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烦恼,不过是早恋和好成绩不可兼得。
钟麦伸手揉揉杨霁的脑袋,说:“你才是真天才,我就一渺小普通人。”
杨霁听完,伸手一把拉住她。
钟麦被她拉得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跑道上。
“笨蛋小孩。”她伸手戳一下杨霁脑袋,“你忘记人在跑步中有惯性了吗,你这么拉我,万一我们一起摔倒怎么办?”
杨霁晚眼一笑:“那就摔倒啊。”
钟麦轻怔。
下一瞬,小女孩就拉着她,一起仰面倒在跑道上。
“钟麦,你看。”杨霁侧头,“我们摔倒啦。”
钟麦还没回过神,杨霁又起身,一把将她拉起来。
“我们又爬起来啦。你看——”
她说:“摔倒了就爬起来,就这么简单。”
钟麦定定地看着眼前这个才只有10岁的小天才。
而杨霁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钟麦,你肯定能爬起来的,我亲自给你补课。”
钟麦第二次听见令她心脏发热的一句话——
“我相信你!”她说。
第81章 特效药
杨知聿的鼓励, 和杨霁主动伸出的手,虽然无法治愈钟麦,但却给了她前行的勇气。
那天之后, 钟麦就开始看医生,吃药治疗。
这个年代的心理咨询尚不普及, 很多医生其实并不专业。
钟麦接连看的几个医生,真是各有各的问题。
由于她不能透露自己是重生, 并且发现妈妈也是重生的事——这不仅匪夷所思, 放心理学上,甚至可能被判定为精神分裂。
钟麦只能加以改编,重点倾诉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痛苦。
这就导致看病的难度更高。
这些医生, 有的归咎于她步伐迈太大,跳级压力太大所致;有的说她是青春期,激素分泌才会情绪低落;甚至还有说,是父母离婚令她童年失去安全感,让她叫父母一起来做治疗咨询的……
医生见了一大堆, 没有一个对症的,全部都将她当作儿童在看诊。
因为她年龄还太小,很多人,连药都不敢给她开。
钟麦好不容易重拾的一点勇气,渐渐地又被消磨掉。
她开始怀疑, 自己重生抑郁复发这么罕见的病例,放在这个世界,很可能连医生也救不了她。
钟麦生出种被世界遗弃的绝望感。
幸好, 杨知聿是老师, 他不仅上过大学,还念过研究生。他别的资源没有, 但学术人脉非常强大。
他并没有因为钟麦只有12岁,就忽视她的需求和感受。
杨知聿说到做到,真的一直尽心尽力按照她的描述,努力地帮她求医。
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
杨知聿替钟麦物色到,医学院一位专门研究心理学的教授。
钟麦被带到大学的办公室里做咨询。
这位教授和杨知聿一样,不将钟麦当小孩,而是将她当作一位可平等沟通的人。
钟麦第一次和她聊完,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和。
而且,这位教授也愿意给她开药,要求她严格控制剂量,并要她定期复诊。
一整套下来,就跟后世的心理医生一模一样。
钟麦终于安心下来。
自抑郁复发以来,她第一次萌生出——自己有救了——这样的想法。
离开前,钟麦还不忘问:“李医生,我想长期过来咨询,请问你是怎么收费的?”
她庆幸这几年投稿、竞赛,再加上每次拿奖妈妈给的奖励,过年过节收到的红包,小金库已经非常丰厚。
付自己的诊疗费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结果女人说:“别叫我医生,叫我老师。”
“至于咨询费,你杨老师已经用其他方式给过了,你就别操心了。”
女人不甚在意地对她挥挥手:“你问题不大,回去记得按时吃药,定期回来找我复诊就行。”
咨询结束,李教授就埋首开始写东西,迅速从方才的专业态度中抽离出来。
这给钟麦一种错觉,好像她的心理疾病,真不是什么严重的东西。
她道了声谢,关门主动退出去。
杨知聿担心侵犯她隐私,特意走得远远的,在教学楼外等她。
钟麦见到班主任的第一句话就是:“杨老师,我的咨询多少钱?我给你吧,我有钱。”
“你给不起。”
杨知聿说:“李老师不要钱,要我给她找学术资料,帮她牵线科研室。”
钟麦一怔。
下意识就想,不收钱,不就是欠人情债了?
印象中,妈妈曾说过,不想欠杨知聿太多人情。
她很能理解。
其实,上辈子的钟麦就很害怕欠别人人情。她宁可自己帮别人做一百件事,也不好意思开口,请别人帮自己一次。
她总觉得自己没能力还,有很重的不配得感。
最近因为急于求医,竟然都把这个给忘记了,现在想起,钟麦就非常紧张。
杨知聿为她欠人情,就等于自己欠了杨知聿人情。她还不起,会不会,将来就需要妈妈来还?
“杨老师,这样不太好吧?”
钟麦立刻表示,“不然我回去跟李老师说,还是收费咨询。按小时按分钟收费都行,我不想让你欠她人情。”
“停!”
杨知聿仿佛透过她凝重的表情,窥视到她内心的忧惧想法。
他伸手拎住钟麦:“你给我站住。”
“钟麦,你别管我欠不欠别人人情。既然我答应了要帮你,那么做任何事,都是我心甘情愿。”
杨知聿告诉她:“你不要有任何负担。现在你只做两件事,第一好好治疗调整你的状态;第二重新变回那个,敢于挑战冬令营整个班级的钟麦。”