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红尘(163)
李泠自然的捡过,扔进火堆。
一时之间,两人无话,但配合默契,直到他全部敲好板栗,第一波进火堆的板栗,也就熟了,焦香扑鼻。
李泠依葫芦画瓢,用小树枝夹出烤熟的栗子,盛在摘来的桐树叶中,微微放凉之后,她用手取了一颗,剥好壳放在掌心,递给秦修:“第一颗敬孝师长,秦博士,请笑纳。”
火堆前的她,脸上被火光渡上一层暖橘色的光芒,令她看起来无比柔和。
他鲜少见到对自己和颜悦色的她,一时怔住。
李泠手都要举酸了,见他失神,又往他眼前递了递:“请笑纳。”
秦修回过神,伸手接过。
栗子太小,接的时候他的指尖无意擦过她掌心,触及到一点柔软,顿觉手中的栗子,似乎在炙烤着他,滚烫至极。
李泠未曾注意,继续低头剥栗子,开始犒劳自己。
暮光渐消,暗夜至。
烤栗子焦香甜糯,她吃得开怀又饱腹,不禁打了个嗝。
秦修问她:“吃饱了?”
“饱了。”
“那回吧。”
回去的路上,李泠不慎绊了一下,不受控地往他身上栽去,一头撞在他背上。
她扶额,尴尬道:“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不碍事,我知道。”他在路旁折了一枝树枝拿住一头,另一头递给她,“你牵着这头,跟着我走。”
“好。”李泠照做,紧紧捏住树枝,跟在他身后。
路上秋蝉鸣叫,草丛里亮起不少萤火虫,天上星星闪烁,月亮几乎圆满,恰似一幅良辰美景的画卷。
秦修走在前方开路,无心欣赏这些景物。
他耳中听得全是她走路的动静,心中想像着她的一颦一簇,一举一动。
可惜明明离她相隔咫尺,但却远如万里。
他自私地想着,这条路若能够再长一些就好了。
绳愆厅
第八十八章:
十五上午,女学馆月试结束,下午放假。
李泠才出国子监,就见到皇后身旁的女官,在门口等着她,说:“中秋佳节,陛下和皇后十分想念郡主,皇后设了家宴,特命奴婢在此恭迎郡主入宫小聚。”
自天长节那件事过后,她就没再进过大明宫。
所谓亲疏有别,她不是郑家的血脉,皇后与她没了姑侄的亲缘,对她不複从前的热络;她深知如此,知道自己尴尬的身份存在,也不好常常出现在帝后眼前。
如今得召,她便依令前往,乘着女官带来的轿辇入宫。
说是家宴,实则排场不小。
李泠到了坤宁殿,见帝后及太子李环都在,除此之外,卢贵妃母子也在,以及其他几个妃嫔公主也都在列。
一场家宴,把衆人彙聚在一起。
自天长节后,李泠首次出席这样的皇家宴会,向帝后恭贺中秋之后,她就静静用膳,不再言语。
席间卢妃心疼李慜:“陛下日理万机,好些日子不曾来过后宫,要不是皇后娘娘贤德,今日设家宴小聚,兴许臣妾们连过节都见不到陛下。”
李慜最喜欢她有什麽说什麽的性格,闻言只觉这些天来的疲惫一扫而光,他笑了笑:“这是怪朕冷落你们了?”
“臣妾哪敢,”卢贵妃嗔笑,“臣妾的意思是,今日沾了皇后的光,得见陛下天颜。”
说罢,她端盏起身,笑盈盈朝着皇后道,“给皇后敬酒,祝皇后千岁无极,长乐未央。”
郑无邪接下她的敬酒,一饮而空,“卢妃妹妹客气了,陛下近来操持国事,身在太极宫,可心里还是挂念着各位姐妹的,要不然也不会让本宫今日做东,宴请诸位,与大家共度佳节。”
卢贵妃面露惊讶,“原来是陛下安排的。”
李慜解释:“中秋本是阖家团圆的大日子,往年中秋宫宴办得隆重,与民同欢;可今年中秋之前,多地天灾,不是洪涝,就是干旱,朕的子民都在受难,故而朕也无心大办,便减了今年的宫宴,将这些多出来的开销款项送往各灾地济民;让皇后设家宴,将大家聚在一起,简单过个节意思一下。”
“竟是这样,臣妾久居深宫,不知外事,竟不晓得民间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是羞愧。”说罢,卢贵妃对着李慜行礼,“陛下,臣妾也想为受灾百姓尽一份心,愿献上体己用以赈灾。”
她说完,其余一干妃嫔也有样学样,起身行礼,表示愿献出钱帛赈灾。
李泠听到多地天灾,很是意外。
这一世李慜没有退位当太上皇出家,可历史的进程,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上辈子便是在这一年,多地天灾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各地节度使叛乱,‘大豫新帝无德,妖后执政’的污言流于天下,才终结了大豫王朝。
想到这些,她就惴惴不安,生怕这个节点会爆发出什麽大乱子。
李慜大感欣慰,让皇后负责后宫收集捐赠一事,交代完这个,略用午膳之后就离开,赶赴太极宫继续处理政务。
天子一走,李环也跟着离开。
李泠见李环起身,也向皇后告辞,匆匆追了出去,喊住李环,问了他关于灾情的事。
这大半年来,她一心都在女学馆,除了学业之外的事,她一概不知。
若是从前,还在郑家,她还能从崔氏和郑邺口中知道一些民情政事;如今公主府也没有朝廷中心的人,更无人能告诉她朝堂上的事。
此时此刻,她十分想知道那些朝政之事,这个问题,就只有找李环来告诉她了。
李环见她追问,便将这不算秘密的事,告诉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