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叼走他的烟(39)

作者: 湛夏 阅读记录

他说话时的口吻似乎自己下了定论,分析得也头头是道。

良久,池霏苒轻呵了一声,不知道说什麽好。

没见过,所以不存在。

他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有什麽区别?

他怎麽就不想想,别人咽不下去的苦,她是怎麽艰难地吃下去的?

她以为他至多就是怀疑她生的孩子不是他的。

没想到他会直接认为没有孩子。

池霏苒想骂他的愚钝,却发现他的推断头头是道,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

换做是她,也得觉得她根本没生。

怪她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做戏没有做全套,还让他看到了她孕后恢複的身体,才导致霍祈安会有这样的疑虑。

如今反驳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见孩子,让他见孩子就等于把孩子给他。

那麽就绕回了最初的问题:她要怎麽让他知道她手中的底牌真实存在,又能让底牌继续留在自己手中?

她生孩子,自然只是因为她想生。

她想有一个和霍祈安的爱情结晶,这样即便是有朝一日和霍祈安因为种种无奈被迫分开,她也有个寄托情思的念想。

是念想,怎麽能不在她身边?

给霍祈安看孩子的照片时,她是相信自己的魅力能拴住霍祈安的心的,孩子只是用责任促使他尽快履行义务的催化剂而已。

这时候她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是给霍祈安一个常来找她的理由。

但她没有把孩子看得多重要,充其量只是相当好用的借口。

可是今天,她忽然发现,霍祈安在追溯这个孩子存不存在。

那麽她会想,霍祈安是不是真的在意这个孩子胜过她。

既然如此,孩子便是他们爱情博弈中真正的筹码了。

她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他了。

第二十四章

霍祈安一看池霏苒的反应就知道结果了。

只不过他知道的结果不是他问的孩子存不存在, 而是池霏苒的态度。

他太了解池霏苒了。

如果真是故弄玄虚,她一定会一口咬定孩子是在国外,而现在她连在国外都不提了, 也就意味着孩子不仅顺利生了下来, 而且已经在国内了。

之前的十年,他和池霏苒交往甚密, 从没听说过她有什麽亲近的朋友,有过接触的只有他也认识的几个熟人。

再结合一下,她回国时準确知道他的坐诊时间, 她归国前后跟谁交往过一目了然。

恰好江熙蓉是做月嫂这行的——

一切不言而喻。

但他不能沖到朋友家质问朋友, 为什麽要帮着池霏苒一起蒙骗他, 相反, 人家帮他照顾了儿子, 他该对人家表示感谢才对。

对方不主动坦白,他直接戳破,会让夹在中间的朋友也会难堪。

在他眼里, 两个人的闹剧终止在两个人内部就可以了,他很反对池霏苒把外人牵扯进来。

但她我行我素, 做都做了,他也只能闷不吭声为她买单。

所以他试探性地问了一下朋友, 愿不愿意替他养孩子。

实则就是在暗示:要麽顺着台阶下来, 跟我说实话,把我儿子还给我,这件事就是我们两个人的私事, 与你们无关。要麽继续瞒着, 也就是承认帮我养儿子这件事是你们自愿的,我不必为此愧疚, 同时也表明态度,绝不亏待你们,愿意给予一定的报酬。

他说完以后静静等着蒋行洲和江熙蓉答複,结果非但没听到对方选择的选项,还被对方一唱一和地责问了一通。

江熙蓉呢,似乎是真没听出来他的言下之意,还在非常仗义的,竭尽所能为池霏苒打掩护。

蒋行洲那麽聪明,猜也能猜出来,相当于知情人,却一味护妻,让他要找麻烦就找池霏苒,不要为难江熙蓉。

他觉得蒋行洲说的有道理。

他从一开始就并不想叨扰朋友,找池霏苒也是应该的。

于是他就把池霏苒单独约了出来。

他问的第一句话:你爱过我吗?

準确来说不是一个问句。

是在试图唤醒池霏苒对他的感情,让她想起她是爱他的,他们的爱情能够战胜很多东西,诚恳地希望她放下戒备,投身他的怀抱,一起面对困难。

可惜池霏苒插科打诨,用轻飘飘的揶揄糊弄了过去。

然后他又问了第二句话:为什麽离开我又回来?

这句话可以拆分成两个动作,一个是离开我,一个是又回来。

离开我时你是独自忍辱负重的,又回来说明你是有心依赖我的。

我点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既意味着我已洞穿了你内心的挣扎,你可以不再收敛你的爱意,可以卸下僞装。如果你愿意投降,那麽我也愿意放下对你的恨意,哪怕我再生气,也可以原谅你。

他以为自己已经展示出了全部的诚意,就想听她的真话而已。

池霏苒再次放弃了和他重归于好的机会,依然轻描淡写地敷衍了过去。

他不能再放任她在心平气和地沟通时这样搪塞,这才上了重量级的压力,问她到底有没有孩子。

他当然知道孩子是顺利出生了的,也从未怀疑过池霏苒会在这种事上撒谎骗她。

但他就是要用刺激性、赤/裸的、露骨的,甚至带着讽刺羞辱意味的词彙逼她失去理智,从而露出破绽,缴械投降。

长久以来,他对池霏苒的宠爱一直是超越本能而又富有原则性的。

他不会毫无底线地溺爱,也不会跟她计较太多。

如果要形容的话,就是——

你撒野,我纵容。

你要想正面交锋,我也可以与你拔剑比试。

上一篇:失控关系 下一篇:只是暧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