笼,学了很多野外生存的要点。

她看向秦修,见他敲下了很多栗子,便知道,他这是要烤栗子。

不一会儿,他就用衣摆兜了一堆带刺的板栗过来。

李泠还是第一次见带刺的板栗,好奇的伸手拨了拨,那层刺壳像极了刺猬,扎手。

她不耻下问:“这要如何处理?”

秦修不让她碰,“我来处理,你坐着别动。”

她坐在一旁添柴,将火烧的旺旺的,见他用石头敲刺壳,再用两根小树枝模拟筷子,从中夹出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